以文化促业务 以文化促发展 深入推动“五有”文化在全行践行 ——在重庆银行企业文化工作会上的讲话 重庆银行董事长 甘为民
同志们:
2014年,是我行“五有”文化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与喜人收获的一年!为了全面总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今天我们在全行历史上首次召开企业文化工作会,充分体现了总行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做好今年工作的态度和决心!刚才7个分支机构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继红对2014年企业文化工作的推进情况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并对2015年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设想,我都原则赞同,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扎实推进,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去年,我们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实际有机结合,提出在全行大力推进“有梦想、有精神、有爱心、有原则、有担当”的“五有”企业文化。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信大家从刚才的专题片中也感受到了。我的总体评价是:去年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五有”价值观基本形成,二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认可,三是有效推动了业务发展,提升了重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一)“五有”价值观基本形成
通过总行的大力倡导,各部室和分支机构的积极宣贯,深入推进,目前,全行上下对“五有”价值观从不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高度认同,形成了践行“五有”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行内涌现出一批践行“五有”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为此,我们将在下周召开的全行分支行长工作会上予以表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现我行广大员工爱心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得到了燕平部长的高度评价,并将我行选为唯一的企业代表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充分体现了“五有”践行的成果。
(二)有效推动了业务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务虚的工作,它能够实现“精神转化为物质”,我行“五有”企业文化工作的推进,也有力地推动了全行业务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去年,我行发展喜人,捷报频传,一举进入全球银行四百强,全国城商行综合排名前三甲,被成功纳入MSCI全球小型指数,荣获香港金紫荆奖和年度全国最佳品牌价值银行等多项荣誉。对于部室和分支机构来说,企业文化做得好的,在管理水平和业务表现上往往也同样出色。如总行营业部,既是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敬老文明号、千佳示范单位,同时也连续四年取得跨越式发展,存款年复合增长率达30%。两江分行既形成了具有两江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实现资产规模过百亿,理财三项指标保持全行第一的目标。
(三)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一项工作是否真正富有成效,除了看在内部取得的效果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看外部的社会影响。我们的“五有”文化,经过一年的推进,获得了来自国家相关部门、市委领导和监管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认可,实属不易。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金融政研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等均给予了充分肯定,授予了我行企业文化工作3项国家级表彰,分别是:第21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企业文化顶层设计与基层践行优秀单位,全国金融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十大标兵单位。其中,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项是与国家科技进步奖相对应的同一层次的全国性奖项,每年在全国仅颁发一等奖20多名,平均每个省份还不到1个,此次全国金融机构仅我行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获得一等奖。其次,从市级层面来看,燕平部长专门批转市委宣传部大力宣传,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市银监局领导也纷纷批示认可。如国资委胡际权书记批示:“培育五有重庆银行人,锻造优强重庆金融企业”,银监局马忠富局长批示:“重庆银行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打造五有重庆银行人,很好”。市级相关部门也授予我行重庆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等2项省部级表彰。明天,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就要授牌,我行也是迄今为止全市所有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中唯一的金融企业。第三,从新闻媒体来看,“五有”文化历史性地登上了《人民日报》的版面,《人民日报》的评价是:“重庆银行打造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文化建设新路”,此外,《中国金融思想战线》、《中国企业文化》、《重庆精神文明建设》、《重庆宣传》等都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金融思想战线》认为:“重庆银行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经营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整体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其做法值得在金融系统内推广。”
二、清醒看到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的问题
在思想认识上,一些部室和分支机构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倾向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上,关心业绩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对企业文化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文化是务虚的工作,对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可有可元,做不做无关大局,只要做好业务工作就行了,这种认识可能不在少数。大家学过哲学,都明白精神转化为物质的道理。中国志愿军之所以能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当时世界公认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军打成平手,就是靠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二)贯彻落实的问题
企业文化关键在贯彻落实,但有的部室和分支机构往往口头提得多,真正贯彻落实少,比如没有组织向员工宣讲,没有将标语上墙,没有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各项制度和业务工作中,容易导致“理念在天上飞,行为在地上跑”的“两张皮”现象。在这一点上,分支机构之间的差距很大,很不均衡。
(三)组织保障的问题
组织保障是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目前,企业文化的组织保障还很不到位。一些分支机构负责人不但自己没有亲自抓企业文化工作,而且在班子中也没有明确分管领导,在执行中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员也没有具体明确。我相信今天在座就有分支行长平时并没有分管企业文化工作,今天临时被请来顶会的。
三、深入推进“五有”文化在全行践行
2015年,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严竣的经济金融形势。我认为,越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就越应该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提升凝聚力,增强战斗力,扩大向心力。下面,我就今年的企业文化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 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推进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在很多会上,我都一直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以文化经营企业可以持续百年,以制度治理企业可以持续数十年,以产品销售为主发展企业只能持续数年或数年面临大的调整”。我为什么这样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一个深度剖析。
首先,要认识到推进企业文化,是应对当前浮躁社会环境、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为我们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与助力;但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得整个社会环境处于较为浮躁、急功近利的状况,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种诱惑纷至沓来。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使一些员工的价值观、世界观出现了变化和扭转。我归纳了一下,主要出现了“四个增强”和“四个淡化”:经济意识增强了,道德意识淡化了;主体意识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了;竞争意识增强了,诚信意识淡化了;商品意识增强了,勤俭意识淡化了。种种浮躁风气,对员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必要通过塑造“五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文化来引领我行的发展方向。
其次,要认识到推进企业文化,是应对当前员工结构新变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需要。随着我行的发展,员工构成越来越复杂多元,80后、90后等新生代员工已逐渐成为主体力量。目前在职的3000多名员工中,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80%左右,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一方面看,青年员工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强、掌握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从另一方面看,青年员工也存在合作意识相对较差,抗压能力较弱,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的问题,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塑造“五有”文化,树立青年员工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对我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我行发展改革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认识到推进企业文化,是应对当前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增强企业发展潜力的需要。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以其系统的开放性、内容的共享性、成本的低廉性、传播的交互性以及速度的快捷性,正在对我行的员工及管理产生强大的影响和冲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沟通和宣导方式,正在发展为OA、电邮、QQ、微信、微博等新的网络渠道,越来越多的员工也已经加入或即将加入各种类型的QQ群、微信群、网上论坛等非正式网络组织,对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挑战,需要通过“五有”企业文化的构建,占领文化高地,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
第四,要认识到推进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百年国企的需要。银行业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高速发展,目前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宏观经济形势、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我行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竣的挑战,除硬实力的竞争之外,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我们银行来说,如果说产品、渠道,甚至包括资本这些“硬实力”比较容易被复制和替代,那么服务等“软实力”所表现出的某些“文化”特征,则很难被复制,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财富》杂志在总结了若干企业成功的案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有许多部室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认识比较到位,表现在行动上也较为迅速。比如璧山支行的王伟列同志,在支行围绕“五有”打造家园文化,近三年支行无一例骨干员工流失,去年全行也仅只有一名外地员工因为家庭原因离职。又比如江津支行罗怡同志,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发展的重要性,围绕“五有”打造专业文化,并建设了标语墙、照片墙、楼道展、演讲赛、辩论会、职工之家等,搞得有声有色,业务发展也上了新台阶。许多总行部室也纷纷在工作中结合“五有”,如党群工作部围绕“五有”文化开展工作,打造“青春重银”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主题团课等。会计结算部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聋哑学校传递爱心,认真牵头组织参加“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技能大赛创造不俗成绩等,都表现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切实推进“五有”文化在全行践行
企业文化仅仅认识到位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落地践行。如何践行,我认为还是要从“五个有”着手。
首先,大力弘扬“有梦想”的理念。“有梦想”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志向、能力、幸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目标,不断培养实现目标的能力,最终创造个人、家庭和企业的幸福。我看到总行部室和分支机构都非常认真地提出了自身的发展愿景和工作理念,许多都提得很好。比如西安分行提出的发展愿景“重银丝路支点,三秦城商标杆”,綦江支行提出的“綦江人民最喜爱,监管机构最满意”,长寿支行提的“远郊区县支行标杆,辖区内同业前三名”等,总行部室中金融同业管理部提出的“争做西部第一、全国知名的同业团队”,理财业务部提出的“将重庆银行长江系列理财产品做成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第一理财品牌”等,都体现了远大的志向。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成绩。愿景确定后,要分阶段制定思路计划,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同时还要鼓励每个员工提出他们个人的发展梦想,把个人的梦想、部门和单位的梦想、重庆银行的梦想以及中国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
其次,大力培育“有精神”的作风。
“有精神”的内涵是实干、创新、奋进,要求勤勉务实,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奋进,实现超越。我认为,许多部室和分支机构在工作中真正体现了“有精神”的作风。比如小龙坎支行大胆推进业务创新,创造了“三个唯一”、“六个第一”,从三年前的三级支行一举迈入了一级AA支行的行列。贵阳分行为了客户主动创新融资工具,采用非传统的借款保函来实现对客户的信贷支持,使该客户峰值存款余额达7亿元。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董办不畏艰难,大胆创新,经过多轮谈判,使我行成功入股了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并协调工作组在去年底前拿到了批筹文件,很不容易。个人部、科技部精诚团结、协调配合,在重庆率先推出了直销银行,产生了较大影响。企业文化部尽管只有6个人,成立不到一年,但在短短的时间内为全行争取获得了3项国家级表彰和2项省部级表彰。我认为在他们的身上,切实体现了重庆银行人勤奋务实、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第三,大力营造“有爱心”的氛围。“有爱心”的内涵是感恩、奉献、包容,爱心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大家要在本部门和单位积极营造有爱心的良好氛围,让员工胸怀感恩之心,感恩社会、家庭、单位、同事。对外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总行每年都要对外进行捐赠,最近正筹备捐赠市委宣传部组织评选的“重庆好人”。我们还要多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来回报社会。一位市领导对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个单位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得好,这个单位就和谐;一个地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得好,这个地区就和谐。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现了社会和谐。”在这里我提一个要求,从今年开始,全行每人每年平均为社会公众提供志愿服务不少于2天,全年向不少于50万人提供金融知识普及服务。此外,大家对内要切实关心爱护员工,倾听员工的呼声,关心员工的困难,总行为此专门设立了爱心公益基金,帮助遇到重大困难的员工。南坪支行的员工家访制度我觉得不错,行领导班子到每个员工家中进行家访,慰问员工家属,体现了对员工的真切关怀。
第四,大力传承“有原则”的操守。“有原则”的内涵是诚信、廉洁、合规。这一点对于我们银行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十分严竣、风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大家要严格依法合规经营,在员工中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切实防范风险;严格遵循廉洁从业各项规定,加强员工警示教育,远离腐败。去年信用卡中心信用审批5万多件,审批金额28亿多元,不良率仅为0.02%,拦截了高风险客户20余户。小企业信贷中心始终坚持“不以贷小而不慎”的工作理念,自成立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12亿元,不良率一直控制在1%以内。评审、风险、公司信贷监控、内审、内控合规等部门,牢牢把握原则,有效防控风险,为重庆银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风险防范的钢铁长城。
第五,大力树立“有担当”的意识。“有担当”的内涵是任事、克难、担责,要在本单位内努力培养勇挑重担,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作风。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有担当,他在对干部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个好干部的标准,在云南视察工作提出“对党忠诚,干净干事,勇于担当”的好干部三句话要求中,以及在参加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座谈会上,都明确提出要有担当。据我了解,渝中管理部的一个业务团队的客户存款规模占到了整个渝中管理部存款的62%,我认为这个团队就是有担当的团队,万嘉妤同志应该为有这样一个勇于担当的好团队而自豪。又比如大足支行在行政区划调整后,不但承接了双桥支行整合任务,而且主动在龙水五金市场开设网点为经营户服务,并努力将小微和零售业务做到了全行前列。人力资源部面对艰难的人事制度改革,敢于碰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方案。资管部作为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部门,面对矛盾毫不退缩,在资产负债管理、盈利性分析、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我认为,在上述部室和分支机构的身上,真正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肯定。
企业文化的落地践行,除了要从“五个有”着手之外,我认为还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领导要带头践行,要用实际行动进行示范带动。比如员工生病住院,要主动到医院慰问探访。对外奉献爱心时,领导要主动捐款,捐款金额要远远超过员工,要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等。第二,要让愿景和理念上墙。让全体员工天天能看到,慢慢能记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方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下江津支行、璧山支行。第三,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总行正在评选全行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和“五有之星”先进个人,将在分支行长工作会上进行表彰,表彰后要组织在全行进行巡回报告会,让大家学习借鉴。分支机构也可以树立自己的先进典型和标杆,现在一些分支行已经在做起来了,比如龙头寺支行等已经启动了评选程序,以先进典型带动全体员工。
(三)进一步完善机制,切实加大企业文化的组织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组织保障,我认为,要着力建立以下“三大保障机制”。
第一,要建立完善企业文化推进机制。各部室、各分支行一把手要亲自抓企业文化建设,明确分管领导具体牵头,同时明确具体负责的部门和人员,部门和人员可以不必专职,可以兼职,但必须要加以明确。这方面贵阳分行做得不错,他们的推进机制是,分行行长担任企业文化建设的组长,副行长和行长助理为副组长,分行办公室作为具体经办机构,统筹工会、团委、营业部以及各支行开展企业文化工作,机制理顺了,工作开展也就自然顺了,必然就会有成效。
第二,要建立完善企业文化的宣传培训体系。“五有”文化的推进,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宣贯,总行和分支机构要做好各自层面的宣贯工作。上次我与全行青年员工进行了一次座谈,当时我现场了解了一下,能够准确说出“五有”内涵的不到20%。员工如果连“五有”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更谈不上深入践行了。前不久重庆企业联合会远牧会长到我行调研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在建北支行现场问了许多员工,他们都能准确回答出什么是“五有”,并能深刻阐述“五有”的内在含义,这就源于他们平时宣贯工作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在总行层面,企业文化部要进一步发挥行报、文化墙、微信公众平台等全方位载体的作用,要组织开展讲故事、主题演讲等企业文化活动,把宣贯推向深入。人力资源部要将企业文化纳入员工培训课程,作为员工的必修课,深入传导重庆银行的文化理念。各分支机构要利用班前晨会、例会、员工大会等时机,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贯“五有”文化。这方面潼南支行做得不错,他们每次晨会,都组织学习《重行先锋》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号召员工向先进典型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要建立企业文化的考评体系。考核是重要的指挥棒,要将企业文化作为重要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系统,人力部和企业文化部要牵头研究这项工作,分支机构可参考借鉴。在具体操作中,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增强定性指标的确定性,并研究制定量化指标,提高考评指标的科学性,推动形成“五有”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保障推进的常态化。
同志们,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靠文化”。企业文化关系长远发展,关系兴衰成败,我希望大家要真正重视企业文化,真正践行企业文化,真正推动企业文化,以“五有”文化为核心,努力打造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部室文化、分支机构文化,以文化促管理,以文化促业务,以文化促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浇灌下,重庆银行的“五有”文化之花一定会开放得更加绚丽。
谢谢大家!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