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绩效考核为何成鸡肋?三大因素常被忽略
如今,绝大部分企业都有考核;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形同鸡肋。
学习了不少专业工具,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实际结果不满意:
人人达标,但企业业绩未达标;
年年考核,但能力业绩未提升。
绩效考核变成鸡肋,有三大因素容易被忽视。
第一
缺少不打折扣执行到底的文化
很多单位在开展任务评价遇到难题:
一项任务做了不少努力,但规定时间内未达成任务目标,怎么评价?
问及原因,可以听到很多理由:
客户变卦、政府拖拉、人手紧张,甚至不良的天气......
或者目标不合理.......
这些理由听上去合情合理;
另外,虽然在今天这个节点没有完成,但是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
于是会按照工作量完成情况给予分数。
这样操作表面上看人性化,暗地里悄悄破坏规则:不留痕迹地修订了目标。
并对员工产生心理暗示:目标可以随意调整的,我可以不重视。
久而久之,团队里“半拉子”工程、“小尾巴”工作泛滥,团队内部一团和气而执行力不佳。
要达成目标,必须有执行力强大的团队。
西点军校靠着“绝对服从”“没有任何借口”建立了一流的学员队伍;
这几年逆势飞扬的企业内部管理都遵从“不谈环境、不谈困难、不谈条件”原则。
缺少不打折扣执行的文化,再先进的工具、再多的纸面考核都是白费功夫。
第二
啥都考=啥都不考
很多公司借鉴平衡计分卡,财务的、客户的、成长的.......每一样都想考。
一次考核,项目多达10-20项,每项只占几分。
一些考核项结果如何,除了被考评人自己其他人都不知道;
本该重要的考核项,由于只占几分,即便没有完成,也不影响总成绩;
太多的考核项,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几个完成较好.......
结果,员工大多满意而归,但是企业目标还是没有实现。
管理需要找重点,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看似都在管,其实都没有管。
28法则说:20%的工作决定了80%目标。
考核是管理的指挥棒,要瞄准影响总目标最重要的事项。考核项不在于全面,而在于方向明确,与战略方向相吻合。
第三
只是考核
不少公司的考核工作打完分、面谈结果、影响绩效工资之后就结束了。
完成不好的,被扣分的,下一次可能还是被扣分。
考了几个回合,大家被扣分搞得神经紧张、鸡飞狗跳,然而目标还是没有完成;能力还是没有提升。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工具;考核不解决问题,但促进解决问题。
通过强行定期反思,根据实际与目标的差距,寻找解决、提升的方法。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或者是学习,没有反思总结,对事物的认知很难提高,不会的还是不会,能力自然无法提高。
工作形成闭环才有进步。
一句话:有反思,才有进步。有闭环,才有成果。
企业经营需要出奇制胜 但是内部管理必须按照规则、按部就班:建立符合人性规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战略需要的规则。
绩效考核不再成为鸡肋,不下功夫难以实现。
作者:王敏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均载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致敬。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