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嬗变


微信图片_20190529202215.jpg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面貌,深刻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深刻改变着人本身,从而改变着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从经济社会的角度看,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的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角度看,一方面互联网经济比重快速上升,越来越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互联网经济规模(仅指PC和移动终端网络上产生的经济规模)达到了6000千多亿元,并保持着50%的发展速度;新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将越来越成为经济的重要范畴。另一方面,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和改造着传统产业,使得传统产业和互联网呈现出交互发展的态势,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互模式。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时间和空间,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人与各类组织之间的距离。通过自媒体、网络社区等,个体可以更好的实现与组织之间的联系,缩短了距离、降低了成本;组织也可以通过各类平台更好的与个体之间实现互动,信息可以更顺畅和透明的流通和传播。互联网消费和交流模式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甚至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身,快捷、透明、零距离将会成为社会交互模式中的核心范畴。


从人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形成的经济形态和社会运行模式深刻影响着人的行为,也正塑造和深刻改变着人的思维模式。一方面,互联网的快捷和便利使得一个人支配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大大扩充,通过互联网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可以从事更多的工作,生活和工作容量极大扩充和丰富;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得消费行为、交流行为发生了更大的改变,互联网的便利性、透明性使得选择的理性程度更高;多视角、多主体的联动交流,使得交流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同时互联网不断塑造和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让一部分人更加以他人为导向,一部分人却更加自我。


互联网重塑了企业文化的基础


互联网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经济社会和人的同时,也正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无疑是重新塑造了企业文化的基础,将导致企业文化的根本改变。


首行,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企业经营。传统环境下,以客户为中心主要是企业基于自己对客户的理解来定义客户需求,很难将客户的真实的需求迅速而准确的反映到产品和服务中去,互联网模式下通过大数据、客户反馈渠道、客户直接参与等多种方式,将客户自身牢牢镶入到了企业价值链之中,客户甚至成为定义产品的核心群体,极大提高了客户价值。


对营销模式的影响巨大。企业和客户的距离大大缩短,产业和服务直达客户,实现了零距离交互。传统销售的“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客户”的模式直接变成了“生产商—客户”的模式,中间环节的利润直接回馈给了客户和厂商,实现了双赢。同时网络营销可以更好的聚焦客户,实现点对点的营销,降低了营销的成本,提高了营销的针对性。


对经销商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明显。由于网络进一步透明化和便利化,企业可以通过更多的平台对供应商进行识别和选择,提高了供应商选择的针对性;也可以将供应商进行更为细化的分类,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原材料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可以通过更为快捷的渠道和方式,更好的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实现与经销商和利益相关的良心互动。


其次,互联网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重大,组织扁平化和自我管理更加重要。互联网直接冲击的是信息的透明化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化,“零距离”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层级金字塔组织模式,科层制组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将会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组织层级的压缩和高度扁平化的同时,组织管理的幅度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一个管理者有可能更加有效的管理比传统组织多几倍的人员,管理岗位会更多的被压缩,自我管理将越来越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管理范畴。


同时,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管理手段将引入到企业的管理本身,通过互联网进行一般员工管理成为可能;各管理模块的工作将更多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互动,部分具体的功能可以由互联网替代,比如走流程、远程管理等等;另一方面,人、财务、物、知识、信息越来越更加协同的整合到这个体系之中,协同效率将会不断提升。


企业文化功能正在发生变化


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经营管理的重大变化,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文化功能和相应范畴的改变。一方面通过对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影响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变,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互联网化进一步加剧了对企业自身的变革,而企业文化就是这一系列变化的结果。


第一,传统领导和威权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自组织将会越来越成为文化管理最为常态的单元。互联网造成的组织层级大幅压缩、管理零距离等都直接导致权力距离指数会来越来越低,传统领导和威权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新生代构建更加合适的影响模式将是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互联网赋予个体更多的可能性,导致个体相对于群体越来越重要,群体面临着日益分化,大的群体小型化、实体组织虚拟化,自组织将会越来越成为文化管理最为常态的单元。


第二,企业对员工的关系将越来越开放、自由和个性化。一方面,互联网一代所处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开放透明的网络环境造就了新生代员工对更加开发透明,以及对平等、民主的更为迫切的诉求,快速响应、迭代更新极大冲击着传统的价值秩序。企业对员工的关系将被环境倒逼,越来越开放、自由和个性化;企业对客户的关系将越来越一体化,客户将真正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定义产品从而客户定义企业将成为必然;由于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与社会、社区的关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管理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控制式管理。互联网必将影响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职业行为,企业将适应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更多使用引导和激发手段进行管理,而不是传统的控制手段进行管理;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更加容易接受以自由和民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组织氛围,威权管理将日渐式微;尊重个性、吸纳个性,深度分析和把握不同代际的人员需求,基于个性化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必然是未来企业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方向。


当然,互联网以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不总是正向积极的,它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需要警醒和关注。比如,一方面互联网使得知识碎片化的倾向明显加强,且人员过分依赖网络也导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逐步消弱的风险,另一方面互联网形成的心理孤岛更需要通过企业内部以更加开发的模式,推进人员的交流和互动,在社会意义上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网络互动状态的人会丧失作为自然和社会本身的一些基本特质,尤其在真实社会体验和社会化过程中,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慎重对待的。


总之,拥抱互联网、拥抱变革是我们自立于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主动在这种环境和趋势中去把握企业变革和文化变革。


汪平安

来源:华夏基石《洞察》杂志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均载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致敬。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