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领导者都从“为什么”开始
黄金圈法则
为了鼓舞众人,少数领导者会选择“感召”,而不是使用操纵手段。无论这些领导者是个人还是组织,他们的想法、行为和沟通方式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且跟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完全相反。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心,他们的思维方式符合一个自然生成的模式,我称之为“黄金圈”。
黄金圈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领导者和组织能够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影响力?
它能让我们清情楚楚地看明白,为什么苹果可以在这么多行业里实现创新,而且从未失去这种能力。它不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西南航空如何成为史上最盈利的航空公司,它更帮我们想明白,为什么这家公司的举措会见效。它甚至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追随马丁·路德·金去参与一场改变国家的运动,为什么人们会在肯尼迪故去之后,接过接力棒,继续把人类送往月球。
黄金圈揭示出,为什么这些领导者能鼓舞人们去行动,而不是操纵他们的行为。
这个迥异的视角不仅能帮助人们改变世界,它还能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方案,提升人们鼓舞他人、唤起热忱的能力。你可以把它用作行动指南,去大幅提升领导力,增强企业文化,选到更好的员工,做出更好的产品,提升销售量,扩大营销影响力。它甚至还能告诉我们,“忠诚感”是因何而来,如何创造出强大的动能把一个想法扩展成为一场社会运动。
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
在我们探索如何运用这个法则之前,请让我先给它下个定义。我们从黄金圈的外圈讲起,再一层层进入核心。
做什么:世界上每个公司和组织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说出公司卖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或者自己在公司里是做什么的。“你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清楚。
怎么做:有些公司和个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你说他们是“差异化的价值主张”也好,“专有流程”或“独特的销售主张”也罢,“你是怎么做的”,通常说的是某样东西为什么跟别的不一样,或者为什么会更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像“做什么”那么明显,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决策的驱动因素,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但如果你认为有了这一条就足够,那你就错了,因为还有一个细节因素你没考虑到。
为什么:极少有人或公司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我要这么做”。我问的这个“为什么”,指的不是赚钱,赚钱只是结果。我的意思是,你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公司为什么存在?你每天清晨为了什么而起床?别人为什么要重视你的想法?
大多数组织和个人的做事方法和沟通方式是从外而内的,也就是从“做什么”到“为什么”。这么做很合理,从最简单明了的问题开始,最后才是最困惑的问题。我们告诉别人自己是干什么的,有时候我们会说我们是怎么做的,可我们极少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那些能够启发人、鼓舞人、唤起人们心中热忱的公司和领导者不是这样。无论组织的规模大小,无论他们身处什么行业,他们每个人的想法、行为和沟通方式,都是从核心开始,再往外扩散的。
伟大的领导者是那些相信直觉的人
如果你看看人类大脑的沟回,你会发现,从外到内,黄金圈的三个层次是与大脑的三个皮层精确对应的。
人类大脑最外部的新皮层,也就是我们的“智人”大脑,叫做新皮质。它对应的是“做什么”。这个新皮质负责的是理性思维、分析和语言。
中间的两层叫做边缘脑。这个区域负责的是我们的情感,比如信任和忠诚。它也负责所有的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但它没有语言能力。
我们从外到内做沟通的时候,也就是先说“做什么”的时候,人们的确能够理解大量的复杂信息,比如事实和特性,可这不会促使人采取行动。但是我们从内到外做沟通的时候,我们是在直接对着控制决策过程的脑区说话,而负责语言的皮层允许我们为这些决定找出理由。
控制情感的那部分大脑没有语言能力,正是这种“断裂”让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情感。比如我们很难说明白,为什么要跟身边这个人结婚。“她很风趣,她很聪明,”可世上风趣又聪明的人多了去了,我们并不爱他们,也不想跟他们结婚。显然,爱上一个人的原因远不止是欣赏对方的性格和能力。真正的原因是,身边的爱人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感觉,可这种感觉真的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这就是爱的吊诡之处,只有当我们找到爱情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因为“感觉是对的。”
其他决策也是一样。某个决策感觉对了的时候,我们很难说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也是因为负责决策的脑区并不负责语言,所以我们会给这个行为找理由。这种机制让民意调查或市场调查变得复杂起来。问问别人,为什么选你而不选别人,你会得到大量的证据,人们是如何为自己的决策找理由的,可是,这对揭示行为背后的动机并没太大帮助。不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而是因为他们说不出来。“做决策”和“解释决策的动机”是发生在两个脑区的。
伟大的领导者和伟大的组织能够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擅长把我们从未想过的东西带给我们。电脑革命开始的时候,电脑用户们并没索要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可苹果给了我们;航空业的竞争如火如荼的时候,绝大多数搭乘飞机的客人从没想过“以少代多”的策略,可西南航空就是这么做的;面对艰难时世的时候,极少有人会问“我能为国家做什么”,而是在问“国家能为我做什么”,而约翰·F 肯尼迪正是凭借这个信念,开始了执政生涯。
伟大的领导者是那些相信直觉的人;是那些先领会了艺术而不是科学的人。他们在赢得思想之前,先赢得了心灵。他们正是那些懂得先问“为什么”的人。
如何平稳度过企业断层期
沃尔玛起步的时候,是个小公司,微软也是,苹果同样是。他们不是靠并购或拆分起步的,也没有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巨头。几乎所有的企业和组织的起始点都一样:始于一个想法。无论一个组织是成长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企业(比如沃尔玛),还是在头几年即宣告倒闭,绝大多数之所以会诞生,是因为某人或一小群人有了一个想法,就连美国的诞生也是如此。
最初,推动想法的是激情,这种强有力的情绪会让我们做出相当不理智的事情。这种激情促使人们做出牺牲,好让那个伟大的理念得以实现。有些人退了学,有些人辞去了高薪工作,有些人会自动自发地超时工作,有些人搭上了爱情,甚至还有健康。这种激情太迷人、太强烈了,甚至会影响到别人。受到创始人愿景的鼓舞,不少公司的首批员工会显示出典型“早期接受者”的行为。凭着直觉,这些老臣子辞掉原先的工作,甘愿接受更低的薪水,加入一个失败率高达90%的新公司。可统计数据无所谓,激情和乐观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家都热情高涨。就像所有的早期接受者一样,这些早期加入者的行为反映出来的更多是他们自己的性格,而不是公司的前景。
然而,这么多小公司失败了,因为单靠激情是不行的。想要让激情存活下去,还得有结构才行。只有“为什么”,却没有“怎么做”,只有激情,却没有结构,失败的几率是很大的。还记得互联网风潮吗?激情遍地都是,可有结构的不多。然而,参加巨人峰会的那些人没遇到过这种问题。如何搭建系统和流程,让公司成长起来。他们属于统计数字中那10%的小企业,在头3年没有倒闭。事实上,其中不少发展得相当好。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另外一些东西。激情想要活下去,得有结构;可结构要长大,也得靠激情。
这就是我在巨人峰会上看到的状况:眼前的一屋子人,都有创立企业的激情,也有修建起体系和结构、并带领它们发展壮大的知识。可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把重心放在“把愿景变成能独立发展的企业”上,许多人开始一门心思只想着“做什么”或“怎么做”。他们只顾盯着财务目标,或是其他容易衡量的结果,只想着如何去实现这些具体目标,于是,他们不再关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创立这个企业,这跟沃尔玛很像。一个执著于服务社区的公司变成了一个执著于实现目标的公司。
就像沃尔玛一样,这些巨人峰会的成员也是按照黄金圈,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来思考、行动、沟通的。可随着成就慢慢变大,这个过程却反了过来。“做什么”成了最重要的,一切系统和流程都是为了迫求这些具体的结果。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很简单,断层出现了,“为什么”模糊了。
组织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成功,在公司还很小的时候,创始人会依靠直觉,做出所有重大决策。从营销到产品,从战略到策略,从雇佣到解聘,如果这个创始人相信直觉,他做出的决定会“在感觉上是对的”。但随着组织渐渐长大,发展得越来越成功,单靠个人无法做出所有的重要决定。一些值得信赖的人不仅要做出重大决定,也开始挑选人才。慢慢地,大喇叭越长越大,可“为什么”也越来越模糊。
早期,直觉就像是决策的过滤器,到后来,数据往往成为唯一的决策依据。对于那些陷入“断层”的组织来说,他们不再受到伟大理念的感召和鼓舞。他们只是每天来上班而已,维护系统,达成既定目标。不再有大教堂要修建了,激情不再,感召力度降到了最低点。
此时,对绝大多数每天来上班的人来说,他们只是来完成工作。如果内部的员工是这种感觉,外部的人会有什么感觉可想而知。难怪,操纵不仅成了公司做销售时的主要手段,也成了留住员工的法宝。奖金、升职、其他激励手段,甚至造成员工的恐惧心理,这些方法成了留住人才的唯一手段,这些绝不是感召。
企业文化:
传承“为什么”的最佳介质
这幅图描绘的是组织内部的情景。上面那条线代表组织“做什么”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形。对公司来说,衡量标谁一般是金钱,比如利润、收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股价或市场份额的增长量。但用什么衡量标淮都可以,就看这个组织是干什么的了。如果这个组织负责救助走失的小狗,那衡量标准可以是成功得救的小狗数目。衡量“做什么”很容易,毕竟实事是具体的,容易计算的。
第二条线代表“为什么”的清晰程度。组织应该确保的是,随着“做什么”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为什么”也应该紧紧跟上。换句话说,随着大喇叭的音量升高,传出来的信息必须仍然要清楚。
音量增大,只要“做什么”持续增长就行了。这样发展下去,任何公司都有可能成为老大。可是,让少数人或组织有能力领导众人的,是他们感召别人、维持清晰“为什么”的能力。“为什么”变得模糊的那一刻,就是断层的开始。此时,组织的声音很可能大得很,但说出的内容不再清晰了。
组织规模小的时候,“做什么”和“为什么”会紧紧相随。组织的理念源自创始人的人格特质,因此早期的员工很容易领会。人们能够理解这些理念,是因为激情的源头离他们很近——那个人每天都会来上班。在大多数小企业里,所有的员工都挤在一个房间里办公,大家经常待在一起。时时待在一个极有领袖魅力的人身边,单凭这个,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感觉,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寻常事业的一份子。对于那些安于小规模的公司来说,尽管维持清晰的“为什么”可以带来高效率,但也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于那些想要通过“校车测试”、达到数十亿资产、或是规模大到足以影响市场或社会的企业来说,安然度过断层期就极其重要了。
校车测试是个简单的比喻,如果某个组织的创始人或领导者被一辆校车给撞了,那缺了舵手的组织能够以相同的速度继续繁荣发展下去吗?有太多的组织极为依赖个人的力量,这些人一旦不在,组织就会瓦解。问题不在于万一这种情况出现该怎么办,所有的创始人最终都会离开或故去。问题在于,当这个不可避免的情况出现时,组织有没有做好准备。挑战不在于是否黏着领导者不放,而是要找到有效的法子,把创始时期的愿景永远鲜活地传承下去。
为了通过校车测试,为了在创始人离去之后依然能保留感召和领导的能力,创始人的“为什么”必须要被人精炼出来,整合到企业的文化中。此外,组织还要有个完备的接任计划,目标是找到—个受到初始理念感召、并且已经准备好把它传承给下—代的领导人。未来的领导者和员工必须要受到某种更为宏大的东西感召(这是一种比创始人个性魅力更强大的力量),必须看到利润和股价之外的东西。
Simon Sinek的演讲几乎是TED史上拍摄效果最简陋的视频之一,但其火爆程度却是TED大会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前列(文末有惊喜)。 “黄金圈”的思考方式,无论对个体工作还是组织成长,都堪称至简而常新。 作者 | 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领教工坊,原文摘自《从“为什么”开始》(海天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均载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致敬。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