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文化 > 金融业

【重庆银行】打造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 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

来自:重庆银行     时间:2015-02-05


   

DSC_8250 副本_调整大小.JPG重庆银行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国有控股城市商业银行。其前身是1996年在原重庆城市信用社基础上设立的重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重庆市商业银行,2007年8月更名为重庆银行,于2013年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146家城商行中第一家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的内地城商行。重庆银行现下设116 家分支机构,其中一级支行45家、二级支行47家、员工总数达3300余人,网点覆盖了重庆市所有区县,并先后在成都、贵阳、西安设立了13家分支行。

近年来,重庆银行在董事长甘为民的带领下,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顶层设计,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重庆银行实际有机结合,提出在全行塑造“有梦想、有精神、有爱心、有原则、有担当”的“五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五有”价值观在基层践行,落地实施。在董事会下设立了由董事长直接管理的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部,专门负责推进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体系,构建了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为一体的宣贯平台,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形成了自身特色。

重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得到了中国金融政研会、《人民日报》、重庆市委宣传部、国资委、银监局、企业联合会等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极大地调动了全行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重庆银行在全国146家城商行中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一举迈入中国《银行家》城商行综合排名前三甲、连续3年成为全国金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中国银监会评为二类行(目前尚无一类行)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保障。

一、围绕解决五个问题,形成企业文化主线

重庆银行敏锐地认识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外部浮躁社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市场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环境处于较为浮躁,急功近利的状况,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种诱惑纷至沓来,使许多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对金融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包括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是员工结构年轻化的问题。由于行业特点,金融企业中80后与90 后青年员工占比居高不下,如在重庆银行3000多名员工中,35岁以下的就有2600多人,占到了70%。青年员工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强、掌握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合作意识相对较差,抗压能力较弱,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三是工作生活压力加剧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金融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对精神和心理形成考验,一旦承受能力不强而心理失衡,将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

四是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对一些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企业内部利益分配不平衡,也容易在员工之间造成利益鸿沟和思想隔阂,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的干部员工倾向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上,关心业绩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可有可无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银行主动正视,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对企业文化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打造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全行大力塑造有梦想、有精神、有爱心、有原则、有担当的“五有”重庆银行人,作为推进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主线,切实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中,灌注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DSC_4874 副本_调整大小.jpg

二、贯穿工作主线,塑造“五有”重庆银行人

(一)树立梦想,塑造“有梦想”的重庆银行人

“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企业因为梦想而成功”。重庆银行将金融国企的梦想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相结合,以“树立梦想,实现梦想”来引导和激励全行干部员工奋发有为,拼搏进取,要求全体员工不能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绩,不安于现状,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宏伟的抱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突破,再上台阶。

2013年11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后,重庆银行站在新的平台和起点上,明确提出要实现二次腾飞,打造重庆银行发展模式的升级版,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领先的综合性上市银行,2020年迈入“万亿俱乐部”行列,向全行员工指引了新的梦想,向更高的奋斗目标迈进。全行组织开展“我的重庆银行梦”主题演讲比赛,推动部门、分支机构根据重庆银行梦提出自身的发展梦想和工作理念。重庆银行在中国梦的感召和引领下,通过树立重庆银行梦,塑造“五有”重庆银行人,体现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含量,凝聚、激励和引导着3000多名重庆银行人为之开拓奋进,建功立业。

(二)培育精神,塑造“有精神”的重庆银行人

重庆银行认识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着力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全行干部员工的精神动力,推动重庆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第一,培育坚韧执著的追梦精神。在历经7年争取上市的过程中,培养了重庆银行人面对困难始终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决不放弃的追梦精神,最终成为近3年来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第二,培育改革创新的探索精神。重庆银行一直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倡导“业务探讨无禁区”,提倡“敢为人先”,建立了共享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了中后台部门推动创新的积极性。第三,培育学习进取的超越精神。重庆银行向全行员工大力倡导学习进取精神,打造学习型银行。行领导带头学习,向全行员工推荐经典书籍,并定期组织举办“重庆银行金融大讲坛”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第四,培育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重庆银行通过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协作激励机制和督办约束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全行的团结协作,逐渐形成了“协调配合、协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三)唤起爱心,塑造“有爱心”的重庆银行人

爱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的体现。重庆银行在全行积极倡导爱心理念,责任理念,奉献理念,要求对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内真诚关心干部员工,增加企业文化建设的情感含量,切实体现重庆银行人的爱心意识。首先,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经营的宗旨和理念之一,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如与重庆市总工会共同主办“金秋助学·让爱传递”助学金发放仪式、开展金融知识走进聋哑学校活动、参与敬老与慈幼工程等。其次,对内真诚关心关爱干部职工。组建了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围棋等20多个员工兴趣小组,在全行组织开展了摄影、乒乓球、羽毛球等一系列比赛,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在全行发起设立了“重庆银行爱心基金”,制定形成《重庆银行爱心公益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倡导“一天一元钱,天天献爱心”的自愿捐助活动,首批募集捐助资金达60余万元,帮助行内的困难员工以及行外急需援助的人群,提高了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2013年底,大礼堂支行保安高平十岁的儿子被查出患上了严重的脑瘤,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从总行领导到各支行人员累计捐款达到27万多元,帮助高平全家度过了难关。DSC_4899_调整大小.JPG

(四)坚守底线,塑造“有原则”的重庆银行人

对于银行而言,守住风险的底线至关重要,重庆银行大力倡导风险文化,合规文化,推动全行员工争做“有原则”的重庆银行人。一是持续开展廉洁从业教育,通过召开反腐倡廉暨内控案防安保工作会议,邀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作警示教育,开设《重庆银行廉洁从业之窗》,以及开展“四个一”活动等,确保了全年“零案件”控制目标实现。二是培养良好的作风。重庆银行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转变全行作风产生了突出的效果,全行会议同比下降20%,文件简报刊物同比下降22%,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3.1%。

(五)鼓励作为,塑造“有担当”的重庆银行人

在重庆银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应对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重庆银行要求全体员工对重庆银行的发展和未来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鼓励员基层工积极践行“五有”核心价值观,勇于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成为有担当的重庆银行人。一是开展典型激励。设立“重庆银行金杯奖”,在全行发掘树立先进典型,颁发镌刻有获奖者名字的金杯,同时利用重庆银行报、文化墙等载体,广泛宣传获奖者的感人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开展用人激励。大胆推进考核激励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三年来,共有9名“80后”走上了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岗位,发挥了用人在激励全行干部员工积极作为、建功立业中的重要导向作用。三是开展薪酬激励。按照“效率优先、业绩说话的导向调整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符合员工个人能力贡献的薪酬体系,形成梯次合理,激励有效,在同区域、同行业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四是开展宣传激励。在持续采取培训、授课、报纸、墙报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手机微信、互联网等现代新型传播沟通工具,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形成了大众传媒、内部行报、画册、办公网、门户网站等立体宣传载体。通过鼓励担当,涌现出一大批在企业文化上有作为、有成效的部室和分支机构。如,建北支行两次获得中银协评选的"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连续六年保持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总行营业部实行“行长担任大堂经理制”,完善便民服务,荣获首届全国“敬老文明号”。

三、形成工作特色,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顶层的系统设计与基层的深入践行,重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自身突出的特点。

第一,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结合。重庆银行在推进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第二,实现了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凝聚企业文化建设。重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甘为民亲自抓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五有”重庆银行人的塑造,是重庆银行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实现了专门机构集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重庆银行建立完善了集中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分散在党群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发展研究部、风险管理部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在董事会下设立了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部,该部门同时也是重庆银行党委领导下的党委宣传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专门负责推进全行企业文化建设。

第四,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及时有效应用。重庆银行不仅十分注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强调成果运用,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如获得2012年、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的两位分支行长,随后分别担任了总行党委副书记和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激励导向。

第五,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高度融合。重庆银行狠抓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精神转化为物质”,推动重庆银行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家“业务结构优、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小而优”的商业银行,于2013年11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了全国146家城商行中首家登陆香港H股的银行,实现了城商行在港上市零的突破,一举迈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行列。2014年5月,重庆银行H股成为全国城商行中首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被成功纳入MSCI全球小型指数(中国指数)成分股,同时也是目前唯一被纳入该指数的中资银行股。2014年9月,重庆银行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全球银行业1000强中综合排名370位,比2013年提升了143位,位列中国排名上升最快银行第4名。同时,在中国《银行家》公布的“2013年度资产规模2000亿以上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排名”中进入前三甲。

重庆银行员工“五有”价值观的塑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2014年7月,中国金融政研会在《金融思想战线》特刊上,全文刊载重庆银行“塑造金融企业员工价值观,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的实践经验。2014年8月14日,《人民日报》以《塑造“五有“员工,助力企业腾飞》为题,对重庆银行员工价值观塑造作了大幅专题报道。重庆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市国资委、银监局等各级领导均做出批示,充分肯定了重庆银行大力推进“五有”价值观,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的做法和成效。2014年9月,重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获重庆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与国家级奖项评选。2014年11月,重庆银行荣获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颁发的“企业文化顶层设计与基层践行优秀单位”,是全国唯一两家获该项表彰的城商行。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