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一代宗师季克良
中国向有“云烟贵酒”之说。上世纪90年代,“烟王”是云南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他生于1928年。没有“酒王”的说法,但人们公认贵州茅台最能代表中国酒文化。季克良就是茅台酒的一代宗师。
1939年4月,季克良出生于江苏南通。1960年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食品发酵。1963年因为茅台酒质量出现波动,周总理指示要选拔、培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茅台酒厂,保证品质。
1964年,刚毕业的季克良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贵州茅台酒厂,整整颠簸了近一个星期才踏进茅台酒厂的大门。他看到老厂长郑义兴住在14平方米的房间里,屋子中间用砖头砌一个做饭的地炉,做饭、睡觉都在里面;党委书记柴希修住在用茅台酒瓶搭砌成围墙的房子里,瓦下面就是油毛毡。1964年茅台酒厂有300多员工,产量220吨,亏损84万元。
为找到茅台酒传统工艺的奥秘,季克良整日和工人们在一起,工作十来个小时,从投料、蒸煮、制曲到堆积发酵,每个环节都身体力行。高温环境下,衣服从没有干爽过。背酒糟时因重心不稳常常摔下酵池,烤酒时常累得晕过去。1965年,季克良的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第一次科学总结了茅台酒的勾兑工艺,极大提高了茅台酒的生产质量。
季克良刚到茅台的时候,这里几乎没有机械化,冷却要用“天锅”,连冷却水管也没有。3位技术厂长都是老师傅,还有一位工程师,是学历史的,再加上四五位中专技术员。指导操作的规范是有的,但很简单,有14项操作要点。全部是手工操作,尤其是煮酒、制曲,劳动强度很大,最苦的时候一班工人每天要烤10甑酒,从窖坑里把糟子背出来,还要切碎,要上甑、下甑、加曲、翻拌、收拢,再收堆。那时1甑酒糟1000多斤,来来回回折腾20多次,总重量有10多吨,烤10甑的酒就相当于一天搬运了100多吨的东西。
1978年,茅台实现了17年来的首次盈利。季克良从副科长、副厂长一直到1983年做了厂长。但1985年他认为自己不适合搞行政,辞去厂长,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
此后,每到茅台出现困难,季克良又会走到第一线。199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加上山西朔州毒酒案爆发的影响,使白酒业大萧条,茅台也出现滞销。当年5月,季克良被任命为公司党委书记,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
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在上交所上市。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这是当年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期望。季克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2015年8月,76岁的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股份公司董事,办理退休手续。2018年8月,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此时,距他走进茅台酒厂整整54年。
在我看来,季克良在茅台的半个世纪,做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把茅台带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以前主要靠经验主导,通过季克良等人的努力,分析清楚了茅台工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究竟在哪里。他们认为茅台的堆积发酵工艺是科学的,季节性生产是合理的,酒度是合理的,3种典型体分香型也是合理的,但是操作规范、工艺条件要加强,要缩小个人操作的尺度。比如堆积发酵,开始的标准是40-50摄氏度,后来要求是46-50摄氏度,48-50摄氏度,变化区间小了。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季克良曾说,很多时候智慧来自基层,工人偶然的一句话可能就有重要的道理,让我发现了其中理论上的问题。比如冬天二次酒产量很低,请了很多专家来研究,收效甚微,甚至有人想求神拜佛。“后来我们把工人集中起来分析,提出了影响二次出酒的二十几个因素。一个工人说,某个班组二次酒烤得还不错,但总挨领导批评,说他们做的慢,其他班组都完了,他们还有两甑没做,还要给他们单独烧锅炉。就是这段话给了我一个提醒。由于二次酒的生产在冬天,天气冷,微生物数量就少,微生物之间的接力赛没做好,不平衡。我说大家都慢下来,原先一星期工作6天,现在干5天搞两个发酵堆就行了,实际上是增加了微生物,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一定要问计于民。”
在长期科研中,季克良以科学方法总结提炼了茅台酒的10大独特工艺,如高温堆积、高温发酵等等,使茅台酒在1995年后实现了质量、产量的恒久如一。在他任内,茅台酒才真正定型了,具备规模化生产而品质不变的可能性。
季克良的第二大贡献是守住了茅台的文化,并将茅台文化发扬光大。茅台是有一股真气的,但在几十年里,茅台的地位远远并不像今天这么高,五粮液,酒鬼,甚至“标王”秦池,一度都曾让茅台酒显得不那么时髦,比较老土,茅台的味道也一度被认为是不正宗。
季克良则坚持认为,茅台酒的生产工艺保存了几百年前当地农民的原始工艺,是一个活化石。茅台酒里的香气物质,包括不挥发的有1200多种,这还是不全面的结果。从香气成分看,酒体比较协调细腻,微生物种类比较多。这似乎有点神秘主义,但季克良认为“神秘”是有道理的,是和传统工艺分不开的。比如茅台是季节性生产,讲究“重阳投料、端午踩曲”。为什么在端午呢?因为麦子熟了,富裕的家庭多余的粮食吃不完,商品经济又不发达,很可能就用多余的粮食来做酒。为什么重阳投料,还要投两次?因为这里是山区,山上高粱要比山下的晚熟,山下的成熟了先投一部分,上面又成熟了,再投另一部分。
另外,茅台的制曲温度很高,堆积发酵温度很高,制好的曲要放半年,然后再做酒。如果按照浓香型酒的酿造方法,省掉堆积发酵环节,就出不了什么酒。只有堆积发酵,补充一些微生物进去,让它生长繁殖,然后再下窖,才能出酒。要是用一般白酒的要求增加产量,提高出酒率,一定要对传统工业进行调整,那就要出大问题了。
季克良为茅台量产奠定了基础,又守住了独特的文化和工艺,最终茅台酒脱颖而出,大放异彩,经久不衰。
《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是第一财经联合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等合作开展的项目。该项目希望将中国优秀企业家具有特色的管理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实践归纳总结成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访谈和研究成果以系列电视专题片呈现。
此期为《季克良:解码茅台》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均载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致敬。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