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品牌文化

福特的头等大事:炫耀质量

来自:网上资料     时间:2012-10-25

       福特(Ford)计划在这个夏季展开一场营销宣传活动,意在大肆吹嘘福特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了提升。

  为支持这一说法,福特引用了美国二手车价格专业评估机构Automotive Lease Guide(一下简称ALG)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该机构专门跟踪汽车品牌的质量认知度,以此来评估二手车的价值。

  调查显示,福特汽车的质量认知度上升了8个百分点,是所有主流品牌中升幅最大的。公司于是迫不及待地邀请记者,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大肆宣传这一成绩。

  福特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裁吉姆 法利(Jim Farley)称:“公众对福特汽车质量和福特公司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福特客户的购买决策。”

  此言非虚。但全面的看过ALG的数据后,你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因为即使经过这次跃升,福特卡车在ALG的质量认知分数(perceived quality score,PQS)排行榜上也仅位居第三,而福特轿车则名列第七。

  由此可见,福特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福特汽车的PQS分数,比第一名的本田(Honda)低16%还多。

  不仅如此,福特还落后于第六位的丰田(Toyota),要知道,丰田因为“召回门”遭遇了长达5个月的媒体轰炸,而且这是自2000年的福特凡士通(Firestone)翻车事件后,汽车厂商经历的最猛烈的媒体讨伐。

  自丰田品牌问世以来,丰田一直在PQS调查中稳坐头把交椅,但这次却下跌了20个百分点,创造了这项调查历史上的最大跌幅。

  不过,别以为丰田就此一蹶不振。ALG称:“预计丰田的PQS在今后6个月里将趋于平稳,并逐步回升,而且将在2012年春季之前,收复近期丢掉的半数失地。”

  而且,福特也不是这次调查中最闪亮的明星。这项殊荣属于起亚汽车(Kia),它的分数实现了惊人一跃,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起亚并没有安排什么电话会议。起亚在PQS排行中处于最后一个梯队,排在吉普(Jeep)之后,铃木(Suzuki)、克莱斯勒(Chrysler)和道奇(Dodge)之前。

  在PQS涨幅方面,位于福特之后的,是现代(Hyundai)和雪佛兰(Chevrolet),分别增长了5个百分点。而克莱斯勒、道奇和斯巴鲁(Subaru)并驾齐驱,分别上涨了4个百分点。

  所有这些提升,使ALG的调查听起来像是搞笑广播小说《乌比冈湖》(Lake Wobegon)里的情节,即所有孩子的表现都高于平均水平。

  这么看来,可能那些受访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以宝马旗下的迷你(MINI)为例,在ALG此次调查中,迷你在25个品牌中排名第十,但在著名市场调查机构JD Power的新车品质调查(Initial Quality Survey,IQS)中,迷你总是在最末几位徘徊,在2009年的IQS评比中更是以低分垫底。

  不过,所有这些并不能抹煞福特取得的成绩。ALG评论道:“在近5年的时间里,福特公司上下一心,致力于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汽车,降低有损品牌形象的促销奖金,并减少面向租车公司的大宗销售。”

  “而福特公司全新或经重新设计的产品,赢得了市场和汽车批评家的广泛好评,帮助了该公司实现上述目标。”

  然而,福特的自我鼓励应该适可而止。丰田就是前车之鉴。丰田事件表明,名誉是个非常脆弱的东西,难以获得且极易失去。

  ALG还评论道:“把一家公司的品质认知度,从靠后位置提升到领头羊地位,需要为建立品牌信誉付出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这方面,现代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而对丰田来说,想在PQS中重夺桂冠,将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