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创新文化

浅议企业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浅议企业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经理  高立辉

 

当前很多文章认为,三流的企业人管人,二流的企业制度管人,一流的企业文化管人,也流行着十年企业靠制度,百年企业靠文化的论断。从世界管理学理论来看,企业管理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并必将逐步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但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文化背景、企业管理现状等诸多因素分析,国内大多数企业还缺乏全面实施文化管理的基础和环境,离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管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企业必将经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互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时期。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左右手,就像拉车的两匹马,只有并驾齐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驱动企业不断向前。

一、制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什么是制度?制度就是行为规范,就是工作标准,也可以说是企业一定组织架构内的规则与流程。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面世为标志已经一百余年,通过科学的制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已经被几乎所有企业和管理学者所认可。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进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企业各项工作的绩效。

孟子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规范而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达到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方法代替日常的经验管理,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三要素是人、财、物,财和物都需要人来完成,而如何管理好人,使其在企业组织中有效发挥积极性,实现高工作效率却离不开制度。传统的制度管理虽然在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方面有所欠缺,但人性化管理的实现却不能单纯依靠员工自觉,而是要在企业组织内通过传统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等制度管理活动来实现,这种管理活动的综合,就是构建一套适应企业需要又能被员工有效执行的企业制度管理体系。

曾有一个管理的故事。一间寺庙由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主持,每天老和尚亲自分粥。后来住持老了,指定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和尚进行分粥,刚开始还能比较公平,过一段时间渐渐分出亲疏远近来,粥就分得多少稀稠不同,大家怨声载道;老和尚只好撤了这个和尚,采用民主成立了分粥委员会。寺里一共十几个和尚,分粥委员会就七、八个,这些人每天不干活,热衷于讨论决策、吵来吵去,粥倒是分公平了,但效率太低,每天大家喝到的都是凉粥;不得已,又采取了轮流分粥的办法,轮流坐庄、每人一天,但分粥的人总是多吃多占,给自己盛最多的粥。老和尚想了很久,改革了这个分粥办法,还是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端最后那一碗。这样一来,无论是谁分粥,大家都能喝到粥了,还相对分得很公平,皆大欢喜。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性是有弱点的,同样的一群人,分粥的制度不同,就产生不同的结果。好的管理不在于是谁分粥,而是采取什么样的规则来分粥。可以说企业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关键是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一个没有法制的国家就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家,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就是一盘散沙。要打造一个优秀的企业,就必须首先从抓制度管理做起。 

二、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向。

在当前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思想多元化充斥头脑,很多人缺乏共同信仰的时代,人们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加关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更需要精神追求。那种单纯依靠硬性的制度管理见物不见人的量化的刚性管理模式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弊端。虽然当前国内大部分的企业离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管人还很远,但国外很多企业早已开始重视并逐步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相信文化管理将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二战后的日本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起飞,70年代又安然的度过世界石油危机,到了80年代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日本不仅赶上了西方的发达国家,而且还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日本企业不仅仅在生产率方面大大超过美国,并且迅速抢走了原属于美国的世界市场。于是美国在80年代前后先后两次派了几十位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学家、管理学家前往日本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表明,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也不是物力、财力匮乏,而是日本的企业管理更先进。在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专家们发现,美国企业倾向于组织结构、战略计划、规章制度等硬件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员工的重视,因而管理比较僵化,阻碍了企业活力的发挥。反观日本,正是由于日本企业内部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因素,也就是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在推动着日本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崛起。日本企业在文化管理中把“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业为家”很好的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期。即使在企业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然坚持以“年功制”为主的分配模式,积极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为员工发展创造更多空间,较好地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的制度管理注重物的管理,强调理性因素,而忽视了员工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员工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所发挥出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传统的制度管理过分强调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本来是一种科学工具,是企业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这种倾向会滋生保守主义,由于产量、成本、消耗等比较容易进行定量分析,所以自然容易受到重视;而不太容易进行定量分析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力等则往往不被重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虽然很难定量计算,但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却是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中国的企业不能复制日本、美国等国外的管理模式,但文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却是相通的。传统的制度管理注重的是管理员工的行为,很少关乎员工的精神需求。而文化管理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更加注重思想的统一和精神的凝聚。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国家法律是要求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而道德则不同于法律,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不通过强制力保证实施,而是通过大家的自觉遵守来实现。换一种角度说,就是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约束人们的思想。假如把企业规章制度比作国家的法律,那么企业文化就相当于道德。同样的道理,制度管理侧重于操作规程、生产流程等具体事务注重的是规范化、标准化运作,规范的是员工的行为,强调的是定量分析。而文化管理侧重于对人的管理,重点是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统一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有很多种定义,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就是经由企业管理者长期提倡,员工认同,在企业长期经营与创新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企业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等传统和习俗的总和。滨化集团历经40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创新、诚信、尽职、敬业”的企业精神,滨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滨化长期形成的诚信文化有口皆碑,享誉海内外,滨化全体员工尽职敬业的精神促进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和谐发展。文化是企业的魂,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沙漠,缺少生命的活力。文化产生自然的影响力,润物细无声,可以抢占人的心智,牵引人的思想,引领人的行为,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企业要走得快、走的久,从优秀走向卓越,就要逐步从重视物到重视人,尊重人的价值,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积极实施文化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向。

三、制度管理要硬,重在执行;文化管理要软,重在入心。

邓小平同志讲过,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一要靠理想,二要靠纪律。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则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把理想和纪律具体化,确切地讲,就是一要靠制度,二要靠文化。在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创造出一个替代性的技术或者颠覆性的创新时,只有制度和文化能够支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企业要保持长盛不衰、持续发展,实现基业长青,既要重视制度管理,又要加强文化管理。制度管理要硬,重在执行和落实,文化管理要软,重在入脑和入心,要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用制度驱动企业不断向前。

从国际标准化质量认证开始,国内很多企业都实行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但从有些企业体系运行情况来看,存在体系管理走形式、走过场和应付的现象。虽然实行了多年的体系管理,但制度建设方面仍然有漏洞和盲点,基础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去健全、去完善。同时制度管理更需要在执行和落实上下功夫。实事求是的说,制度管理关键是执行、是落实,制度再好执行不到位也是摆设,制度再健全落实不到位也是空谈。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未来的十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联想总裁杨元庆也曾经说过,制定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略的执行。同样的道理,企业在制度管理上一定要硬,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要越全越好,考核细则和责任制要越细越好。只有全面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每名员工都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每项制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落实,企业才真正实现了制度管理。

如果说刚性的制度管理用来克服人性的弱点、规范员工的行为,那么柔性的企业文化就是用来发扬人性中最美好的人文精神,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最终实现员工、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文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和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善待,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其主要实践途径就是充分了解员工、尊重员工,真心对待员工、帮助员工,有效激励员工、全面发展员工。其主要标志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优越的发展条件,搭建切实可行的成长空间和上升通道。文化管理不是单纯的建一系列的理念体系、搞一系列的文体活动,也不是片面的发掘员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强化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发掘员工的智力资源和精神财富,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IBM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说过:尊重人、信任人是IBM的第一宗旨。他认为,只有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才能够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公司才能够长盛不衰。所以说,文化管理应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思想进行规划和建设,企业的各级领导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弘扬企业文化,真正在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上下功夫,在帮助员工、凝聚员工上做文章,使企业文化逐步内化于心,成为全体员工的文化自觉。滨化集团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企业文化平台,实现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战略部署,在以人文本管理建设幸福滨化方面实施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公司仍然坚持实施了薪酬改革为员工增资;还启动了廉租房建设,为新婚员工举办了集体婚礼,力所能及的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关心、关注和人文关怀。公司开展了寓教于乐的文化艺术活动,连续召开了八次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打通了员工成长成才通道。一系列文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公司党工团阵地不断巩固,企业软实力不断增强,员工幸福指数逐步提高,和谐幸福滨化建设成效初现。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制度管理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又反过来丰富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只有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将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等固化于各项规章制度、岗位标准和操作规程之中,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流程和环节,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才能把制度规范上升为文化养成,把制度执行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左右手,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企业运行环境和员工的个性差异而协调平衡运用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这两种管理手段。总之,现代企业管理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制度管理,重在执行,一手抓文化管理,重在入心。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文化真能管住人心吗?》 作者:刘遗志   《企业管理》杂志

3.《再谈公司的组织、制度与文化》 作者:任建新

4.《制度要硬 文化要软》 作者:姜岚昕  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5.《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 作者:高舒霞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