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林赴黑龙江石油石化企业调研
强调: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要高举大庆旗帜,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为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再做新贡献
王宜林在大庆油田1202钻井队慰问一线干部员工。王赫楠 摄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孟庆璐)5月11日至14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赴黑龙江石油石化企业调研,与劳动模范、科技工作者、一线员工代表座谈,听取企业工作汇报,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党建工作和“两个责任”落实情况,代表党组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他强调,要高举大庆旗帜,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筑牢发展根基,打造一支过得硬的干部员工队伍,为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凝心聚力,再做新贡献。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刘宏斌参加调研。
初夏的龙江大地,细雨绵绵。王宜林先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认真听讲解、仔细看展物,寻石油创业精神根,溯石油产业报国源,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室和实验室,王宜林对科研人员以铁人为榜样,发扬“三超”精神,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使“三采”技术成为油田持续稳产的重要支撑给予充分肯定。
王宜林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室听取科技人员介绍研发情况。摄影:王赫楠
细雨中,王宜林来到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实验大队北Ⅲ-6三元配注站,与一线干部员工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勉励大家要坚持精细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大庆油田的接替稳产和长远发展。
大庆油田1202钻井队是一支声名赫赫的“尖刀”钻井队。王宜林来到这个队正在作业的一座井场,登上钻井平台,走进司钻操作室,了解生产进展,认真查看了员工学习、培训情况。他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向一线干部员工表示慰问,感谢1202钻井队为石油工业及大庆油田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勉励大家继续发扬“争第一、站排头”精神,为油田建设不断取得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王宜林在1202钻井队调研。摄影:王赫楠
王宜林还先后来到大庆炼化公司炼油二厂、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哈尔滨石化公司中心控制室、黑龙江销售友谊加油站等地,带去党组对炼化、销售企业员工的问候,调研炼化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挖潜增效、开拓市场等情况。他说,炼化和销售企业面对低油价的严峻挑战,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各项措施,党员干部要带头,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精细运营,特别要注重安全环保,确保安全运行。
王宜林在炼化企业调研。摄影:严晟
在驻黑龙江石油石化企业座谈会上,王宜林听取了大庆油田、大庆石化、大庆炼化、哈尔滨石化、黑龙江销售公司五家企业汇报,以及基层企业劳模、科技代表和一线员工代表的发言。
王宜林说,经过56年的开发建设和几代石油人的奋斗,大庆油区各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充分肯定,也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大庆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是共和国工业的一面旗帜,始终高高飘扬。通过这次现场调研,与一线人员交谈交流,深深感到,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我们广大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一如既往,始终对大庆油田、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应对低油价挑战,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富有成效,这些都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王宜林强调,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精心谋划好企业发展。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不动摇。企业负责人要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发扬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精神,一心一意带领班子谋划好发展。要把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面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矛盾多、包袱重等困难,要靠改革创新解决难题,看准了的改革举措要坚定推进,不能裹足不前。
王宜林指出,要积极应对低油价的严峻挑战,努力做好创新管理这篇大文章。一是各企业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及时上升到制度层面,及时总结在管理创新工作中好的做法。二是加强精细管理,以降本增效为主要手段组织好生产运行,领导班子要带头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始终绷紧安全环保这根弦,严格落实新“两法”,强化责任,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四是强化绩效考核,突出工效挂钩,树立收入薪酬靠业绩、靠贡献的理念,在打破国企分配大锅饭方面建立有效的机制。
王宜林强调,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坚决筑牢企业发展根基。科技项目立项上要立足长远、合理分工、成果共享。培养和使用好人才,提倡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领导干部要有爱才惜才的胸怀,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要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有施展才华的空间,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创造无限、以人为本,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抓实抓好,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王宜林着重强调,要坚持从严治党,打造过得硬的干部员工队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把从严治党放到突出位置,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一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切实抓好党建工作,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与发扬我们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紧密结合,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做到讲纪律守规矩,切实解决好不严不实的问题。二要落实好党委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抓好班子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把“两个责任”落实到位。三要扎实做好企业稳定工作,领导干部要增强敏锐性,善于做好及时化解、及时疏导工作,把不稳定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保持队伍整体稳定。涉及员工利益的事情,应该按照程序广泛征求广大员工意见,重要改革举措出台要考虑企业员工的承受能力。四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倡奉献精神。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活动都要积极组织,建设石油企业的特色文化,把队伍团结起来,凝聚在一起,推动企业发展,进一步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激励一代代石油人把事业发展得更好。
调研期间,王宜林会见了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宪魁,以及省政府有关领导和大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方就深化企地合作等事宜进行广泛交流。
集团公司办公厅、政策研究室、规划计划部、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的负责同志随同调研。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