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创新文化

大医情怀:提升服务承担责任

大医情怀:提升服务承担责任

        ——吉林油田总医院提升双服务文化

/徐晓辉 

20世纪50年代末,扶27井喷出工业油流,吉林油田从此诞生。为保障油田生产,1961年2月扶余油化厂卫生所随之建立,这就是吉林油田总医院前身。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现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并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2009年晋升为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

不同区域、不同背景、不同企业,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企业重组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应?吉林油田总医院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统领,以统一规范高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人心,统一意志,形成合力,服务于油田、服务于员工生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为资源整合、重组改制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借鉴。

改制后的吉林石油总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关键时期异军突起。几组导引为我们勾勒出吉林石油总医院快速发展的轨迹:

五十多年来,伴随着吉林油田的建设与发展,医院六易院址、十次更名,度过了难忘的艰苦创业、扩大规模、持续发展、争创二甲、重组改制和跨越发展等重大历史阶段。

五十多年来,几代吉油医院人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真情服务、铸就健康”的服务宗旨,在一次又一次的医疗实践中,在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面前,彰显着“精医厚德、至善和谐”的高尚情怀。

五十多年来,医院瞄准“建设吉林省西部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目标,积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加快发展步伐,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医疗行业的龙头地位。

如今的油田总医院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社区服务和卫生防疫于一体的吉林省西部地区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下设二级分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2个,基层院所25个,卫生防疫站1个。医院总占地面积2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24张。其中总院设有28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3个机关职能科室。医院年门诊量60万人次,住院量3.5万人次。现已形成了一个以总院为中心、以社区服务为终端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创新思维求变、求强,与风险相伴,总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尤其是改制重组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改革举措,正在吉林石油总医院日益显现她蓬勃的生机和楚楚动人的魅力,并已经成为吉林石油总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举。

科学确立总医院核心价值观

吉林石油总医院改制重组的最终是文化观念的创新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形式改制到管理思想交融的真正统一。吉林石油总医院再造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创建的探索和积累的过程。

改制后的吉林石油总医院首先要确定医院发展的文化导向,确定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最终决定着企业改制整合是名称形式上的合并还是管理思想的实质统一。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在明确的医院发展目标下,对再造吉林石油总医院的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准确定位。    2009年,在医院整体改制后,适应油田总医院加快发展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专门选派人员前往北京、杭州两地部分知名医院,对医院文化建设及健康宣教等工作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充分研究论证,形成了有针对性强的特色医院文化创建体系,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以后医院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补充。仅在2014年医院文化顶层设计和基层践行方面,突出抓了四个重点

一是抓好医院理念体系建设。成立了医院宗旨理念征集小组,调动全员参与,发挥集体智慧,广泛征集医院文化建设方面的新点子、新创意和理念故事,不断完善医院院训、医院精神、服务理念、服务宗旨、经营战略、人才理念、安全方针和发展愿景等更加完备的医院文化建设体系,汇编形成了《油田医院理念故事集》,并抓好宣贯和执行。

二是抓好科室特色品牌文化培育。在认真抓好医院宗旨理念宣贯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科室特色品牌文化的培育和打造,在内科、外科和医技系统分别打造一个“医院文化示范区”,以点带面,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医院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是抓好示板标识建设。坚持精简、必需、节约的基本原则,坚持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对即将投入使用的医技楼内的示板标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保证同类标识规格、颜色和位置的统一,保证整体效果的协调性。同时,进一步完善院内导向功能及分诊走向提示,努力方便患者就医就诊。

 四是抓好服务礼仪培训。坚持以“服务思想牢、服务态度好、服务作风正、服务技术精、服务质量高、服务形象美、服务自律严”为主要内容,通过外请专家和内部培训等方式,加强服务礼仪培训,开展亲情服务活动,重点在导诊护士中深入开展“岗位展演”活动,努力营造“待患如亲、医院如家”的浓厚氛围。

提升服务承担责任的发展定位

 “服务于油田生产,服务于员工生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吉林油田总医院的发展定位。在为油田和员工做好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医院经常组织医疗服务队送医送药下乡,每年都开展为困难群体捐赠、志愿者医疗服务等各种公益活动。作为松原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勇于承担各项社会责任,曾先后参加了“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医疗救助”、“赞比亚国际医疗援助”和“新疆吉木乃县医疗支援”及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工作;在应对“非典”、“甲型流感疫情”、“防洪抗洪”等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积极承担本地区主要救治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医院先后购置了3.0T核磁共振、ECT、64排双源螺旋CT、高能直线加速器等百万元以上设备38台(套),设备总值超亿元,部分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全面提升整体实力,医院大力实施“专科发展”战略,打造了一批在本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和技术优势的临床重点特色专科。骨科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为省级特色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为松原市“十二五”重点专科,肿瘤科、心内科、妇产科、普外科为松原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各分会的成立为松原市医疗行业搭建起一座座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动了地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经过几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医院多项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医院大力开展微创手术技术研究,腹腔镜、胸腔镜、胆道镜、关节镜、膀胱镜、宫腔镜等手术得到广泛应用,总体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妇科盆底重建、产前筛查、超声四维成像、超声造影、射频消融、义齿种植、病理免疫组化及液基细胞等技术均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心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得到较快发展。从2004年起,心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先后开展了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心血管造影术、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均已成熟,是本地区唯一一家能够进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瘤弹簧圈植入技术、宽颈动脉瘤带膜支架植入术、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神经内科超选择动脉溶栓技术,大大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骨科在本地区率先独立开展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及脊柱微创手术技术,保持了本地区骨科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肿瘤科先后引进了高能直线加速器、CT模拟定位机、微波热疗仪等高精尖设备,开展的放化疗、介入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技术在本地区均处于领先水平。

多年来,医院先后被国家卫生部、吉林省卫生厅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吉林人民满意金牌形象使者”、“百姓放心医院”等荣誉称号。

创新医院文化助力持续发展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经济新常态化,吉林油田总医院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医院的发展最终是使医院实现文化管理,与时代相匹配,最后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总医院长久、可持续的发展,达到基业常青的目的。他们正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大力弘扬“真情服务、铸就健康”的服务理念,秉承“厚德载物、妙手仁心”的职业德训,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建院”的发展方针,精心实施“十二五”发展,着力加强科室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实施精细管理和打造医院文化,着力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改善服务绩效,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努力把医院打造成为政治上有素质、医疗上有成绩、技术上有特色、人才上有保证、社会上有影响、发展上有后劲的吉林省西部地区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吉林石油总医院的创新和成功是服务文化的创新和成功,通过双服务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这种文化来自吉林石油总医院决策者在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方面的勇于创新和不断探索,应该是取法乎上和高起点的。其次,按照服务于油田生产、服务于员工生活理念已经在吉林石油总医院上下形成共识,吉林石油总医院的管理文化创新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当吉林石油总医院人在提出建设现代三甲医院的大理念之初,就已经开始借鉴国内、国际一流的先进经验。使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吉林石油总医院价值观的核心就是提升能力创造服务,提升和创造才能拥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不断地适应新常态下医院发展环境。因此,吉林石油总医院的双服务文化是着眼于未来的。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