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原创 | “新AI”时代: 物种大爆发

 卢希鹏 


导语:

这波“新AI”革命,对管理界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认为是企业多了四双“眼睛”。过去企业只有收集来的数据,数据栏位都是由人类定义出来的。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世界中却充满着沉淀的数据,这种不经意留下来的数据,却代表着真实的世界。但是这些沉淀出来的数据杂乱无章,毫无规则。这些特性正好符合了“新AI”的强项,不再倚靠人类设计的逻辑,反而依靠大量无序的数据,进而找到特征表达,做出分类、判断与推论。“新AI”是人类的新眼睛,让我们看见了真实的世界(沉淀的数据),眼睛明亮了,就将产生一系列的新物种大爆发。

 

文 / 卢希鹏

 

第一双AI眼睛的战术:看见精准


建立商业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看得见我,我也看得见你。有了信任之后,就产生了物种大爆发,出现了大量P2P的商业模式。


第一双人工智能眼睛让我们看见数字世界中所沉淀的数据。为什么叫做沉淀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遗留下来的,数量很大,而且很乱。沉淀的数据是一开始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沉淀到一定的数量,它的用处是被挖掘出来的。挖掘数据的人称之为数据科学家,因为这些人必需要懂数据工具、懂领域知识、懂数学模型,导致人才非常缺乏。基本上有以下几类的应用。


例如,数据掘矿。商业决策,不再靠因果机率,而是靠看见关联后的战术。产生了数据公司的大爆发。借由建构好的数据模型,分析大量储存好的结构化(表格化)数据。像是阿里巴巴,在淘宝光棍节累积了相当大的交易数据,经过各类数据模型的分析,马云可以知道:哪一省的客户买最多的比基尼泳装(答案竟然是内蒙古);光棍节到了,各城镇的人都在买什么? 此外,常用的还有关联分析,像是亚马逊分析买过这本书的人,也买过其他几本书。或是决策树分析,经由过去大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什么样子的人是比较高风险的人,帮助第一线的员工做决策。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见个人化精准服务、看见弱连结的信任、看见舆情分析、读懂文件、江河运算(Streaming computing)。

 

第二双AI眼睛的战术:看见智慧生活


物联网让万物皆可联网,问题是,联网后要做什么?


我认为,第一双眼睛(商业互联网)看见的是人(P2P),所以产生了C2B逆商业时代。第二双眼睛(工业互联网)看见的是物品(M2M),因为万物联网,产生了智慧星球的概念。让未来互联网的中心不再是平台,而是你所在的地方,就是网络的中心。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的第二双眼睛有三个层次:


端点感知层


举例来说,绿能科技需要感知环境监测、物联网产业需要感知器资料收集与网实整合、智能机器需要机台元件感测整合、国防工业需要精密感测IC、生技医疗需要生物感测IC,借以收集数据,做出智能判断,并回应做出管理行动。物联网将是未来工业的基础,需要基础建设来支撑。这个基础建设就是物联网的数据要整合上传到云端数据库,由人工智能的学习判断给予分类,最后启动该有的服务。这种“端点感知、云端判断、启动回应”,就成了人工智能第二双眼睛的基础建设。


云端判断层


通常我们在说大数据时,不是因为你拥有的数据大,而是联网了,云端的数据就无限大了。当所有感知器的内容都送到云端之后,除了数据可以跨屏(让手机、电脑、电视等等屏幕同步),更重要的是,这些整合的数据,可以经由数据科学家,设计出算法,做人工智能的判断。


启动服务层


端点感知、云端判断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启动应用服务。举例来说,当我知道车子的驾驶不是车主、当智能手表发现老年人摔倒、当智能电表发现有异常的用电,下一步要启动什么服务?这就是最早提及的,万物都可以联网,重点不再是科技,而是联网之后,可以做什么?


血压计、血糖计、运动手表、药罐都可以上网,看见你个人的行为,影响你的个人化保费。在智慧医疗照护上,医生可以看见内视镜而微创手术,病人身上可以接上感知器随时知道生理数据、甚至可以知道老人的位置与是否跌倒的判断。

 

第三双AI眼睛:看见与听见世界的意义


这一波人工智能的革命主要在第三双眼睛,电脑可以听见与看见这个世界了。


电脑视觉一直是人工智能中最难突破的环节,因为真实世界中的“特征值”太多。人们对复杂世界的认知处理,都会有一个“降维”的处理,将复杂真实世界的维度,降低到到可以接受的特征值。举例来说,真实的股票市场太过复杂,于是投资专家便会定义重要的变量,希望用较少的变量,能够解释最多的变异量。人类必须要定义有效的变量,电脑帮忙运算。


过去,人类负责降维,但是找到的特征值都不够好;未来,将由AI负责降维。


举例来说,目前台湾桃园机场的人脸辨识系统就是“旧AI”,工程师定义了人脸五官的特征比例,借此运算辨认人脸,所以在机场辨识人脸时你必须立正站好,两眼直视镜头,因为镜头要确认你五官的位置。人类降维的数量不会太多,当你在林志玲脸上只定义出20个特征(五官的几何位置),你能够很容易地在十亿人口中找到她吗?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在林志玲脸上找到一百万个特征(脸形的勾边特征),再逐步降维,就比较容易在十亿人口中找到林志玲。


一百万个特征如何找?这种用电脑自己归纳出林志玲脸上特征值的降维方法,是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过去的机器学习比较类比像是非线性回归分析,人类定义出输入特征值X(数量无法太多),来调整权重预测Y。深度学习比较类比像是因素分析,让输入等于输出时,经过多层降维的运算,就能逐步归纳出最佳的特征值。过去人类定义人脸辨识的变量,多半是五官间的几何距离,再由人类设计精妙的算法来辨别人脸;而电脑则是由不断地试误,找到最小误差的特征值,多半是细微的勾边,再逐步降维到简化过的图像。只要有够多的图片去训练电脑,让电脑找到这些勾边如何继续降维。深度学习算法是固定的,不像过去必须倚赖程序设计师的逻辑能力,反而重点是谁掌握到够多的人脸照片,谁就能在人脸辨识上胜出。


在线上与线下数据整合上,我们过去都需要代码(如客户编号、二维条码、电话号码等等),未来如果人脸就是代码,就可以用人脸配合密码来支付,用人脸取代会员编号,只要你一走进店家,店家就知道谁来了,我们在真实人类的世界上,本来就是靠人脸辨识你是谁。

 

第四双AI眼睛:看见环境博弈


当电脑有了视觉与听觉,就开始可以与真实世界互动,甚至是博弈了。


走迷宫,建立探索树了解环境


在“旧AI”时代最喜欢挑战的游戏之一就是走迷宫,其实任何迷宫只要任机器人多走几遍,画出探索决策树之后,未来的决策就是照着探索决策树走。如图1所示,如果你的位置在B,走到出口最快的方式,就是依照探索树,B-A-C-G就出来了。重点是要如何画出探索决策树?目前先进的扫地机器人到了你家之后,会先探索把你家都走一遍,建立你家的探索树,未来就能很快地到达想要去的一个点。物流搬运机器人也是,建立了仓库的探索树,就能很快的移动。

 

人工智能已经来了。传统企业“对过去的坚持,与对未来的无知”,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隐忧。

 

关于作者 | 卢希鹏:台湾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专任特聘教授

文章来源 | 本文节选自《清华管理评论》2018年7-8月合刊文章《“新AI”时代: 物种大爆发》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相互学习交流之用,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感谢您的关注!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