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首钢集团】勇把责任扛上肩敢让不可能成可能——水钢公司开展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纪实

来自:首钢集团     时间:2015-08-26


    

    进入2015年,钢铁业“寒冬”依旧笼罩,“回暖”曙光渺茫,迹象仍很遥远。

    狭路相逢智者胜。面对生死考验,只有思维创新、敢于突破、大胆改革,才能冲出重围,迎来曙光。

    提高劳动效率工作事关企业生存发展,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是一场硬仗,也是一个必过的坎。

    水钢公司按照首钢总公司要求,积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心中有责、主动作为,敢让不可能成为现实,在提高劳动效率工作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减员20%的目标任务。

    数字是枯燥的,但其变化的背后是一场触及思想、触及利益的硬仗。

 

    提高劳动效率:责任感强了,敢动真格了

 

    近年来,国内许多钢铁企业受产能严重过剩,供求矛盾突出、获利空间挤压等因素影响,陷入困局。

    据中钢协分析,全国工业品出厂指数(PPI)已连续39个月下降,而钢铁产品价格连续43个月下降。从下半年看,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得到改观,钢铁行业触底回升仍需时日。

    水钢公司面对严峻形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方针,内降成本,外拓市场,以变应变,变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优化产能规模、降低消耗、经济用料、优化品规、降低原燃料采购成本、降低备品备件和产品库存、严格管控资金、非钢产业勇闯市场,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艰苦跋涉,基本消化了今年以来因市场变化带来的新增减利因素,在目前钢铁行业“盈利企业盈利减少、亏损企业亏损增大”的局面下,保持了“逆势减亏”的势头,克难攻坚初见成效。

    心中有责勇担当,主动作为动真格。2013年9月,总公司调整充实水钢公司领导班子以来,水钢公司班子成员充分交流沟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致认为,新一届班子决不能愧对有着近五十年“三线”光荣历史、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水钢,决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职工群众的期盼;班子成员必须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民,步调一致,竭尽全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团结凝聚全体干部职工打好“减亏、止血、扭亏”三大战役为目标,围绕“深化改革、多元发展;依法治企、强化管理”两条主线努力奋斗。以身示范带动公司上下形成“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的干事创业氛围。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推行工作责任制,做到千钧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将年度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首钢总公司对外埠钢铁企业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后,水钢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班子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一致认为,水钢公司是“三线”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负担重,机构臃肿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总公司高瞻远瞩,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南,给了配套的政策支持,对于水钢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是一项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的重要工作,尽管此项工作牵涉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但是,不能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回避问题、裹足不前,必须抢抓机遇、正视困难,义无反顾、解决问题,坚定不移执行总公司战略决策。为此,水钢公司迅速成立了提高劳动效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主动作为,快速行动,分解任务,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

 

    提高劳动效率:认识明确了,共识一致了

 

    转型发展、提高效率,符合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同时也是一场触及思想、触及利益的深层次变革。2014年8月,水钢公司迫于钢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惨烈的艰难困境,果断采取了减产减亏措施,按照350万吨钢产能规模组织生产。产能调整后,如果不按相应产能配置人员,势必造成劳动生产率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导致水钢公司竞争能力大幅减弱。“水钢公司再不转型发展,不深化改革,不提高劳动效率,只有死路一条。”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只要明确主攻方向和关键环节,一件一件抓落实,真正做到抓有所进,抓有所成,就有希望把不可能变成现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多、包袱重、劳动效

    率低等问题,水钢公司党政班子认真践行首钢总公司党委“加快转型发展,提高劳动效率,事关企业生死存亡,事关职工根本利益”的要求,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要围绕深化改革、多元发展和依法治企、强化管理“两条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企,把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依法治企提高劳动效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听说水钢公司搞改革,这回是动真格的了。机构怎么整合,人员怎么优化,劳动效率怎么提高?”进入2015年,水钢公司开展的提高劳动效率工作,成为干部职工最为关注和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

    以人为本深发动,达成共识为统一。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只有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同参与才能顺利推进。为此,水钢公司始终把发动、组织职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召开干部大会、经营例会、职工大会、班组会等形式,层层做好形势任务的宣传、解读工作,围绕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纪律意识、交账意识、学习意识”,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认清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生死考验,正视水钢公司经营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认识提高劳动效率,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生存所求。

    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和创新点,立足水钢公司生存与发展,总结提炼了“十讲十重十做到”理念,培育水钢公司新时期励志向上的企业精神,增强了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开展“最美水钢人的故事”巡回宣讲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头作用,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与企业同甘共苦、共谋生存和发展的忠诚意识和责任意识。掌握工作主动权、占领舆论主阵地,用主流思想舆论武装干部职工头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在报纸、电视、网站开设“经济博览”“业界视点”“改革改制”等专栏,宣传国内外各行业,特别是钢铁企业改革改制、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信息,增强干部职工对深化改革的心理认知和承受力,使广大干部职工以积极的态度,理解、接受、支持、参与到提高劳动效率工作之中。

    “要从企业生死存亡的角度充分认识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续推进。”成为水钢公司干部职工的共识。

 

    提高劳动效率:目标明确了,成效取得了

 

    越是困难越需要勇气,越是困难越需要信心,越是困难越需要创新。

    水钢公司加快转型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工作得以全面扎实稳步推进,取决于他们“依法治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

    今年1月1日,水钢公司观音山矿业公司洗选车间职工叶天元、扈昌梅夫妇,通过公开选拔转岗招聘到原材料(进出口)公司,成为仓储配送室装卸队的成员,开始了新的工作。这不仅意味着水钢公司终结劳务用工的时间已经到来,也意味着水钢公司正式职工将全面替代劳务用工岗位。这是水钢公司开展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的首要举措。

    今年3月份,首钢总公司外埠企业提效工作全面铺开。水钢公司在认真分析劳务用工的基础上,果断采取“补充自然减员、顶替劳务用工,闯市场‘自找饭吃’”等措施,多渠道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切实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今年以来,水钢公司共清退劳务用工1520人,年减少费用6815万元。

    精心设计细方案,稳步推进成效高。磨刀不误砍柴工,水钢公司把精细方案、高效实施、增强工作落实能力作为追求目标,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广泛学习先进企业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了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细化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水钢公司通过实施《首钢水钢组织机构撤并整合工作方案》,撤并整合现行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流程,简化办事程序,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通过实施《首钢水钢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方案》,调整和优化劳动组织结构,重新设定工作岗位和劳动定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开始,全体“起立”竞争上岗,自上而下,分布实施,逐级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全员竞聘上岗。以2014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为基数,将全公司在岗职工人数压缩20%,将全公司管理人员职数总体压缩到在岗职工人数的10%以内;通过实施《首钢水钢与富余职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实施办法》及配套的《提高劳动效率工作流程》《与富余职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工作流程》措施,鼓励职工与企业协商一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把工作做细做实,环环相扣,形成闭环,不留漏洞。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水钢公司全面完成了首钢总公司下达的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目标任务。

 

    提高劳动效率:人员精干了,潜力涌出了

 

    提高劳动效率工作对水钢公司干部职工来说是一次洗礼,更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只要敢于深挖潜力,就一定能够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在开展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的过程中,水钢公司各单位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结合自身实际优化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理念。

    水钢公司在“两方案一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公司班子带领专业人员多次向贵州省国资委,六盘水市市委、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请示汇报,得到了理解和支持,并将方案、办法提交职代会代表团团长及专门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工作推进过程中,对“两方案一办法”进行逐条宣讲,并编发《水钢提高劳动效率工作宣传问答》,在报上发布。实施过程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求二级单位竞争(聘)上岗实施办法必须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提交职工代表讨论通过后实施。要求各级干部公正严明,杜绝营私舞弊。竞争(聘)岗位、条件、程序必须公开,竞争(聘)结果必须公示,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待遇必须合法合规,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在公司组织人力资源部和纪委设立举报电话。

    在提高劳动效率工作中,水钢公司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通过水钢公司网站“互动平台”以及水钢公司工会舆情信息分析工作,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做好舆情分析;通过网络、会议等形式进行及时解答,为顺利推进提高劳动效率工作实施铺平了道路。

    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水钢公司提高劳动效率工作落到实处。在2014年通过采取合并机构、办理退休和内退等措施减员1810人的基础上,截至2015年6月30日,重新设置处级机构31个,同比减少3个,减少处级干部29人;科级机构363个,减少74个,减少科级干部176人;新编制定员同比压缩4192人,压缩比例24.53%。全面完成首钢总公司下达的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目标任务。

    请看提高劳动效率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机动部的管理干部自进入6月份起,每天下午16点到18点在会议室集中培训,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公司经营目标,提问题、谈观点。

    ——轧钢厂为确保现有人员满足生产需求,采取优化管理流程、培养职工技能、生产线间人员互补等办法,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在职工中推行“职工岗位双向选择竞争(聘)上岗动态管理机制,把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到高效率的生产线,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为生产稳定顺行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水电(氧气)厂根据新常态生产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大力调整和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充分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制氧作业区、供电作业区、供水作业区以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与技改创新结合为突破口,实现了1号、2号制氧机及02变、07变、08变、25变等站所多岗位无人值守;供水作业区将6个站所合并成3个站所,将原212人减至164人。

    ——煤焦化公司原保卫(武装)室17名人员通过竞聘补充到原料车间生产一线岗位,解决了因解合、内退人员离岗后倒班人员不足的问题。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