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首钢集团】 让人生赢在转折点——记转岗职工曹喜森、秦国胜、陈占良

来自:首钢集团     时间:2015-03-30


    

    让人生赢在转折点。人生应该是一汪清泉,承启转折,最终流成一条豪迈的河。

    首钢的转型发展,不仅是顺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理性的经济实体的必然选择。曹喜森、秦国胜、陈占良以及许许多多的首钢职工,都曾为首钢辉煌的昨天奉献出自己宝贵的力量,但同样也为首钢更加灿烂的明天走到其他岗位上。改革就要做好承受压力和代价的思想准备,企望没有“阵痛”的分娩是不可能的。企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如果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过去,没有真正转变,我们每个人将无法适应今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从记者所接触的这些转岗职工来看,他们并没有因到陌生的岗位而懊恼和恐惧,反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新的岗位让自己、让首钢焕发更大的荣光!

 

 

    3月份的北京,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曹喜森从小皮卡上走下来,这位首钢园区服务公司工艺品制作班的班长远远地看到记者,大步流星走上前来,热情地伸出右手将记者的手紧紧握住。

    2013年12月,园区服务公司保安大队成立;2014年6月,园区服务公司工艺品制作班成立;2014年11月,园区服务公司园区快递站正式挂牌运营……随着首钢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的步伐不断加快,首钢北京园区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岗位,虚位以待每一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立志干事创业的职工。

    曹喜森、秦国胜、陈占良,这三位朴实无华的一线职工,两年前,还在别的岗位上做着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工作。那个时候,他们和所在单位一样面临转型,有过迷茫,但意志坚强。如今,就像是为相对论作佐证一般,短短两年时光,对他们来说则像历经多年沧桑巨变一样。

    到底,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曹喜森

    今年52岁的曹喜森是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1963年,就在曹喜森出生的那一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冶方撰写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利润指标》的研究报告,他大声疾呼要抓企业利润,反对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企业管理制度,但这一观点却被批为修正主义经济观。这一切似乎预示着我国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越来越朝左的方向蔓延。

    果然,3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曹喜森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不得不在文革中度过。受大环境影响,曹喜森仅仅读完高中,文化程度并不算高,他在接受采访时也一再表示,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读书少”。但是由于天性热爱冒险,曹喜森的动手能力十分强,有桌椅板凳坏了,他没学过木匠也能修。此外,他经常做些小玩意,有些做工十分精美,引得大伙啧啧称赞。

    高中毕业后,曹喜森成了待业青年。这期间,曹喜森短暂地学过一些钳工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赋闲在家。直到1983年,首钢面向待业青年招工,一腔热血的曹喜森自告奋勇地报了名。通过严格的筛选审定,曹喜森被首钢厂容绿化公司录用,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首钢职工。

    到厂容绿化公司上班后,曹喜森负责厂区植物的绿化养护工作。由于勤快踏实、身强体壮,曹喜森被调去机动班,工作内容——用他的话来说——大体就是“伐树”,当然也做一些树木修补工作。后来,曹喜森由于动手能力强,被维修班班长看中,一起从事绿化管道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曹喜森在厂容绿化公司工作了4年,由于勤学爱问肯动手,无论是树木打药、农药配比、病虫害防治,还是维修打药机、绿化管道等都十分精通。曹喜森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厂容绿化工作,这一点甚至遗传给了他儿子——一名目前就读于北京农学院园林专业的大三学生。

    1987年,首钢成立万人培训基地,专门吸收职工参加两年制脱产学习,以提高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曹喜森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厂容绿化公司,进入电子技术班。正当曹喜森在首钢万人培训基地如饥似渴学习自动控制、工企自动化等相关知识时,也是在这一年,如今的园区服务公司快递班班长、当年首钢第一技工学校机械设备安装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秦国胜来到首钢修理厂报到,成为一名“首钢新兵”。

    秦国胜

    若按年龄论,秦国胜与曹喜森应以“伯仲”相称:1963年出生的曹喜森是“哥哥”,比他小4岁、生于1967年的秦国胜是“弟弟”。相比“哥哥”曹喜森,秦国胜的人生明显没有那么多波折。按部就班地上学、毕业,从位于石景山的首钢第一技工学校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首钢修理厂工作,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钳工。三年后,秦国胜被调到首钢二炼钢设备专检队工作,主要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检修。就这样,“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秦国胜在这里度过了九年的时光后,于1999年再次调往新岗位,并一直工作到现在。

    这个新岗位就是二炼钢备件库,秦国胜作为一名专业起重工,负责库内大型备件吊运及码放工作。2003年5月二炼钢厂备件库整体划归备件处管理,秦国胜由于工作表现优异,被任命为二炼钢备件库副班长。他又身兼班里的安全员,在协助班长做好班里的日常备件收发工作的同时,还要管理好班里的安全生产工作。在秦国胜的带动和全班人的努力下,他所在的二炼备件库于2003至2010年间多次被评为公司级的“红旗仓库”及“安全先进集体”,秦国胜本人也多次荣获“安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12月底,首钢北京石景山厂区钢铁主流程正式停产。钢铁生产虽然停了下来,但是备件库的工作不能停,反而愈发紧张了。2011年6月,秦国胜参加了备件处动力库房整库备件搬迁到总库的工作,经过20多天的努力工作,动力库的所有备品、备件按数、按量准确无误地搬迁到了总库,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倒库任务。紧接着,秦国胜又接任了型材库的班长,在担任型材库班长期间,组织班里的保管员对库内的备品、备件进行清查与盘点,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账、物、卡。

    临危受命、坚持不懈,是秦国胜在北京厂区停产后的工作写照。由于出色完成任务,2012年2月,秦国胜被任命为二炼钢库房班长,组织了二炼钢库第十批备件盘活出库工作这次出库盘活备件共有713项、5000多件,评估资金300多万元,秦国胜带领班组成员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无一差错地完成了这次盘活出库工作。此后,秦国胜还组织班组成员对库存备件进行盘点、清查,积极配合二炼钢备件科人员完成了京唐备件前期调拨准备工作。

    库房工作虽然枯燥,但对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心是一场难得的磨砺。秦国胜工作的细致认真劲儿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园区服务公司增值服务事业部郝占永部长就对秦国胜的工作赞不绝口,直说“秦国胜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同志,工作令人放心”。想来,这样的工作作风和性格特点,用在园区快递这个“刀刃”上,再合适不过了吧。于是,在2014年4月秦国胜及所在单位划归园区服务公司后,领导在筹备“园区快递站”时,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秦国胜。

    陈占良

    随着首钢搬迁调整逐渐告一段落,园区服务公司在总公司的大力关怀下,在首钢北京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上开始逐步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园区服务公司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解决富余职工转岗再就业就成了一件关乎企业前途命运、职工期盼福祉的头等大事。

    今年34岁的陈占良过去是首钢运输部的一名调车员。陈占良介绍道,调车是铁路行车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铁路系统内劳动强度较大的作业工种。

    但由于调车工作具有全天候动态作业的特点,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风霜雨雪,调车人员都需在露天场所24小时倒班不间断作业。刚来到运输部的陈占良每天都要跟着火车走车歇人才能歇。倒班睡觉,吃饭没点,这让习惯学校规律生活的陈占良很不适应。但他没有叫苦叫累,只是默默调整不断付出。

    当陈占良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没时没点却又平平淡淡的生活时,随着2010年底石景山钢铁主流程的停产,煤炭、矿石和焦炭等原料的运输任务也随之停摆由此给陈占良带来的不仅仅是怀旧,还有更加实际的问题——转岗再就业。

    此前,园区服务公司已经面向这些职工进行转岗招聘,陈占良的好朋友刘永亮就是这一批率先转岗的职工。正在陈占良迷茫无助时,已经在园区服务公司增值服务事业部工作的刘永亮打来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到园区服务公司工作”。陈占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次面试安排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由时任园区服务公司办公室主任的关莉组织。关主任看陈占良一米八左右的个子,人也十分的精神,于是在问了几个问题后,当场决定录取陈占良,并将他安排在窗口部门——新成立的保安大队之中了。

    陈占良笑着说:“那天上午接到录取通知,下午正好有一场会议。我就直接过去帮忙,就这么马不停蹄地上岗了。”

    第一天上岗的陈占良表现就不错,主动帮忙搬东西、指路,忙得不亦乐乎,难怪保安大队队长刁金锁对陈占良的表现赞不绝口。

    这是2013年末向2014年初过渡时发生的事情,陈占良在新岗位上开始接受历练。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也历经磨练,与陈占良、秦国胜交汇在这转型发展的新时空。

    这个人就是“失联”已久的曹喜森。

    时间回溯到1989年,曹喜森从首钢万人培训基地毕业的时候。毕业后的曹喜森没有返回厂容绿化公司,而是被分配到了冷轧厂酸洗车间。此时的冷轧厂尚处于筹备阶段,曹喜森作为一名卷曲工,参与了冷轧厂的筹建工作。一年后,厂子建成了,曹喜森也离开了卷曲工的岗位,来到材料库房,成为一名仓库保管员。后来在1994年,冷轧厂转产为型材厂,曹喜森又进入备件库房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一直干到停产。这一干,就是20年。

    对于这风雨兼程的二十年,曹喜森没有多说。通过交谈得知,在钢铁主流程停产职工分流的大潮中,曹喜森先后在大型加油站、备件总库都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直到去年6月,园区服务公司成立工艺品制作班,曹喜森才终于找到他由衷热爱的工作。采访中他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光今年一月份,我做的工作量感觉就超过以往好几年的工作量,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这一年,曹喜森51岁。

    转岗之后的“动”与“静”

    对于陈占良来说,固定的工作场地和固定的工作内容会给他带来很强的安全感。陈占良每天早早出门,在那些昼短夜长的季节里,他头顶星辰,七点整准时到岗,与夜班的兄弟们进行交接班。工作交接后,陈占良换上保安制服,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保安的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一腰二眼”是基本要求,就是说,从事安保工作的人,一是要有一副挺拔的好身板,腰背要直,才能有精神,有气势,成为公司的窗口;二是要有眼力,能识别问题,能眼疾手快,将温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在办公大楼的接待台前,你总能看到陈占良挺得笔直的腰板和一双明亮的眼睛。

    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工作状态,不仅要求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好在陈占良在入职后不久,园区服务公司就对下属所有单位的会议服务人员、客户服务人员、餐饮人员和保安等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内容涵盖服务礼仪、接待礼仪和第三产业相关理论等知识。同时,针对保安工作的特殊性,陈占良还和其他转岗入职的新同事们一起,接受了为期半个月的体能训练。园区服务公司请专人对他们进行齐步走、正步走、敬礼、站姿等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由动到静”是陈占良从调车员转岗为保安工作性质发生改变的最贴切描述。“从前在运输部时,每天跟着火车跑,天天倒班不说,忙起来甚至连口水都喝不上,通常只有在机车上水时才能挤出时间吃碗饭。”陈占良说道,“如今我虽然退出生产一线,成为一名保安,但是工作时间更规律更固定,我享受这份工作,相比从前甚至更有激情。”

    与陈占良不同,秦国胜则是“变静为动”。从一名库房保管员转变成为一名快递员,仿佛就在一瞬间,秦国胜就忙得马不停蹄。每天上午在二炼钢备件库房开完班前会后,秦国胜就要赶到位于厂东门内北侧的园区快递站,安排业务员取件、揽件,对快件进行登记。园区快递站一辆车七个人在他的安排下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园区快递站每天接到各快递公司取件的数量,由原来的每天40件递增到现在每天50-60件。通过秦国胜与其团队在派件过程中不断地宣传,每天的收件数量也有大幅度提升。在园区快递站成立仅一个月后,秦国胜就组织职工发快件662件,收寄件共43件。

    在转岗过程中,秦国胜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由于缺乏快递行业的工作经验,秦国胜对于行业内的一些规则、术语知之甚少。他从网上搜索参考资料,自费购买《快递规范管理》《快递操作实务》等相关书籍,艰辛求索。在平时的工作中,秦国胜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年龄小的社会快递企业的快递员们,请教如何跟客户沟通、遇到地址不清电话不清的快件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快件超过一公斤后怎么续重等问题。秦国胜不仅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身边的同事,还积极拓展外部联系,努力促成圆通公司派专人来对园区快递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快递流程、客户沟通等方面培训。快递站职工郭海利就说,秦国胜不但为他们“探路”,还为他们“搭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几个月的时间,秦国胜已经能够从一个快递行业从业者的视角,思索并规划园区快递站未来的发展路径。在记者撰写本文的同时又得知,在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园区快递站已经和圆通快递达成协议,承担起包括北方工业大学在内的石景山区五个点的快递投放业务。从几个点开始做起,放下身子,潜心学习,走出家门,服务北京!这不仅是园区快递站和园区服务公司的目标,也是秦国胜等转岗职工的美好梦想。

    曹喜森则综合了陈占良和秦国胜的工作状态,有一种“动静结合”的味道。他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完全都是跟着项目走。忙的时候,一件工艺品从方案确定到材料选取,再到最终成型,留给曹喜森的时间可能也就不到一个月。就拿今年年初制作成型的《首钢服务》大型标识雕塑来说,这件雕塑是去年12月25日确定制作的,但是具体怎么做,谁的心里都没有谱。从方案确定的那天起,曹喜森就带领同事们从LOGO设计开始,逐步讨论与核对尺寸、版型、选材等具体细节。由于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供借鉴,工作量大得惊人,曹喜森主动放弃了元旦休假,加班加点地思考、设计、测量、作图。可以说,从选材到成型,都是曹喜森自己先思索如何进行,然后再指导工人们做。没有图纸,他就自己测量绘图;没有材料,他就开着车满厂转,寻找合适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1月5日,曹喜森和工友们在西十筒仓废料区找到了切割下来的水泥板,以此作为雕塑的主体材料。在将材料运回位于焦化厂5号楼工作室的这两天,曹喜森还带领工友们根据材料的种类和用途重新改良工具。最终,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宽5米多、高3米多的大型标志雕塑就拔地而起了。新标识采用了扁平化设计理念,将首钢集团LOGO、“首钢服务”四字等标识融会贯通,底座为钢结构,正面是“北京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简介”。目前该雕塑已陈列在焦化厂前的路口处。

    除了制作大型雕塑以外,曹喜森还制作一些小型机器人、电视机搁架等,班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工艺水平稳步提升。曹喜森说:“在转岗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转型也是催生职工‘事业第二春’的契机,企业充分利用职工现有技能,挖掘职工深层次的潜力。我们这个工艺品制作班的成员,都是手上有技术、心中有材料的老职工,像过去的钳工聂九海、电工李铮等,都能把自己原来的技能投入到当前的工作当中。我现在对工艺品制作班的要求就是锻炼手艺。不给任何人设框,所有人都可以发挥想象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喜欢做的。等到手艺练好了,产品成熟了,商品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在未来,曹喜森想把定制服务与个性化服务与园区服务公司翻新、装饰、装修厂区,优化厂容结合起来。“在企业转型和职工转岗的大潮中,职工们与其在原地嗷嗷待哺、等待,不如主动寻找合适的岗位,利用自己的技能创造新的价值,你的作品或者服务卖出一块钱,我们在成本里就可以减少一块钱,就可以为首钢节约出一块钱。”曹喜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