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文化 > 其他

【中国节能】真正大师风范 ——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老专家李文军的人生故事

来自:中国节能     时间:2015-03-05


    1李文军.jpg

他曾先后五次,参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行业规划的编制。

他曾组织和主持完成了上百项电器工厂设计,其中8项获国家级奖,32项获省、部级奖。

他曾领导和组织开发科技成果50多项,其中获省、部级奖22项。

他编著电机工程类学术著作、论文共计二十多万字。

他在八十岁高龄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机电事业积极发挥着个人的价值。

在“大师”头衔漫天的时代,无须别有用心地吹捧,也无须媒体兴风造势,他卓著的成就、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已然为“大师”一词正名。

他就是国家建设部于1994年正式命名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至今享有大师荣誉二十年的李文军。

 

战火中成长 孕育不灭壮志

 

李文军出生于上海的铁匠铺之家,抗日战争的残酷和毁灭让李文军终生难忘。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时李文军刚满六岁,也就是在六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几代人居住的家园在滚滚硝烟中倾塌,烙在他心灵之上的是难以忘却的民族之耻辱和家族之仇恨,也正是这童年的挫折与苦难磨砺了李文军的意志,远大的志向与报国之情在动荡的人生中孕育而出。

 

高中北大 结缘机电 从此忠守

 

1950年,李文军以本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电机系,从此于与机电事业结缘。

时任北大校长马寅初的讲话,使年轻的李文军难以平静,新中国的灿烂前景,让李文军激情满怀。带着对知识的渴求而奋力攻读,学习让他走进了新时代。

1952年毕业于“电机制造”专业的李文军响应国家的号召,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服从分配到当时的东北电工局设计处(现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开始真正意义上投入到中国的机电事业,从此忠守。

 

悉心磨砺 海外求知 终收硕果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做过几百个电器工厂设计的李文军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建国初期的岁月。

那时他风华正茂,雄心万丈,他渴望学习,热衷实践,在新中国多个重大变压器厂的设计项目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机遇和经验。从收集资料、现场标定、计算数据到绘制草图,每一个环节他都扎实锤炼,虚心求教,并且远赴前苏联汲取知识,为其一生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半个多世纪过去后,他所参与创建的沈阳变压器厂、西安变压器厂如今依然是中国变压器生产的主力厂。在新中国最需要的时候,李文军参与完成了我国电工行业重点企业在东北、西北的规划布局,为电工行业生产基地建设、生产能力的形成、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探索 开创自主创新

 

上个世纪80年代,从设计院的技术科长到总工程师,李文军取得自身成就的同时仍不断思索着我国机电事业的发展可能。李文军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后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与其相适应的,应是电机设计院的对应开拓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于是,一个坚持自主创新的信念被坚持下来,一坚持就是二十年, 

从机电装备公司有了生产实体,设备工艺创新变成了自主产品,一直到2010年由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控股的西安启源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李文军的远见和坚持变成了成功的现实。

 

征途从未止 豪情照晚襟

 

在李文军的职业生涯中,令人瞩目的,不仅仅是他在中国机电事业上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巅峰,在漫长的奋斗岁月中,坚韧不拔的品格、忘我的热情和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在他的人生中格外闪亮。

 1993年,在“超龄服役”两年后,李文军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李文军仍连续八年每年都参与指导审核20多个电工厂等工程设计。在他六十六岁高龄时,除了照样经常审核、指导设计项目、经常给年轻技术人员讲课,还亲自组织编制了《变压器工厂设计手册》《机械工厂设计主任工程师手册》等一系列工作指导手册,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用文字形式留给后来者。

    时至今日,八十多岁的李文军老人仍在参与多个工程设计项目的指导、审核等工作。

    六十多年过去了,奋斗的细节已难以细数和追寻,但李文军老人的事迹带给我们一种宝贵的启示:

 真正的做人风范,就是永远用无私的心照亮别人的道路, 

 真正的大师风范,就是能以一个人的能量,影响众多人,影响一项事业的发展。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