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农业银行】农行四川分行精准扶贫助力四大特困片区“拔穷根”

来自:农业银行     时间:2015-07-27

 

        2011年,四川出台的《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国家和省确定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全省金融机构使出浑身解数,帮助贫困地区“拔穷根”、奔小康。据了解,2014年四川省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40多亿元,减贫120万人以上。今年全省60个集中连片地区贫困县总投资将达1952亿元,推动特色农业、商贸物流、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四川扶贫开发,农行功不可没。截至2014年末,农行四川分行在全省8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的贷款余额达765亿元,较年初增加77亿元。今年1-5月,该行对60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贷款余额净增20.33亿元。“农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积极作为,做好、做大、做深、做实、做精的的问题。”农行四川分行副行长陈实说。

  精准施策拉长贫困地区“最短板”

  目前,“四大片区”涵盖全省88个贫困县,尚有农村扶贫对象360万人,占全省的60%。

  近年来,农行四川分行专项制定了《关于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片区60个县贷款年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每年新增贷款不低于31亿元、到2020年实现片区贷款余额翻一番的总体目标。

  在规划引导下,农行四川分行积极实施“四新”精准策略:与政府共搭扶贫新平台、共探扶贫新模式、共创扶贫新品牌和共商扶贫新规划;与四川扶贫移民局和旅游局共签订700亿元信贷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一起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效黏合。仅2014年,该行就在九寨沟县等全省7家旅游重点支持县实现新投放贷款20亿元。

  此外,该行与省扶贫移民局、巴中市政府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商产融带动扶贫新模式,支持巴中贫困地区产业带动脱贫。与巴中平昌县政府共同开展产业扶贫创新试点,打造“巴山”系列金融品牌,创新研发“巴山惠农贷”、“巴山兴业贷”等产品,以解决涉农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去年该行在巴中贫困地区实现贷款投放15.9亿元。

  由于四川扶贫的区域、民族、产业、规划差异大,该行紧紧密与各扶贫片区地、市、县的银政合作,共商差异化扶贫发展规划及落实。如在大小凉山彝区,落实信贷支持彝家新寨、产村相融和安宁河谷新农村建设的银政合作协议,已投放信贷资金13.15亿元。

  “多年来,农行将扶贫开发作为自己的‘生意’精耕细作,做活了业务,激活了扶贫,救活了一大片人。目前,全省625万贫困户大多生存难自保、发展缺基础,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拉长贫困‘最短板’、拔掉穷根离不开农行的精准支持。”四川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说。

  精准输血助产业带动“多拉快跑”

  农行四川分行以全省“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五大扶贫工程”为着力点,发挥自身系统优势,完善“输血”、“造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增加金融服务供给,不遗余力地支持产业扶贫。

  7月的四川巴中大地热火朝天,“红土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平昌县地处秦巴山片区,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长期面临转型难、招商难、发展难三大难题。”副县长刘尧说,产业发展是平昌县扶贫开发的支柱,有银行支持产业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扶贫就有突破,百姓脱贫才会有希望。

  四川兆润摩托制造公司装配车间热闹非凡,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席不暇暖,一辆辆组装完毕的摩托车整齐列队等待检验出厂。

  “我们兆润集团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平昌,农业银行迅速贷款1.6亿元,支持年产40万辆摩托车60万台发动机项目。目前,以兆润摩托为龙头,打造100亿元摩配制造产业园,已有30余家企业意向入园。并且当地投资2.2亿元新建‘两路一桥’,推动摩配产业园周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园区产业带动效应已显现。”兆润集团总经理江伟说。

  据了解,该企业为当地带来了超过2亿元利税收入,已成为巴中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出口创汇大户,直接新增就业岗位约2000人,带动新增关联企业从业5000余人,人员收入较外出务工人员年均增收近4000元。

  “扶贫开发讲究因地制宜,而不是千篇一‘扶’,必须与产业契合,就是要让产业带动农户快创业、多就业。”农行四川分行副行长陈实说。

  据了解,该行在集中连片特困县九寨沟持续支持旅游产业体系带动扶贫模式,扶持核心景区、旅游饭店、农家乐等旅游服务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11.3亿元,2014年带动就业达到1.9万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962元。

  该行依托“龙头+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链式经营模式,大力推进扶贫农户贷款向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转型,扶持和引导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农户借助行业龙头力量,壮大生产经营规模脱贫致富。截至2014年末,全行已累计批复“公司+农户”模式农户贷款方案110个,涉及金额23.67亿元。

  该行根据各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特别是主导特色农业,积极开展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全面市场调查和登记建档工作,并选择了一批带动效果明显的交通运输、手工艺品产销、旅游饭店经营等小微企业纳入培育帮扶计划。去年,该行向纳入贫困地区扶持对象的小企业贷款8.2亿元,共支持2万余户小微企业和经营商户,产业带动3万余人创业增收8500万元。

  精准扶持点亮农民“致富梦”

  为对接“四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需求,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农行四川分行积极与地方党政、政府融资平台、产业园区等各类参与主体合作,共同探索片区农户小額贷款有效模式,助力“精准扶贫”到户取得实效。

  甘孜斯俄乡二村村民生龙降措一大早就起来放养他的10头奶牛,等会儿他还要开着自己的联合收割机帮助村民劳作。他紫铜色的脸上一直挂着幸福的笑容。

  “农行自助循环贷真好用,我家5年来使用循环贷款23万元,买了奶牛和收割机后,每年增收5000余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生龙降措说。

  该行在甘孜创新“公务员+农户联保”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公务员+农户”的稻城模式,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012万元,支持近200户农牧民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创新推出“农行+妇联+农户”的合作模式,以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大力推动农村妇女创业扶贫活动,截至2014年末,全行已发放了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42亿元,支持4373户农村妇女创业就业;

  “我家里有六口人,家里的茶叶盐巴钱只有靠种点蔬菜来补贴。去年农行给我贷了3万块钱的农户小额贷款,我把家里的房子装修了一下,搞起了旅游民居接待,现在每年单靠民居接待就收入2万元左右,我的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了。香格里拉镇仁村村民罗布顿珠说。

  该行通过农户贷款支持生态绿色产业、乡村旅游、山地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发展,支持具有民俗特色的民族手工业发展。截至2014年,已累计向88个重点扶贫县发放农户贷款36.94亿元,扶持农户2.99万户,贷款余额9.18亿元。

  此外,该行还大力支持“芦山”地震灾区农民恢复重建,着力人居条件改善。地震发生后,该行及时制定《芦山地震灾区农民建房贷款管理办法》,截至2014年末,先后在雅安天全、芦山、宝兴等重灾县,以及甘孜泸定、得荣等受灾县,累计向2138户受灾农户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02亿元。

  精准普惠滋润百姓“新生活”

  “现在,我只需到村子里的农行的服务点缴纳电费了,真方便!”家住四川广元旺苍县枣林乡的的周顺清在缴完电费后激动地说,过去到乡供电所缴费,往返要走50多公里的山路,现在不足一袋烟的功夫。

  周顺清所说的就是农行四川分行依托四川移动公司网络研发的“银讯通”3.0版金融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农民可在农行惠农服务点办理新农保、新农合、农业补贴、水电费等支付结算业务。同时,该行开通了自助缴费机、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等自助缴纳水电气费、收视费等渠道,让贫困地区的百姓过上了现代金融“新生活”。像周顺清这样因农行“银讯通”受益的农民,在四川广元地区达80多万人。目前,该行在扶贫片区布设“惠农银讯通”1.46万个服务点、1.8万台电子机具,对行政村覆盖率达56%。

  该行通过“互联网+银讯通”升级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积极代理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的新农保(合)、涉农财政补贴、农村公用事业、农村产业链、农村商品交易市场五类涉农项目。目前,全行已累计取得代理新农保106个县、新农合92个县、其它涉农项目371个,惠及1800万农户。创新开发“惠农卡预缴电费”功能,帮助农村用电户助农取款服务点办理预购电费、查询电费等业务。

  该行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宣传,着力金融智慧扶贫。每年都要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一次“惠农通宣传月”活动,并先后组织“送知识下乡”,“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等专项宣讲活动,编写印发了《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宣传40问》等宣传资料,积极向广大农户普及金融知识。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