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首钢厂东门见证辉煌历程迎来新的起点
5月的北京,鲜花盛开、绿树成荫;5月的首钢,月季飘香、景山苍翠。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首钢厂东门红底鎏金的九个大字“首钢集团”“首钢总公司”牌匾上时,首钢老厂区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坐落在长安街西延长线最西端的首钢厂东门,长56.28米、高12.85米,总建筑面积206平方米。这座雄伟壮观的仿古建筑建于1992年,朱红外墙、绿琉璃瓦,加上大门两侧悬挂着红底鎏金的企业牌匾,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感,因此首钢厂东门被视为首钢的标志性建筑,更被视为几代首钢人的精神寄托。
随着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的推进,首钢厂东门迁建项目将于5月25日启动,这标志着厂东门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新首钢园区“L”型景观带上,见证首钢辉煌历程的厂东门即将迎来新的起点。
厂东门——几经变迁折射出首钢发展的历史脉络
翻开尘封的首钢历史档案,我们看到最早记录工厂大门的便是两张1939年日本统治石景山炼厂时期的照片,一张是“中国工人出入厂门时要给日本人鞠躬”;另一张则是“中国工人下班后出厂经常遭到搜身”。模糊的图片,却清晰地控诉着一段屈辱史。
从1937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侵略者霸占石景山炼厂长达8年时间。而此前,从1919年龙烟铁矿公司筹办石景山炼厂,到1928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再到1937年落入日本人手中,当时工厂的大门究竟何等面容,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她见证了军阀混战给当时中国经济带来的破坏和给中国工人带来的苦难,更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矿资源的罪行。
1945年抗战胜利,10月份,国民政府接收石景山制铁所后,把厂名改为“石景山钢铁厂”。这一阶段工厂有了最早的“厂东门”。据首钢离休老干部、《老北京冶铁史话》作者关续文生前回忆:1947年,北平当局打开西长安街城墙,修建复兴门,一条大路南绕老山,直达石景山钢铁厂东南厂区,厂方考虑经营上的方便,建起了厂东门。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厂东门。
1948年12月中旬,石景山炼铁厂的工人听到了平津战役的隆隆炮声,看到了解放的曙光。他们在中共地下党带领下积极保卫工厂,与攻打石景山地区的解放军密切配合。在第一次攻打石景山炼铁厂的战斗中,有一位解放军班长负了伤,在厂里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孙大文、杨文耀和工人崔孝庆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他,在躲过国民党军队的搜捕后把他送回部队。中共地下党员白振东、王长林等人找到解放军指挥部,介绍了厂区的地形地物和敌军兵力部署,并为解放军带路。他们以自己的英勇行动为石景山炼铁厂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12月16日,饱受30年摧残的工厂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石景山钢铁厂,为石钢带来了新生。自此,首钢厂东门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彰显了首钢人“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魄。当时,炼铁厂的2号高炉在日本鬼子投降时被铸死了。高炉是炼铁的主要设备,如果不把铁水和炉料排放干净就让炉子冷却下来,高炉就会因铸死而报废。这个炉子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被美国专家判了“死刑”。首钢工人发扬拼搏奋战的精神,硬是把高炉里结成一个死疙瘩的铁水和炉料一点点抠了出来,使这座沉睡了6年的高炉重新流出了金红的铁水。
从1958年石景山钢铁厂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到1961年5月建成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30万吨轧钢生产线,再到1964年建成当时具有世界先进工艺水平的我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首钢翻开了我国炼钢生产的新篇章。
1966年9月,石景山钢铁公司再次更改名称——首都钢铁公司,这缘于周总理提出“首钢要为首”的嘱托。
1978年,首钢的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245万吨、179万吨和117万吨,销售收入14.43亿元,资产总额16.89亿元,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首钢曾是一面改革的旗帜,以率先实施承包制闻名遐迩。厂东门作为见证首钢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她承载了太多首钢人的情怀和不可磨灭的记忆。
厂东门内的那座大鹰雕塑,对许多老首钢人来说可谓记忆深刻。时任首钢绿化公司经理的李崇涛回忆道:“首钢请来军博设计师刘林,帮助设计了‘大鹰’造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鹰雕塑。雄鹰预示着首钢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振翅高飞。”
正像这只大鹰雕塑的寓意一样,首钢在改革春风沐浴下,成为工业改革的一面旗帜。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开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首钢也进入到大发展时期。1980年,首钢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承包制。承包制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决定权从原来的由国家主管部门做主,变成完全由企业自己做主。通过国家放权让利,使首钢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多创多收的积极性。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824万吨,位居当年全国第一。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创造了多个国内外第一。前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来参观时,以为这个厂的设备是300吨的大型转炉,当他看到只有3座30吨的小转炉时,惊讶地连声称赞道:“奇迹,实在是了不起的奇迹!”
厂东门历来是进入首钢的交通要道,她伴随首钢风风雨雨数十载,与首钢荣辱与共、息息相关。1986年8月20日,首钢厂东门在震颤中见证了一次举世罕见的运输奇迹。
1985年1月18日,首钢总工程师高伯聪与比利时考克里尔公司代表在欧洲之都布鲁塞尔签署了购买赛兰钢厂和瓦尔费尔线材厂的合同文本。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海外实施的第一例冶金工厂收购案。
1985年9月2日,首钢施工队伍抵达比利时王国列日市。9月9日,赛兰钢厂拆迁工程拉开大幕。次年的1月24日,当地下起了罕见的大雪,同时刮起六七级大风,配合施工的比利时人员全部停工了。但首钢职工在采取了周密的连保、互保安全措施后,登上53米高的平台在风雪中连续奋战了12个小时。
1986年4月29日,随着赛兰钢厂最后一根钢柱轰然倒下,这座长250米、宽140米、高70多米的钢铁建筑,在比利时王国的版图上消失了。首钢工程技术人员仅用了7个月零22天就完成了原定一年半才能完成的近5万吨设备的拆迁任务。“首钢速度”轰动了比利时。曾任比利时副总理的赛兰市市长感慨地说:“你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中国工人了不起。”当地媒体热情地评论道:“中国工人工作如此神速,实为罕见,不知注入了什么伟大的灵魂。”
1986年8月14日,赛兰钢厂大件运输车队离开天津港向北京进发。开道车警灯闪闪,标杆车红旗猎猎,拥有120个车轮的“巨无霸”拖车载着三层楼高的转炉像一座钢山,14辆大型平板拖车分别装着15件、总重1200吨“四超”设备,近百台各种工程服务车辆和五百人组成的护送队伍浩浩荡荡,宛如一条钢铁长龙。车队走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沸腾的海洋。
1986年8月20日清晨,载着赛兰钢厂设备的“巨无霸”浩浩荡荡经过厂东门运抵石景山下的十里钢城。
把国外的一个钢铁厂搬到中国,可以说不远万里、越洋过海,历尽周折,如此这般究竟划不划算,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益?
全首钢,全社会都在拭目以待!
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奇迹出现:一座年产300万吨钢的第二炼钢厂拔地而起,两座210吨大型转炉、两座八流方坯连铸机,整个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当时国内属第一。
投产后仅一年,所有投资全部赚回。20多年中,由它创造的价值,够买回几十个赛兰钢厂。1992年5月22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首钢视察时说:“这是一条捷径,水平也不低。”
从“山”到“海”,厂东门见证了首钢转型发展的巨变。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使得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产业结构的矛盾更加突出,环保压力越来越大,首钢老厂区限产停产的呼声越来越高。首钢决策层将目光投向位于渤海之滨的曹妃甸岛。
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地理优势,为大型深水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这里30米水深的海岸线长达6公里,是渤海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依托曹妃甸天然深水港址的自然条件,辅以既有的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可构成投资节省、运输便捷、成本最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曹妃甸成为首钢搬迁调整的优选之地。
2005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几位副总理,分别在根据国家发改委意见整理的《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报告》上,圈批同意:逐步压缩北京石景山厂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到2010年底,冶炼、热轧设备全部停产;在河北曹妃甸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生态型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
2007年2月25日,历时两年,吹沙造地,为共和国版图增添了2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为首钢京唐钢铁厂全面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也创造了当代“精卫填海”的神话。2007年3月12日工程建设全面开工,短短19个月,在建设者的拼搏中,5500立方米特大型高炉如期完成,创造了高炉建设史上的奇迹。
首钢实现了从“山”到“海”的巨变。
一辆辆从厂东门出发开往京唐、迁钢的蓝色大巴车,成为京冀主干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厂东门——仿古建筑设计为花园式工厂增添亮丽
随着钢产量的不断飙升,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首钢高层已经意识到一个大型钢铁企业身处首都的尴尬,并不断投入更多资金、更大力量建设花园式工厂。当时规划以厂东门为主,布局厂区一线三点:厂区主干道为主线,从东到西串起陶楼、月季园、群明湖水景和石景山古迹。
1992年初,时任设计总院副院长的姜蔼茹接到“仿北京古建筑修建厂东门”的任务。
对于学土建出身的姜霭茹等人来说,要搞古建筑绝非易事,何况前前后后,从设计到建设只有半年时间。
姜霭茹和设计团队为了迅速收集到北京仿古建筑的第一手资料,经总公司领导同意后,设计组的几个人立即驱车前往北京城内考察。
首钢退休职工、年近八旬的老人陈尚彬,至今说起那次考察的事还记忆犹新。他说:“当时,我接到去考察北京仿古建筑的任务,设计总院派了一辆大面包车,我和几位同事在北京城内见到仿古建筑的门就拍,还绕西华门一圈,在大面包车里拍了几张照片。随后又驱车来到中南海西门,想悄悄拍下照片就走。可在车里拍,距离太远,不行。我立即下车跑到门卫战士前,把首钢职工工作证递给小战士,并向他说明到中南海西门考察的用意。小战士一看是首钢职工,赶紧向警卫班长汇报,并讲清我们的来意。小战士回来说,同意拍照,赶紧拍。我一听急忙找好角度,‘咔嚓、咔嚓’,各个角度拍了好几张,并快速用步子量好门的距离,记在心里。这些照片和测量数据为首钢厂东门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陈尚彬说:“改革开放初期,首钢率先实行了承包制。这便有了改革史上‘农业看凤阳,工业看首钢’一说。那时候,首钢人可自豪了。”
在首钢档案馆里我找到了1992年8月28日《首钢工程部会议纪要(五)》,上面记载了负责厂东门工程施工的有关单位分工安排——由五、七建总分别施工的厂东门两座牌坊,九月五日全部建筑、装饰完毕;水电改线、道路修复、厂容绿化等工作九月五日也全部完成,九月六日达到观展条件;绿化公司负责订购的琉璃瓦,八月三十日全部供货到现场;琉璃瓦铺设由绿化公司联系请两名仿古建筑施工技术指导,提前请到现场做好铺瓦的准备工作。五、七建总根据技术指导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总院八月二十九日拿出能进行施工的题字大样图,五、七建总严格按图施工;铁路道杆改造工作由运输部承担,所用施工图纸设计院于八月二十九日下午四点前发给北钢工程处一式三份……五、七建总必须三班施工,全力组织。建总公司领导负责指挥各道工序的超前准备工作,争时间抢速度,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任务。
看着一条条周密、严格的施工进度安排,记者不禁感叹:这就是首钢速度、首钢精神!
1992年9月10日,首钢厂东门改造工程竣工。
厂东门——寄托着首钢人的深厚情感
作为北京市长安街西延线上的重点工程之一,首钢厂东门迁建项目启动已临近,首钢人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因为厂东门是首钢的标志性建筑,她见证了首钢改革创新、搬迁调整、转型发展的风雨历程,她寄托了首钢人热爱首钢、建设首钢、祝福首钢的无限深情,凝聚着首钢人的深厚情感,更牵动着首钢人的心。
夕阳下,一位穿着工装的老职工站在厂东门外,虽已是下班时间,但他还恋恋不舍地站在厂东门旁。他右手扶着自行车,左手搭着凉棚侧着身子回望近在咫尺的厂东门。
他叫程国庆,一名普通首钢职工。
年近花甲之年的程国庆,一家三代十几口人与首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程德贵,1956年,就被评为全国劳模,还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
程国庆说:“1939年,我父亲16岁。为了挣口饭吃,他和两个弟弟进了当时的首钢——石景山炼铁所。他亲历了日伪时期到新中国时期首钢的变化。父亲在世时常跟我讲,那时的厂门由日本兵把守,进厂门都得给他们鞠躬,不然就挨打,那真是非人的待遇。”
提起对厂东门的印象与感情,程国庆说:“我1979年高中毕业就进了首钢。每天上下班都骑自行车。到了厂东门,每次都下车推着进出。门口有站岗的,旁边还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出入请下车。日久天长,首钢职工出入厂东门下车已成为一种习惯,也体现了首钢优秀的企业文化。”
程国庆上班已有38个年头,他从来没迟过到。父亲当年送给他的小闹钟一直摆在程国庆的床头,也一直警示和鞭策着他,要做一名守纪律、懂规矩、讲奉献的首钢人。
程国庆受父亲影响很深,不仅是工作上的勤奋与任劳任怨、奉献与精益求精,还体现在思想上。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首钢为了兑现承诺,开始调整压产。程国庆和许多首钢职工一样,情绪有了波动,干什么都没心气儿。父亲的一席话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搬迁是好事,你看国外那些钢铁厂,每次搬迁都能迈出更先进的一步,咱这次肯定也能。”
2009年5月21日,是首钢京唐公司开炉出铁的日子。程国庆怀揣着父亲的照片来到高炉下,他要让父亲看看这座5500立方米的大高炉。因为父亲生前说过,日本有十多座5500立方米的大高炉,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如今,京唐公司5500立方米的大高炉巍然矗立在渤海之滨,这也算是圆了老一辈首钢人的梦吧。
在首钢这个大家庭里,像程国庆一家三代陪伴首钢数十载的首钢人还有很多。王绍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继父胡德孝是首钢劳动模范,人称“半块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全社会都大力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胡德孝是一名瓦工,在工程建设中把半块砖也当成宝贝,从不浪费,从而在瓦工岗位上谱写了勤俭节约的华美乐章,获得了“半块砖”的美誉。1960年,他被首钢评为“劳动模范”“五好职工”。
1961年,王绍文20岁。中专毕业的他进了北京第五研究所。1975年调入首钢焦化厂洗煤车间技改小组。他在首钢工作了近30年,先后从事过教育、行政等工作。王绍文说:“八十年代,我国食物还很匮乏,总公司领导提出要为职工创造福利。我是采购员,主要负责为职工采购大葱、土豆、白菜的任务。一辆辆满载食物的大车从厂东门运进厂里,职工个个喜气洋洋。那时候,首钢人可自豪了,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职工的干劲儿特足。”2001年,王绍文从设计院行政岗位光荣退休。
王平是王绍文长子,在首钢京唐公司设备部工作。1984年,他从首钢技校毕业后分到原试验厂,单位领导看他好学、肯吃苦,1988年让他参加了首钢万人大培训,学习营销。学业有成的他被分到供应公司。2007年,41岁的他响应首钢总公司号召,奔赴曹妃甸参加新钢厂建设。
“时间过得好快,我支援京唐建设已有8个年头了。每次坐京唐班车回来看到厂东门,我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王平感慨地说。
厂东门———迎来首钢开创未来的新起点
在中国,很少有一家企业能够像首钢这样,被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和注释;很少有一家企业能够像首钢一样具有一个时代的标本意义。
2014年9月25日,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意见和实施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发改委表示,努力将首钢老工业区打造成为落实首都战略定位践行区、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这标志着首钢老工业区从单一主体、钢铁冶炼、封闭空间,向多元主体、现代服务、开放融合全面调整转型。特别是北京市出台的《关于推进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和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首钢老工业区和周边地区建设发展的实施计划》两个政策文件,标志着首钢老工业区调整转型的重点政策难题基本破解,区域规划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和转型升级进入实质性阶段。
两项政策的出台对加快首钢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落实本市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促进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现功能有舍有得、产业有进有退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7月起,由吴良镛、马国馨、程泰宁等院士领衔,首钢总公司联合中国工程院、市规委、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成了首钢园区城市风貌研究课题组,将完成涉及首钢约9平方公里园区整体改造与风貌保护研究的课题报告、设计导则、概念方案,未来的京西首钢园区发展方案将基本敲定。
首钢主厂区功能分区确定为“五区两带”,“五区”包括工业主题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区、总部经济区和综合配套区;“两带”包括滨河综合休闲带和城市公共活动休闲带。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63公顷,规划区内的总建筑面积约1060万平方米。
厂东门迁建、西十筒仓改造、红楼升级改造、二型材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项目、“首特绿能港科技中心项目”“一耐”养老项目……细数首钢老厂区内外开发建设项目,让首钢人无比振奋的同时,也对调整转型升级后的新首钢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如今,厂东门迁建在即,她作为首钢老工业区全面调整转型的重点工程,凝聚着北京市及首钢总公司党委的不懈努力和对职工深厚情结的尊重、支持,凝结着全体首钢人对首钢的无限热爱和对首钢未来的无限憧憬。
早在两年前,首钢总公司党委领导就考虑到首钢人的情感。在参加北京市、石景山区及各委办局会议上,曾多次提出保留首钢厂东门的意见。经过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钢总公司及相关文物部门多次研究,充分考虑厂东门在首钢人心中的地位和首钢人的情结,最终于2013年2月21日在北京市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作出决议:对厂东门实施异地迁建。
“厂东门能保留下来,这就是一个惊喜了。不管厂东门迁建在哪儿,只要有就留住了首钢的根,首钢人的情。”老职工程国庆激动地说。
退休职工王绍文更希望老厂区的建设能留住钢铁工业原汁原味的东西,留住首钢人的念想儿。他说:“等首钢园区建好了,我约上老哥儿几个,每天到这里来看看老伙计,到园子里散散步、健健身,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年近八旬的老首钢职工陈尚彬得知厂东门要迁建的消息,电话那头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拆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我得到现场再看看厂东门,顺便拍张照片,等新的厂东门建好了我再来,看一看她是否还是那样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分到首钢工作刚两年的魏澜对首钢未来充满了希望,她说:“社会在进步,首钢在发展,厂东门因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需要而迁建,作为首钢人我们理解。厂东门在首钢人心中的分量永远不会改变。虽然我入职时间短,但每天进出厂东门,她已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厂东门无论迁建在哪里,那都是首钢人的精神支柱、心灵的港湾。”
厂东门伴随首钢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她目睹着首钢发展壮大、调整转型。厂东门作为首钢标志性建筑,她被赋予了更多的符号与内涵。她就像一张首钢的名片,从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首钢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如今,她又见证着一个奇迹——
一个绿色低碳、生态智能、宜居宜业、产业“高精尖”的新首钢正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