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大家谈,2018言论精选
1
埃德加·沙因
企业文化鼻祖
从业务问题开始,围绕业务、质量、生产力等等展开行动、做出改变,通过修复业务问题改变文化,最终称之为“企业文化变革”。
2
约翰·科特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
领导力专家
我们必须知道,企业文化的影响甚至大于经营策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
3
宫其江
广州丽信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企业管理者的文化,他们倡导什么就会把这些写进制度里,他们对待员工的态度,对待合作伙伴、客户的态度,还有销售政策等都是文化的体现,跟公司管理及业务发展息息相关。
4
周发榜
中建钢构副总经理兼
钢结构博物馆馆长
无仁心,不铁骨,仁心先于铁骨。咱们看历史,骨头最硬的,往往都是有坚定信仰的人。坚定的信仰从何而来?往往来自对国家、对百姓深沉的爱。
5
吴岚
华星光电首席人力官、
华星学院院长
做企业文化一定要有客户导向,我们不是主导,公司业务人员是主导,他们是中心,是做企业文化的重要人员,我们就是给方法、给工具,帮着去梳理,点个火。
6
秦本平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搞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传承好优秀的中华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传承、转化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品牌故事,打造企业发展提升的金钥匙。
7
迟焕涛
云味馆创始人
我一直有一个理念,企业文化一定不是高大上的东西,价值观一定是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而不是创始人拍脑袋。
8
李伟
招商证券原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现已调任其他岗位)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靠说、靠粉饰,而是实实在在表现出来、感受出来的。我认为一个“以人为本”的优异的客户中心文化,应该体现四种感觉:快乐感、存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9
向君
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 事务部总经理
怡宝的发展成长与内部的组织文化密不可分;面对未来,我们坚信,企业文化将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10
朱道鹏
誉福园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董事长
我认为,教过书,做过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的人,什么事都能做。
11
郭秀玲
深圳市安多福消毒高科技股份
贡献公司董事长
公司一开始就是带着责任来成立的。成立时我们就说了一句话,我们要为人类的健康而努力工作。当时并没有想到什么企业文化,这只是我们的心愿。现在看来,文化跟企业的运营是一脉相承的,是搅合在一起,不能单列分开的。
12
凌云剑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这几年我们从跟大多数民创企业一样野蛮生长,依赖个体力量的能人经济,发展到后来的铁三角,团队作战,研销一体化。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精神以及行为准则。
13
郭丽丽
深圳市优美世界服饰有限公司行政及企管总监、企业文化总教练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创立的时候就写得清楚的,更多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继承的是创始人身上的DNA,是他价值观、经营理念、精神的传承。
14
候敬捷
深圳市小元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文化有N种打开方式,平庸必死,文化救市。
15
姜勤
中轻公司党群部(企业文化部)主任、
高级政工师、高级企业文化师
先有企业文化因体验而获得认知认同,进而才有行为的自觉。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企业文化只有知行合一才有生命力。
16
申真
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
统一的精神、信念、价值观、目标、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综合形成的是一种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为企业发展注入坚强的灵魂。
17
唐琦
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室经理
所谓企业文化逆生长,我把它定义为没有按照学科的定义或者要求,甚至说企业文化建设自身的规律,自上而下,经过顶层设计,高层引导,来一步步实现的一种建设方式。
18
伍立新
泰永长征高级培训文化经理
文化是一种群体习惯,只有形成一种好的群体习惯才能把我们的文化落地,把人才培养做到更高的高度。
19
龚曦熙
德熙形象管理专家创办人
职场形象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纯是外在的修炼还是内在的提升。除了穿着之外,还包括礼仪、仪态、沟通表达等多个维度。
20
张冬
某上市公司培训经理
课程好不好,学员是最佳评判者。学员在课程中的体验感如何,学员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学员掌握课程知识的情况,这些都影响学员对课程的评价。
21
易伟
某上市航企企业文化主管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梳理要围绕战略、围绕保障战略执行中的业务诉求痛点来梳理,从而发挥文化对战略的驱动作用。
22
李登
润华集团高级文化管理经理
做企业文化,把公司老大看成我们的客户,真正洞悉“客户”需求,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很重要,而不是单纯为文化而文化。
23
詹婷
世联行集团企业文化
文化对于企业来讲,不完全是创造,更多是找寻、提炼和放大。
24
袁哲
华侨城企业文化部
国内很多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恰恰是最容易把企业文化带偏的阶层,所以需要自上而下宣贯。企文人任重道远。
25
王稼鑫
金牌橱柜企业文化经理
做企业文化急不得。先有高屋建瓴的设计,再从地基慢慢建起。有内容,有基础数据,有核心思想,每年通过项目制的方式推进一两个文化项目。
26
吕星灼
太平鸟企业文化
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共识和假设,员工也是文化的主体,文化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企业文化不可能是老板文化。
27
张鸿鸣
杭州宇裳服饰HRM
企业文化构成来自上层建筑,企业文化落地靠内部集体共创、积累和固化。
28
李路
黎明重工科技文案策划
说到底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管理工具,跟其他管理工具的作用一样。
29
吴远
立白企业文化
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与企业战略相当的企业管理层级,指导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理解,企业文化就是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和活动,包括福利政策等。这并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理解角度问题。
30
龚梦颖
后河集团企业文化经理
年轻员工认同公司无非就是:能获得什么价值,工作环境是否愉快。所以福利虽然不是核心,但是一定是需要有。双管齐下才是硬道理。
31
王海燕
统帅装饰主编
企业内刊的作用看似小,但实际作用很大。内刊也是公司对外的一张名片,做得不好,对品牌是减分的,做得好,是公司实力的体现。
32
夏中华
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传播机构副总经理、项目总监
企业文化不是静止的雕塑,而是流动的血液,置身于工业4.0与经济新常态交汇的时代语境中,让迭代的基因根植于企业的骨质与灵魂,以文化迭代引领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33
谭文江
新优势创意传播机构品牌战略官
品牌升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重新定位定义企业价值主张,避免沟通传播的同质化竞争,跳出信息“红海”,构建差异化识别,从而赢得消费者心智认知,获取更高效益、扩张更新版图、赢得社会尊重、基业永续长青。
34
李道明
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传播机构高级咨询师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企业的CCO,如何向外界传递契合公司价值观的资讯?是摆在每一个管理者面前的紧迫问题。
35
晏宇飞
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传播机构高级咨询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需要作出许多的改变或变革,而要保障这些改变或变革的顺利实施,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要先行而且非常关键,这也正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地方。
36
田晓草
《企业文化评论》副主编
做管理跟谈恋爱一样,都需要注意边界,保持一定距离,一旦越界,自以为亲密无间,实则离分手也不远了。
37
舒文
新优势特训总教练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优秀的团队中点滴累积起来,而优秀的团队则是精心打磨、训练出来的,但团队训练不是搞搞体能运动,喊喊口号,而是要解决团队实际问题,提升团队效能,为每一个成员赋能。
38
孙健耀
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传播机构首席顾问
如果你是一名未来领导者,请记住,你今天的每一个作为,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如果你是一名现任领导者,请记住,发现与培养自己的掘墓人,才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均载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致敬。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