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钢铁】郑久强:炼钢炉前追梦人
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无垠的天空?他说----是梦想,是炼钢炉前的梦想。他,就是唐钢热轧部转炉车间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郑久强。
砥砺二十六载,炉火烈烈,郑久强在炼钢炉前践行坚实步履,留下深深的印迹。
梦想从这里出发
最初的梦想,郑久强只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让师傅“甩脸子”,不让身边的人瞧不起。
1989年,19岁的郑久强从唐钢技校毕业,走上炼钢炉台。像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样,最初对炼钢的浪漫憧憬,很快被繁重的体力劳动、钢花飞溅的环境,特别是老一辈炼钢工的"牛气"给打消了。本想一上岗就是一名炼钢工了,可听师傅一讲才知道,在炼钢炉前工作需从末助手做起,然后是三助手、二助手、一助手,真正有资格被称为“炼钢工”,那是当上炉长之后的事。从末助手到炼钢工,一般需要十年的磨炼,最快也要五、六年时间。转炉车间近300名职工,“炼钢工”仅有12名。郑久强突然有了一种“梦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的挫败感。
一开始,郑久强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加之身体瘦弱力量单薄,取样勺探入炼钢炉深度不够。当师傅看到他取出大部分是钢渣而不是钢水、影响检测钢水温度和成分时,气愤地把挂渣板摔到地上。这一“摔”,犹如被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让向来心气儿高的郑久强脸上火辣辣地疼,也激起了他工作后的第一个梦想----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让人瞧一瞧。
之后的日子里,郑久强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炼钢技术之中。班上,他细心观察老工人的一招一式,虚心请教;晚上,挑灯夜读,攻读炼钢技术,第二天又在操作中实践和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郑久强经过半年多不懈的努力,炼钢三助手以下的工作他都掌握得得心应手。入厂刚刚一年,就被破格提拔为炼钢二助手。
在当时的装备条件下,炼钢操作完全凭借经验,其中目测钢水温度是炼钢关键的技术。温度高了会造成原材料消耗增加,低了则易造成生产事故,判断误差最多不能超过5摄氏度。这是别人教不了的硬本事。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郑久强一炉接一炉地“死盯”,根据钢水颜色变化判断钢水温度。眼睛常常被刺得生疼......
1993年10月,参加工作不到四年时间,年仅23岁的郑久强又被破格提拔为炼钢炉长,成为该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炼钢工”,打破了唐钢一般需要十年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炼钢工的“老规矩”。这是一个至今尚未打破的“纪录”。
来不及喜悦,因为郑久强深知接下来工作的难度。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一个刚刚20出头的毛头小子,指挥三四十岁甚至更年长一些的工友们炼好每一炉钢,“怎么服众”的问题摆在了郑久强面前。“埋头干”是这个朴实的小伙儿最直接的“领导艺术”,越是苦累脏险的活儿越抢着干、带头干。补炉贴大砖是炉前最苦最累的活儿,原本是炼钢一、二助手相互交替用大铲贴补炉衬,可是郑久强始终坚持自己干。每次补完,他都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渐渐地,大家从心里认可了这个最年轻的炼钢工。
为了提高炼钢水平,只有技校文凭的郑久强,硬是自学拿到了钢铁冶金专业本科学历。评上省级劳模后,曾有机会在省内脱产参加学历教育,而他却舍不得离开炼钢炉,坚持用业余时间学习。1995年,他把前辈多年的炼钢经验和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实践体会结合起来,创立了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1998年,经过潜心研究和探索,首创了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使该钢种冶炼正品率由过去的不足50%跃升为95%。
2002年5月,郑久强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首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唐钢举行,炼钢工比赛只有100吨以上大转炉的企业才有资格参赛,且一个单位只能一名选手参赛。所有炼钢工都想争取机会参加,可当唐钢各级领导把目光投向郑久强时,他本人却有点犹豫了。此时的郑久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伙儿,他已经荣誉载身,并且前一年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功了是锦上添花,失败了可能就抬不起头了。是见好就收,还是果断参战?......郑久强每当遇到解不开的扣儿、迈不过的坎儿,都会来到转炉旁,在这转一转、看一看就觉得踏实很多。他独自坐在转炉平台上,看着飞舞的钢花和操作工忙碌的身影,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那最初的梦想依然在他心头萦绕。“参加,多大点事儿!”郑久强猛然起身,打定了主意。在转炉故乡举行的炼钢比赛,这个钢铁汉子找不到退缩的理由。
在准备参赛期间,32岁的郑久强又开启了“超人”模式。在他自认为薄弱的理论考试中,力挫群雄,成绩超过了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选手。在实际操作中,他更是技惊四座,在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郑久强摘取了“全国首届炼钢状元”的桂冠,“华夏第一炼钢工”的名号也不胫而走,他成为了行业的名人。
诱惑也跟着鲜花和掌声蜂拥而至,有民营企业许以年薪百万元聘请他,并承诺给他下岗的妻子安排工作,他都一一拒绝了。“是企业培养了我,我的一切成绩和荣誉都不只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企业及所有的一线职工,离开她,我良心上过不去。”郑久强这样说。
郑久强在这里扎下了根。只有脚踩大地,才会有飞翔的力量。
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源于坚持的力量。实现梦想,唯有靠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奋斗。郑久强把这份力量和坚持嵌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从快速扩张、由小到大,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国钢铁工业30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唐钢一炼钢厂进行技术升级,淘汰了所有8吨碱性侧吹小转炉,全部换成150吨顶底复吹转炉。当时,这是河北省容量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炼钢设备。从8吨的炼钢小转炉到150吨的大转炉,跨度如此之大,对唐钢各个岗位的职工,尤其是直接操作的炼钢工,是个相当大的考验。为了能够驾驭新设备、掌握新技术,唐钢选调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到其他单位实习培训,而郑久强并不在选派之列,因为他还肩负稳定现有设备生产的重任。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新设备的了解和掌握,利用业余时间找来资料认真学习研究,逐步掌握了150吨转炉生产的有关技术和操作规程,在大转炉建成投产的时候,没有参加过实习培训的郑久强,成为了冶炼第一炉钢的第一人选。接到这个任务,他既感到光荣又充满压力,如果开炉成功,标志着拥有“转炉故乡”之称的唐钢顺利走进大转炉时代;一旦炼砸了,将影响到新设备的投产时间和全公司的生产计划。
面对这个庞然大物,郑久强啥也没说,一头扎进了投产准备之中。这是一段不分白天黑夜的日子,他带领炼钢小组一边学习相关操作技术、熟记相关参数,一边参与设备安装、调试,把投产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出,记录了厚厚一大摞笔记。那段时间,他每天凌晨2点睡6点起,最后一个星期,干脆住进了厂房。郑久强眼睛红了,嘴唇裂了,人又黑又瘦......
一切的努力,都要用结果来证明。经过21天的投产准备,1999年6月29日,在郑久强和他的炼钢小组的精心操作下,150吨转炉第一炉合格钢水滚滚而出,唐钢从此走进大转炉时代!唐钢人欢呼雀跃、忘情拥抱。郑久强哭了......时隔16年,今天再回忆起那段艰辛过往,他仍然充满自豪。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在郑久强看来已经微不足道了。
从螺纹钢、方坯、线材等普通长材产品到汽车钢、搪瓷钢、硅钢等精品板材,从“绿色钢城”到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郑久强在这场钢铁巨变中屡试身手,用执着和坚守书写着对钢铁的挚爱和忠诚。
冶炼精品板材用钢,对钢水洁净度要求非常高,而磷含量的控制,是冶炼关键,也是令冶金行业同仁头疼的一个大难题。去年初,他从提高转炉脱磷效率,保证转炉终点高拉碳入手,深入分析磷在冶炼前期、中期和末期的氧化情况,寻找提高钢水洁净度的解决方案。1000多炉钢,每一炉钢的10个关键控制点,郑久强都逐一分析,将每一个最佳控制点记下,再分析当时的操作方法,固化最佳操作模式,最终形成了延长前期和末期吹炼时间,缩短中期冶炼时间的“两长一短高拉碳控制法”。转炉车间钢水洁净度显著提升,转炉冶炼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终点平均碳含量由原来的0.07%提高到0.14%,综合成本降低吨钢6.38元。该操作法被集团评为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2014年,面对钢铁行业新常态,集团强力推行刚性资金管控,倒逼各子公司逐步构建低资金保障、低成本支撑的生产经营新模式。转炉历来是消耗大户,搞不好要拖整个工序降成本的后腿。郑久强主动承担起优化炼钢结构成本的课题,又一次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优势,学习行业先进的降本经验,精心制定、优化炼钢操作方案,分析各种冶炼参数的变化规律,全力寻求转炉技术指标与原料成本的最佳结合点。过去,150吨转炉钢铁料消耗达到1100kg/t,在业内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文数字,而通过郑久强不懈地努力,1100这个数字逐渐被一个个更小的数字所替代。2014年,唐钢热轧部钢铁料消耗达1064.8kg/t,比2013年降低1.87kg/t。在国内同类型转炉中遥遥领先。此外,他还积极承担了“降低转炉造渣料消耗”等重点攻关项目,通过调整冶炼工艺和生产参数,制定冶炼技术方案,促进热轧部的钢轧工序成本持续降低。2014年至今,改善程度达行业领先水平,创效额达2.3亿元。
随着清理“三外”力度加大,郑久强及其工友们真正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和改革的动力。以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地将砌炉、补炉和清理现场等苦、脏、累工作,承包给厂外的施工队或雇用农民工来完成,现在成本预算里取消了这些支付项目,必须自己干。他们主动适应新的变化,把原来外包的工作全部承担了下来,虽然比以前累了,但看到节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感觉很踏实。在采访中郑久强说:“我们的炼钢平台上已经是‘冷冷清清’,‘三外’人员全部走出了我们的视野,工序成本达到了行业最先进水平。”正是在郑久强和全体万河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剔除产业链上一切不合理附加成本和隐形费用,集团加快建立了面向市场的低费用支撑高效生产经营新模式,还原钢铁主业先进性,不断结出硕果。
唐钢被业界称为“世界最清洁钢厂”。作为生在唐山、成长在唐钢的郑久强,亲身经历了唐钢从烟熏火炙的小炼铁、小炼钢到现代化的大高炉、大转炉的跨越式转变。从余热余气、废水废渣随时随地排放到全部循环利用,二次能源利用率达到70%,自发电比例最好水平达75%,他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如今,走在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花园式工厂,站在摆着花草绿植的炼钢炉台,坐在窗明几净、宽阔大气的现代化操作室,并时常接待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客人,郑久强和他的工友们感到发自己内心的自豪和幸福。他说:“我的每一个梦想都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是企业的发展给我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多年来,郑久强先后获得各种荣誉,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道德模范......今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郑久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作为代表上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在今年中宣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十大“最美职工”评选中,郑久强成为全国钢铁行业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
这个舞台光彩夺目,可台下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挑战和艰辛。26年间,郑久强在转炉平台上走过的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半的距离,郑久强的梦想在一一实现,犹如沿途美丽的花朵,绚烂绽放。
梦想之树花开绚烂
炼钢炉前,改革创新仍然是郑久强追梦路上最动人的音符。
“双渣操作法”是近年来钢铁行业内推广的新型生产工艺,脱磷效率难以把握,渣中含铁珠等技术难题一个接着一个,但与常规冶炼工艺相比,造渣料消耗与钢铁料消耗大幅降低带来的“诱惑”深深吸引着郑久强。
郑久强要啃“骨头”了。但是这块“骨头”实在太硬。有人劝他:“弄不好还要影响生产节奏,风险太大,还是算了吧。”郑久强的倔脾气上来了,“骨头硬,我的牙更硬!”去年初,他便投入到攻关中。通过和国内先进企业对标,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郑久强归纳了影响渣铁分离效果的种种因素,并逐一分析。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原材料条件限制、生产流程不匹配等问题像“拦路虎”一样摆在他面前。
在前期造渣过程中,铁珠含量是影响钢铁料消耗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掌握铁珠含量,郑久强根据取样结果,及时调整职工的冶炼操作模式。他的身影在转炉平台和主控室间穿梭,通过把握炉渣成分控制、温度控制、炉渣氧化镁含量等几个关键控制点,分析、汇总几千个数据,郑久强先后优化了十几个试验方案,通过创新工艺路径,加强工艺控制,最终形成了一套最佳控制方案,总结出了双渣冶炼前期的高效脱磷技术、快速倒渣技术、降低双渣倒渣过程中铁珠含量等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有效解决了该项技术倒渣含铁量大的技术难题,使前期脱磷率达到了60%以上,使唐钢热轧部的双渣操作水平行业领先,年创效益1300万元。其中,“降低SGRS工艺倒渣中铁珠含量的方法”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发明专利,该项目被评为河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对行业大型转炉生产具有借鉴意义。当运用这种操作法成功冶炼出第一炉钢的时候,转炉平台上一片欢腾。看着优质的、红彤彤的钢水欢快地涌动,郑久强和工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几个月来的劳累一扫而光。
在制约生产的难题面前,郑久强就是这么“任性”。去年,唐钢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硅钢产品。转炉车间肩负为硅钢生产提供优质钢水的重任,降低钢水中的硫含量是关键,生产组织难度很大。作为炼钢专家,这副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郑久强肩上。每天,郑久强就连吃饭都不离开主控室,眼睛紧盯电脑上的数据,一炉一炉地观测。火红的炉台前,他挥汗如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对大家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检查炼钢操作要点和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情况。他通过研究摸索,提高了炼钢过程温度,实现了最大限度脱硫,制约转炉工序生产优质钢水的瓶颈被彻底解决,保证了钢水成分满足内控要求,吨钢成本降低了近50元。
在全球化战略的引领下,集团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国际市场多品种、小规格的订单,对炼钢生产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郑久强和他的工友们把目光瞄准了提高转炉终点精准命中率这个关键点。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炼钢生产现场认真观察炼钢反应,缜密分析各种数据,指导职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凭借大量的数据积累,总结归纳出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他通过优化冶炼工艺,固化操作模式,使转炉成分、温度命中率均达100%。“郑久强的每一个创新都是源于他丰富的炼钢经验和善于思考的精神。”热轧部转炉区域技术员李艳龙感触颇深。
去年10月份,郑久强在延长炉龄,节约补炉材料方面大做文章,总结出了“造渣、调渣、溅渣”先进操作法。在生产中运用后,转炉炉衬的侵蚀速度大幅降低,炼钢生产更加稳定,产能不断提高,转炉炉龄由6000炉提高到17000多炉,进入到全国前三名。而且整个炉役不补炉,每年不仅可以节约1000多吨的补炉材料,还挤出100多小时的炼钢时间,每年多创效益2000多万元。
梦想是生在暗地里的一颗种子,只有破土而出,拔节而长,终有一日开出花来,才能得到别人艳羡的目光。如今,郑久强这颗梦想的种子已花开绚烂、硕果飘香。
共同的钢铁梦
梦想不仅是一个愿望,它更是现实中的一盏灯,光明自己,也照亮世界。
企业的茁壮成长,让郑久强的梦想更加“海阔天空”。“现代化生产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一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他深知,规模化生产对每一位炼钢工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更多的炼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郑久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他把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操作要领撰写成文,打印成册,手把手培养生产骨干。2006年,他成立了郑久强工作室,向职工讲授破解影响产品质量疑难问题的好方法、小窍门。并以此工作室为依托,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展示成果,搭建平台,命名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操作法。
“要发挥工作室的作用,让更多的炼钢工脱颖而出。”郑久强创新工作室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开展了现场课堂、技术难题会诊等多项活动,并且每月都组织技术比武,以此促进工作室成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工作室的一大成效,就是让整个炼钢操作更加标准化,缩短炼钢工培养时间。目前,他的创新工作室成员中有4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2名市级劳动模范,6名公司级劳动模范,8名职工曾10多次获得炼钢状元称号。在行业大赛中,评判人员纷纷惊讶:“唐钢出来的炼钢参赛选手个个操作都非常规矩!”这"规矩"的背后,是郑久强手把手教,近乎苛刻的操作要求。
在2014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的徐伟看来,郑久强既是师傅、大哥,也是他的偶像。2009年,唐钢提出从大学生中培养知识型炼钢工,郑久强亲自去华北理工大学挑选学生。看见是郑久强前去选人,早已在各类宣传中熟知郑久强的年轻学生们轰动了,被郑久强的事迹所激励,全班的男同学都争着举手报名。徐伟说:“我当时就想,要是能成为郑久强这样的炼钢工多光荣啊!”徐伟等4名学生因此签下了去炼钢炉台的就业协议。2009年至今,徐伟在郑久强手把手指导下,先是在唐钢“炼钢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后来通过各项技能考核,成为唐钢历史上第一名“大学生炼钢工”。
多年来,郑久强工作室申报15项国家发明专利,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产生先进操作方法12项,已经申报职工岗位创新成果28项。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郑久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首批50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
砥砺奋进为追梦,桃李芬芳满钢城。郑久强在集团组织的“一线职工岗位创新流动大讲堂”等活动中,更是受到一线职工的热烈追捧,除了授课,他还到炼钢炉台现场指点。在舞钢炼钢平台,岗位工围着郑久强提问:“氧枪粘枪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确保稳定操作?”......郑久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唐钢炼钢岗位操作手法一一作了解答。从流动大讲堂的受欢迎程度,可以深切感到集团广大一线职工奋发向上、努力争先的浓厚氛围,已经坐满的课堂还不断有职工闻讯赶来,已经下课的专家被职工簇拥着请教,在生产现场,职工们认真学习着专家的操作手法......
钢铁报国,敢为先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胸怀"振兴民族钢铁工业、担当国家角色"的使命和梦想,郑久强意识到,他的梦想正随着他的企业一起长大。兄弟企业前来“取经”,郑久强倾囊相授,业余时间他还被很多企业请到生产现场,传授经验,炼钢工甚至会直接打电话向他请教生产中的难题。有人劝他要有所保留,郑久强却说:“以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琢磨着自己、车间怎么干好了。现在不同了,国际化的企业要有国际化的胸怀。”这就是一个新时期劳模最质朴的钢铁情怀。郑久强责任与担当的“基因”在永续传承。
这是一个追梦的年代,郑久强生逢其时。他将个人梦想融入企业、民族的梦想,锲而不舍地坚守和追求,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为实现梦想埋头苦干,哪怕再累再难、再多的沟和坎,也要一步一步向梦想的目标逼近,这就是奋斗的力量。信念和奋斗的力量,就蕴藏在一位普通劳动者辛勤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
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机会,就有力量,就会成就出彩的人生。
这片土地,钢花飞溅,炉火正红。更多郑久强式的钢铁人的追梦之旅,仍在路上......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