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发展 激情成就事业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三品”文化建设纪实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中建三局最早的直营公司,也是中建三局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质量最好的下属企业之一。2011年,公司共实现合同额334亿元,完成营业额107亿元,在中建总公司系统,连续八年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公司发展一直立足于湖北,市场区域曾经延伸到山东、天津、河南、甘肃、海南、北京、成都等地,目前下属5个分公司,100多个在建项目。公司成立十七年来,相继荣获国优、鲁班奖22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和文明样板工地360多项,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各级表彰500余次,12年连续6次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一定长期发展的条件和能力,除了资源、人才、市场等物质条件外,更需要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学习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企业文化。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在17年多的创业发展中,深刻认识到优秀的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一直坚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运作,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文化,精心打造品牌总包、品质总包、品位总包,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品”文化的主要内容
“品牌、品质、品位”是公司在总结十余年创业发展历程,把握公司历史使命的基础上,站在以高品位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发展方向所作出的战略定位。是公司在新的形势下所追求的一种格调,一种境界,一种价值。品牌是目标、是导向,品质是过程、是保证,品位是基础、是支撑。
“品牌总包”主要是指品牌经营,体现企业发展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通过实施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创品牌战略,以诚信服务业主,以质量赢得市场,以品牌促进发展;通过“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赢得社会的认可、业主的信赖、市场的青睐,彰显企业的品牌价值。
“品质总包”主要是指品质管理,体现企业管理高品质、高水平、高效率。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以精细化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为重点的科学管理手段,不断规范和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出企业的管理品质。
“品位总包”主要是指品位文化,体现企业文化高层次、高格调,企业员工高素质、高品位。通过团队凝聚力建设和员工素质建设,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
总承包公司的使命是为中建三局集团核心层“增强实力、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提高信誉”。公司员工清醒认识到所肩负的重托,不敢有丝毫懈怠。始终以品牌经营为龙头,以品质管理为中心,以品位文化为支撑,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模式,“三品总包”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是一种文化诉求,是指引公司全体员工矢志追求卓越的理念。
“三品”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公司在培育“三品”文化的过程中,活载体,重氛围,从员工入职培训到生产一线的质量安全教育,从员工言行举止到主题文化活动,从企业管理制度到员工绩效考核,从企业办公平台到市场营销策略,把“三品”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每个环节。
1、坚持目标管理,实现文化引领。
公司用目标导向理论引领企业和员工积极进取、追求成功。不断提出企业新的发展目标,不断为各个层面的员工设置个人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条件与机会,引导企业和员工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一是用目标引领企业追求卓越。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为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从“先做好,后做强,再做大”到“开展二次创业,三年再造一个总承包公司,跨入局第一方阵”;从“保持发展高速度,争当中建排头兵”到“成为三局集团和股份公司效益领先、管理领先、文化建设领先、员工满意度领先的标杆企业,成为中建系统工程局直营公司的优秀排头兵。”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迅速凝聚了员工共识,激励着员工不断追求卓越,攀登高峰。二是强化员工责任目标管理。公司建立了覆盖各单位、项目、部门和各级班子成员的全方位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公司领导班子、总部部门负责人、基层班子成员全部签定责任状,交纳风险抵押金,把企业发展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并对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硬碰硬”地考核评价,“实打实”地兑现奖罚。三是用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员工成长。公司努力引导员工把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建立了覆盖每位新员工的导师带徒制度,规定若徒弟能够按期转正,给予师傅和徒弟一定的奖励,如被评为优秀见习生的,另外给予嘉奖;大力推行中层岗位竞聘制,近三年共组织各种竞聘会近20多次,80多名优秀青年通过竞聘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公司还打通各种人才的成长通道,坚持开展两年一届的岗位专家评选,至今已评选两届岗位专家共19人次,大大激励了员工岗位成材的积极性。
2、坚持特色先行,丰富文化内涵。
公司坚持将“三品”理念向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的各环节渗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是围绕“三品”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八种主流文化,即崇俭尚廉、居安思危的创业文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执行文化;厚德载物、重义守信的亲和文化;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团队文化;四海为家、事业为重的远征文化;有诺必践、一诺千金的诚信文化;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争先文化。二是围绕项目经营生产,大力培育项目文化。如在各项目倡导和推广为领导干部与员工沟通交流提供平台的食堂文化;体现员工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宿舍文化;以创新安全宣传方式为重点,体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监督的安全文化;以“过程精品、真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文化等。
3、坚持领导表率,加强文化实践。
公司始终要求各级班子成员通过真诚、实干、清廉、表率的实际行动来赢得下属的信任和支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言行表率来彰显企业精神,践行企业文化,引领企业风气。一是在思想上做员工的领路人。率先破除“小进则满”、“小富则安”等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自我加压,不断超越自我。二是在工作上做员工的领头人。带头苦干,一心扑在工作上,项目经理每周80%以上时间住在工地,每天晚上都有班子成员值班;公司制定了夜间查岗制度,每天晚上由公司领导带队,总部部门负责人参加,到项目检查劳动纪律和帮助解决问题。三是在作风建设上作员工的模范。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副三总师、总经理助理向全司员工作出了“十项自律承诺”;公司人财物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项目班子也根据工作实际向员工作出了自律承诺,主动接受职工监督。公司倡导各级领导“精、实、严、快”的工作作风,倡导“管理体现精细,业绩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四是在能力建设上作员工的表率。公司要求中层干部在践行“品位总包”方面要发挥表率作用,并多次外请知名专家学者给中层干部授课,组织项目经理演讲会和中层干部演讲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艺,锻炼表达能力。
4、坚持素质提升,搭建文化平台。
公司精心为员工构建人性化的成长平台,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了“锐意进取、好学上进”的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一是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制度。公司领导、中层干部和岗位专家都是内部培训师,每人每年授课不少于12学时,部门负责人到远征地区出差都要为远征员工授课。二是加强内部培训。公司所有项目都开办了工地夜校,仅2011年至今,各项目就开展工地夜校110多期,自办培训班430期,17061人次参加了学习,中层干部参训面达到100%。三是坚持送外培训。公司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办了3期研究生进修班,92名中层干部得以继续深造。目前已取得硕士学位超过60人。四是开办流动书库。从2003年开始在基层单位、项目启动流动书库活动,目前已覆盖到公司80%以上的项目,有流动书籍3000多册。五是强化干部考核。每年要求中层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作为年中考试,并整理成论文集下发交流。
5、坚持载体创新,筑牢文化阵地。
公司通过狠抓公司和项目两个层面的文化阵地建设,形成了一批较为经典的文化宣传阵地。在公司层面,重点打造了外宣网页、办公平台和内部刊物三大宣传阵地,公司内刊《品总包》1999年创刊至今已出刊151期,成为公司员工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展现才华、升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公司在内部网络平台上开辟了员工论坛、明星员工等栏目,每天的访问人数占公司员工的60%以上;公司外宣网页开辟了即时新闻栏目和《总包视讯》视频新闻,使员工第一时间了解公司信息。公司还编印了《员工手册》,指导员工遵守规章制度,践行企业文化。在项目层面,重点打造了职工之家、宣传橱窗、工地文化墙以及CI形象等文化阵地,公司所有项目都由公司统一策划和实施CI形象,都设置了标准统一的宣传栏和宣传橱窗,每月更新。各项目都设立了职工之家,配备了文体活动设施,许多项目设置了文化墙。对公司和项目的重大活动,均由公司统一策划、统一实施、充分发挥了集中管理的优势,保证了活动效果。
6、坚持活动覆盖,打造文化品牌。
公司系统开展幸福工程、温暖工程、健康工程为内容的“三大工程”建设,建立了心理健康协会、体育协会和 协会,制定十项举措切实提高员工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文化论坛、工地夜校、明星员工、集体婚礼、流动书库、电子刊物、导师带徒、春节晚会、三号联创……,一系列品牌活动弘扬了三品文化理念,丰富了三品文化内涵,发挥了文化管理效能,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品文化高层次、高格调,公司员工高素质、高品位。创先争优典型事迹巡讲活动深入8个单位和项目,听众达11000余人;公司编辑的《铁军风采》画册、《创业者之歌》专辑、《承梦启航》见习员工感言录、《奋斗与思索》中层干部述职报告集等,对宣贯企业发展史和文化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公司每年组织职工体检3000多人次,慰问困难员工200余人,组织职工国内外度假游2000多人次。坚持每年为青年员工举办集体婚礼,先后10余次共300多对青年通过集体婚礼形式走进婚姻殿堂。
“三品”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公司坚持以文化支撑发展,以发展促进文化品位的提升,在“三品”文化的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品”文化建设已成为公司永攀发展高峰、矢志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一是支撑了公司的高速发展。公司成立以来,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连续十年,公司年度完成合同额、营业额和利润总额在中建系统工程局十大直营公司中都排名前列。二是推动了品牌信誉的不断提升。公司成立17年获得22项鲁班、国优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进城务工青年先进集体、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优秀企业等荣誉。并被评为中建总公司十佳企业、中建总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单位。三是促进了员工的快速成长。公司专业管理人员由成立之初的12人发展到2000多人,公司在册管理人员中,80%以上为2000年以后的高校毕业生;公司领导班子中,一半为1994年以后的高校毕业生;2007年之前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成为公司的中层干部或岗位专家。2010年以后毕业的学生也有大批已走上中层骨干岗位。
激情成就事业,文化引领发展。放眼未来,激情飞扬的总包人,将大力弘扬三局人的豪气、锐气和灵气,以追求卓越的恢弘气魄,持之以恒的坚实脚步,与时俱进的宏伟毅力,为完成拓展幸福空间的光荣使命铿锵前行,永不止步。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