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文化”铸造责任品牌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以电为主、金融、煤炭、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方向明确、科学发展,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多方合作、互利共赢,规模实力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发电企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截至2010年底,公司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拥有全资及控股装机容量13122万千瓦, 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2年排名由2011年的第276位上升至第246位。
华能从1985 年创立至今,在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推动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华能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中,培育和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以“三色公司”为主要特征、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核心理念体系,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持久的文化支撑。
“三色文化”的源起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展壮大2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具有华能特色的企业文化基础。
多年来,华能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为培育和建设具有华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努力,公司领导在每年的工作报告和重要会议上,都强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先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使华能以“三色公司”为标志的企业文化具有了丰富的内容,企业文化文化建设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2003年,公司在深入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把“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作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四大战略举措之一。经过对华能发展历程的认真总结和深刻思考,2004年,公司提出要把华能建设成为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努力的“红色”公司;一个注重科技、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公司;一个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三色”公司理念是华能人总结历史经验、审视当前形势、着眼未来发展的智慧结晶,它既是华能企业精神的概括和延续,又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立足于华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现代经营思想,也体现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生产将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前瞻性思考。
2004年,在总结、概括和提炼华能从诞生、成长到壮大二十多年文化积淀、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党组印发了《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总结和阐释华能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提出了“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了华能的发展方针、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证措施,形成了华能“三色文化”的主体内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华能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为全面塑造华能品牌形象、筑牢全体华能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色文化”的理念内涵
建设“三色”公司是华能的使命与愿景,是与华能实现战略目标相适应、相吻合而构成的文化形态。经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时间的不断总结和提炼,华能明确提出了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体系的主要内容,“三色文化”建设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企业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
战略目标:建设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核心价值观: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
企业精神: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敬业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自找差距、自我加压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
企业作风:善开拓、讲效率、重信誉、勤俭办事。
“三色文化”的历史积淀
华能的企业文化在发展中积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丰富,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凝结改革开放形成的发展共识
华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的缩影,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壮大。作为我国电力企业走市场化道路的先行探索者,华能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在实践中,得出了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即“方向明确、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多方合作、互利共赢”。得出重要结论,即“国有企业可以搞好,国有企业应该搞好,国有企业必须搞好”。形成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思想共识,即:第一,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们都应对改革持积极支持的态度,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加快发展增强动力。第二,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们都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和管理企业。把握电力企业发展规律,关注发展质量、经济效益、员工素质、管理水平、关键技术、管理团队等关键性竞争因素,不断强健企业肌体,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三,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们都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抢抓机遇不松劲,遇到困难不退缩,在一个又一个风险和挑战面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必胜的信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第四,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们都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广泛学习先进经验,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广阔的视野、开阔的胸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使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继承电力行业优秀文化传统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生产环节高度自动化、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性,点多、线长、半军事化管理的特点,决定了电力企业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提高其能源转换和传输效率,而且需要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技艺的专业技术队伍。因此,传统的电力企业形成了以生产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的行业文化。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电力职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牢固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和良好的行业作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坚持“两票三制”,认真操作,精心维护,积极开展“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活动,争创“一流企业”。坚持不懈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倡导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选树先进典型及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激发广大电力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
创业之初的华能员工,大多来自原国家能源部、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所属电力企业,长期的职业熏陶形成的严谨、务实、精细、高效的工作作风和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的职业精神,“让光明照亮千家万户”的高尚追求,为华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华能的企业文化一开始就根植于电力行业肥沃的文化土壤,经过精心培育、设计、实践,华能文化理念步步升华、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建设“三色公司”为价值取向、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企业经营哲学。华能文化明显体现了电力企业的特征,反映了华能员工在艰苦创业历程中所形成的理念、精神和追求,体现了华能人的历史使命和精神风貌,也体现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生产将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前瞻性思考。
(三)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前沿管理理念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加快电力建设使命催生了华能创业者们新的管理思想。华能将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发电设备与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厂管理方法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决意要成为管理创新的实践者,使华能的电厂成为效率最高、管理最好的电厂,不仅有好的设备,更要有相称的先进的企业管理、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行业中实力、效益的领先者。华能管理者利用在日本、意大利、美国进行设计联络工作之机,访问了当地的电力公司,了解学习他们的电厂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通过学习,形成了共识,就是华能的电厂一定要摒弃当时国内电厂管理中机构臃肿、层级多、人员多、效率低、电厂小而全大而全、工厂办社会等种种弊端,大胆改革转变观念,穿新鞋走新路。
学习借鉴国外独立发电公司的管理模式,华能系统广泛开展创建一流电厂活动,掀起了一个学习现代化管理、建设一流电厂的高潮,大连电厂等14个华能电厂先后获得了“一流火力发电厂”的称号。同时,华能抓住开展创一流活动的契机,按照公司管理模式和电力行业需要,从上到下确立起一整套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为日后不断推进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扩展、充实、完备、调整公司的管理制度体系,打下了制度和管理基础。
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华能的企业文化得到不断充实。价值理念不断丰富,“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安全、环保、价格合理的电能,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增长的回报”,“追求企业最大效益,体现股东稳定利益,实现员工全面价值”为代表的企业价值观逐步形成。企业管理不断规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管理制度体系,以保证公司价值观得到全面体现。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以打造和维护华能品牌形象为中心内容,导入华能视觉识别系统,不断提升公司美誉度,形成了鲜明的华能品牌的文化表象。
(四)吸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
华能的所属企业遍布全国27个省(市、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随着公司的产业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华能文化在吸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营养中不断丰富。地处云贵高原多民族区域的华能澜沧江公司,着眼于构建既有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共性、又富有澜沧江水电文化个性的子文化,实现了公司企业文化与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融合、再造和培育,提出“能源于水、有容乃大”为精髓的企业文化,不断打造“华能澜沧江”品牌,公司已发展成为云南乃至南方区域具有知名品牌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企业品牌的辐射力实现有效扩张。北方公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在“蒙元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三个负责”和“三个效益”的文化理念,即“向社会负责、向股东负责、向员工负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以倡导责任意识、培育责任文化为主导,不断拓展了集团公司“三色文化”在实践中的内涵。山东公司地处齐鲁腹地,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滋养了以打造“三色三维立体文化”和“融荣文化”等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实践中,华能的企业文化已深深打上企业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殊的地域环境,熏陶着华能13万人,沁润着员工的心灵,为“三色文化”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
“三色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成果
(一)坚持整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华能集团公司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正在现代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从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华能三级管理体系实际,集团总部、区域公司/产业公司和基层企业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系统各单位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各单位设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岗位和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基本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效果愈加明显。
华能大力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把“文化强企”作为公司五大重要战略之一,全面融入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每年的工作会议总经理工作报告都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每年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点》都专题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安排。2009年,华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建绩效考核体系,从管理体系、理念宣贯、活动开展、视觉识别系统等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年度效益挂钩。
2010年初,公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实现“两化”(本质化统一,个性化发展)、构建“三级”管理体系(集团公司负责企业文化战略规划体系建设;区域、产业公司负责实施体系建设;基层单位负责执行体系建设)、做到“五统一”(统一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企业标识)。2011年初,公司制定印发《“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公司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计划以及主要任务,对今后五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2010年5月,按照国资委开展企业文化评价工作要求,公司印发了《关于在公司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组织公司系统41家二级单位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自查自评工作,全面总结了公司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制订了整改落实方案。
同时,公司选择系统12家基层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范围涵盖火电、水电、风电、煤炭、路港等产业领域,目前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典型经验和做法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引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2011年初,集团公司制定印发《“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 “十二五”期间公司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计划以及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二)加强学习宣贯,三色文化理念得到广泛认知认同
华能“三色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了电力企业的特点和华能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华能员工在艰苦创业历程中所形成的理念、精神和追求,体现了华能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
为深入宣贯“三色文化”价值理念,华能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各基层单位也根据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使“三色文化”逐渐得到广大员工认知认同。2010年,集团公司印发了《企业文化理念手册》,各单位大力宣传推介“三色文化”,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在注重发挥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栏等传统途径宣贯的同时,积极创新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方法,通过举行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华能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员工手册》试题测试、主题征文、问卷调查、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员工自觉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等价值理念,统一思想和步调,激发每一位华能员工的活力和创造性,努力构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思想基础。
同时,基层企业注重发挥劳模等先进人物的传播和辐射作用,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积极培育和选树、宣传各类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通过华能劳模报告团、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巡回演讲,用身边真实、鲜活的典型事例促进企业文化的生动开展,用典型形象引导发展、凝聚人心、规范行为,在职工心目中树立了“华能人”鲜明的整体形象,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积极宣贯、深入推进,以 “三色文化”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广大华能员工的思想主流。
(三)不断融入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华能注重从实际出发,把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固化于制,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以“三色文化”核心理念为引领,适合华能管理特点和企业实际,相互衔接配套、内容全面、涵盖广泛的制度体系,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华能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推动力。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讲政治、顾大局,遵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依法合规经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不断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相关制度规定、工作流程,完善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华能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理念融入管理。坚持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优化电源结构,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华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动态适时做好各方面制度的废、改、立,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力推行对标管理,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形成了“建体系、树标杆、找差距、促赶超”的常态工作机制。
(四)推进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华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深入推进企业文化融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内涵。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华能集团公司广泛凝聚员工智慧,进一步明确了转变发展方式、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理念,完善了“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发展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和廉洁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华能价值理念体系。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积极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颁布了《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发了《扎煤公司安全文化手册》,召开了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构建了安全文化“四六”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澜沧江公司牢记“三色”公司使命,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确立了“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五个一”水电开发理念。在5.12抗震救灾中,华能集团公司上下同欲,共赴时艰,以实际动诠释了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铸就了华能抗震救灾精神——“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的负责精神,坚忍不拔、顽强奋战的拼搏精神,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协作精神”。2010年,为缓解西藏电源紧张的局面,华能义无反顾、主动承担援藏过渡电源项目建设、主动为中央分忧、为藏区人民造福的具体行动,“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斗志更高”、“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铿锵誓言,集中体现了华能人“服务国家、勇挑重担的负责精神,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以及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些从磨砺实践和艰苦奋斗中产生的精神财富,极大地丰富了华能企业文化内涵。
(五)统一视觉识别,树立中国华能品牌形象
塑造和展示华能形象是公司推进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华能通过积极努力,多方面、多层次集中展示华能形象。充分利用长期形成的实力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大范围、多领域抓名牌项目、建名牌工程、创名牌效益,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2010年,华能集团公司再版修订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手册》,进一步统一规范了华能标识、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识别系统要素,全面推广应用公司VI标识系统,努力打造“中国华能”企业品牌形象。各单位自觉导入和使用集团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积极开展公司办公、会议、厂区和施工等场所的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塑造了“中国华能”品牌统一的视觉形象。
公司主动与政府、社区、客户和新闻媒体密切接触和友好联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深入开展社会责任行动,在抗震救灾、奥运保电、世博保电、国庆60周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公司连续五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与利益相关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树立了公司可信赖、负责人的央企形象。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华能企业文化结出丰硕的果实,有力地凝聚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力量,增强了公司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了“中国华能”的品牌形象。在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电力联合会等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评选中,华能荣获60余项各类奖励表彰。其中,澜沧江公司荣获“2008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和“全国企业创新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等荣誉,股份公司、澜沧江公司、北方公司在“国投杯”中央企业企业文化活动电视专题片大赛中荣获多项奖励。集团公司 “三色文化”被中电联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特等奖”;公司企业精神荣获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 “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60佳”;德州电厂、玉环电厂、海口电厂等家单位分别获得中电联全国电力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近几年来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