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皖北煤电集团杨军董事长一行走进北方调研纪实之四
瞄准方向 发挥优势 攻坚克难 务求全胜
坚定不移地推进“跨区域”发展战略
——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军一行走进北方调研纪实之四
初春的吕梁山区,阳光明媚,生机萌动!
3月15日,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龚乃勤,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邓西清率领集团公司机关部室负责人在北方能化公司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昌恒煤焦公司调研。
上午9时许,杨军一行在大山沟里,经过1个多小的崎岖奔波,眼前突然呈现出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群——昌恒煤焦公司到了!在昌恒矿区工广,皖煤旗帜在明媚春光里与鲜艳国旗一同高高飘扬,办公楼、宣传栏、栈桥、煤仓和精神饱满、干劲实足的皖煤员工一起让人耳目一新,心情爽朗。百米井下,整洁的巷道、先进的装备、标准的布局、一流的质量,处处提示着这里管理团队的智慧,皖煤文化的力量。信息化集中控制,智能化视频监控,无声地宣示这是一座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矿井。
低矮的平房、齐腰的荒草、狭窄的路径、石封的老井口,让杨军一行看到了昔日,皖北煤电昌恒煤焦公司早期创业者的进取、艰辛、奉献和眼光。文物一般的昌恒煤焦公司老井场景与高大上的现代化新井,反差如此之大,让人仿佛瞬间实现了时空的“穿越”,老井应该申报“文化遗产”!
下午2时许,杨军一行在昌恒煤焦公司召开座谈会。听取昌恒煤焦公司董事长吴劲松等的工作汇报。龚乃勤、邓西清等解答了昌恒煤焦公司的问题,安排部署了具体工作。
杨军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昌恒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工作成绩,高度评价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创造力和示范引领作用。
他说,昌恒煤焦公司几任班子敢为人先,坚定不移地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昌恒为根据地,把皖北煤电30年来创造的文化精髓带到昌恒,融入昌恒,让皖煤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人看到了生机,看到了力量,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没有衰败的行业,只有衰败的企业”。在这一轮煤炭行业下行中,一批企业将会死去,将会退出煤炭行业。一批企业将会发挥优势,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壮大。昌恒团队的优秀整合能力,皖煤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将为集团公司在新一轮煤炭行业的优胜劣汰中站稳脚根,发展壮大,提供核心竞争力。只要牢牢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发挥皖煤文化优势,就能够在开发资源建设新井中做到,建一个成一个,闯出一条“保生存,谋发展”的新路来,就会无往而不胜。
杨军强调,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发挥先进装备优势,做到长周期,零死亡,少出工伤,甚至不出工伤。要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坚持防治并举,预防为主。既要扩大排水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又要把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等基础工作做实做深做透,严防由于基础工作不扎实导致崩溃性的水灾事故发生。
杨军强调,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能极大地调动管理团队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团公司正在制定薪酬激励方案。将充分激励那些富有创造能力和实绩的干部员工。薪酬激励将打破级别鸿沟,让能力强、业绩好的员工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薪酬。薪酬激励将强化考核兑现,做到奖励处罚分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同时,要规避政治法律风险,让薪酬激励始终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
杨军指出,成功企业的突出特点是,不管它在哪里,你都能一眼将它识别!这是文化赋予它的灵魂和生命。在山西的小山沟里,人人一眼就能看出昌恒公司是安徽的企业,是皖北煤电集团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不是有生命力,是不是能够延续,是不是能够复制、辐射出去,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我们来到岚县这个地方,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好皖煤文化,这是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的话语权。皖北煤电作为有30多年积累的成熟企业,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杨军指出,昌恒煤焦公司短短几年的沧桑巨变启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必须坚定不移挺进大西北,寻找优质资源,发挥集团公司30多年来积淀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文化优势,大幅度提升人均采煤工效,扩大根据地,扩大话语权,缩小与大型煤企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才能实现集团公司的转型发展。这两三年对皖北煤电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要紧紧围绕“人怎么出来的,矿井装备怎么上来的,水平怎么提高的,环境怎么改变的”等,加大宣传力度,统一集团4万多干部员工的思想,引导集团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认知、认同、践行“跨区域”发展战略,带领皖北煤电驰向新的蓝海。
杨军最后说:“跨区域发展任重而道远,无数的艰难困苦还会出现在前进的道路上,但是,只要广大干部员工坚定信心、瞄准方向、相互给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跨区域发展’战略,皖北煤电就能在煤炭行业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皖北煤电集团领导在昌恒煤焦公司井下调研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