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首钢集团】让爱心的光芒闪耀 再现生命的精彩

来自:首钢集团     时间:2015-03-20


    

    躺在细胞采集室里,接到父亲打来的慰问电话,李虎笑了。其实他的思绪更多是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重病的小女孩,“疾病太痛苦了,我希望她能够尽快康复起来。”

    22岁的李虎是首钢工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121班的学生。19岁那年,他在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中,和班里的20名同学一起,每人捐献了400毫升全血。在得知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时,李虎主动报名,在他的号召下,机设121班有6名同学进行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李虎表示,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有缘,愿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2014年11月初,一个陌生电话打进了李虎的手机。来电话的是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他们告知李虎,他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基本相合。如果他愿意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就可能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李虎立即向工作人员表示:“我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要挽救这个生命!”随后,李虎将这个消息告知家人,但是母亲担心他的身体健康,舍不得他去捐献。

    “得知配型成功前,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也不了解,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我父亲很支持我,对我说,儿子,你尽管去救人,你妈的工作我来做!最终我妈妈的疑虑打消了,也让她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李虎说。

    对于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李虎表示,当别人的生命面临危险时,谁都会想去拉一把。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李虎开始有规律地加强锻炼身体,并保证每餐饮食以清淡为主。

    “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健康的、高质量的血液,就为了争取一次成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救人一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说这话时,李虎显得很平静。

    在捐献日期选定的前一周,他每天要注射一针动员剂,这是为了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那几天感觉浑身发紧、鼻塞、腰部发麻,膝关节处也很不自在。”但李虎说,一想起那位被病痛折磨的受捐对象,他会觉得这点苦痛都不算什么。

    3月10日上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细胞采集室,医生对李虎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鲜血从右臂静脉抽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其余的血液再从他的左臂输回到体内。鲜花簇拥下的采集室内显得格外热闹,除了李虎外,北京市第20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田洪圳也躺在旁边的病床上进行着采集。

    “我是206例,排名比你靠前,算是你的学长。”李虎微笑着和田洪圳说话,他们一边开玩笑,一边相互鼓励着说:“就像打针一样,没别的感觉。”

    就在进行采集的时候,李虎的爸爸从安徽老家打来了电话询问情况。因为双臂都扎着引流针,李虎的班主任就在病床前拿着电话,让他们父子对话。

    “儿子,你目前好吗?采集还顺利吧?”听到爸爸的声音,躺在病床上的李虎有些兴奋,他告诉爸爸说:“我感觉很好,您别担心。”尽管如此,李爸爸还安慰了他说:“儿子,你真了不起,我为你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应该是有思想、有追求的人。”李虎说,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李虎是机设121班班长,曾荣获2012—2014年度一等奖学金、全系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2015第一学期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在2014年5月举办的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他还获得了北京市二等奖。

    空军总医院的医生介绍,非血缘关系的相合概率是十几万分之一。孪生兄弟姐妹一般能匹配到10个点,而李虎和这个患者的匹配已达到9个点,在医学里实属不易。记者看到,细胞分离机从李虎体内一万多毫升的血液里循环采集出5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虽然这个量非常少,也就相当于一口水的量,但这是目前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办法。对方患者的医生已经在等待,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毕后将迅速转移,直接输入患者体内。出于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记者只知道,接受者是一个患有白血病的12岁小女孩。

    据了解,我国现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有数百万人,其中少年儿童占50%以上。但志愿者只有110多万人,而且,配对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血液病患者为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生命的种子”而苦苦追寻着。“很多人在观念上对捐献存在误区,认为对身体有害,这是没有科学和实践依据的。”医生说,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过程类似于献血,没有痛苦,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恢复。因此,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不会对身体带来任何影响,即使不采集,也会通过身体的新陈代谢系统不断消亡和重生,只要身体健康,有过献血经历的人群,都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首钢培训中心领导告诉记者:“李虎同学是首钢工学院优秀的学生,目前他是首钢第一例、北京市第206例、中华骨髓库第475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虽然与捐献者素不相识,但毅然地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正能量。他的举动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最好的体现。我们院里也掀起了积极学习李虎同学先进事迹的热潮。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弘扬这种正能量。”

    “人的一生总是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李虎说,生命无价,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需要什么英雄气概,仅需要一点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再加上一点勇气和爱心就可以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这样的捐献,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一些。”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