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销售“中国美”
2010年9月,我被任命为欧莱雅(中国)CEO的时候,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集团旗下在中国拥有20个品牌,覆盖了从高端到大众各层级的市场需求,并拥有完整而日益成熟的销售渠道。然而,我还是被中国市场的独特性所震撼和吸引。我告诉自己,挖掘“中国美”将是未来工作的核心。
从普适性的角度,我们发现化妆在中国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是一个提升自信、寻求认同的过程。但是,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有点特立独行。在欧洲,女孩的化妆知识是从母亲、姐姐那里得来的,这甚至是一种文化传统,或者称作一种家族认同感的仪式。我们发现,或许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中国市场并不存在家族传承的化妆文化,也许,这样的化妆教育有断层。
因此,在中国,怎样教育市场比简单地销售产品更值得探究。对此,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培训柜台的美容顾问,通过他们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直接的护肤和彩妆的基础知识、使用技巧,向他们传播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在销售彩妆的过程中,彩妆师会重点通过教授技巧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例如如何用三款基本产品在五分钟之内打造一个适合参加朋友聚会或者适合上班的妆容等。
渠道上,我们的美妆品牌主要通过百货商店的专柜来销售,因为欧洲那种开架式的试用销售模式,更适合已经很了解彩妆知识、化妆步骤的消费者来选购。
这一改变在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品牌的美妆咨询师要在国有的大商场里工作,而在上世纪90年代,商场是不允许销售人员工作中化妆的,他们认为有损商场形象。那时的中国市场,不仅缺乏美妆知识,更没有美妆消费的土壤。
时值今日,欧莱雅集团在满足消费者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依然在创造和培育市场。在整合了消费者服务、会员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的“一站式”平台上,我们的专业团队提供的咨询类服务比重最大。顾客会打电话来询问某种产品在某个城市的什么地方能够买到,不同产品使用的先后次序如何确定,这些非常具体的问题让我们觉得中国市场和消费者仍然需要更多的专业美容知识指导。
从产品营销上,中国的营销方式同样区别于欧美市场。薇姿和羽西是最好的案例。
薇姿是全球领先的皮肤医学护肤品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薇姿都与“美丽、健康”有关。在欧洲,薇姿的品牌故事人尽皆知。但是在中国,这个品牌故事需要从头说起:薇姿是法国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有以“帮助伤口愈合”闻名的薇姿泉水,外敷和饮用都有神奇的功效。
相对地,羽西的生机之水萃取了灵芝和人参的活能精华。在中国,我相信略懂中医的消费者都明了其珍贵之处。与此同时,我们采用了颇具现代感的时尚包装——红色、金属光泽——我们尝试在传统和时尚之间寻找恰到好处的平衡。
从产品开发到销售,以“人”为本在欧莱雅集团是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口号。
2005年9月,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与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这是继续巴黎、纽约和东京之后欧莱雅集团的又一个创造力中心。我们还在苏州和宜昌设立两个工厂。这样,我们能真正做到在中国研发,为中国创造,并实现大量的本土化生产,从而最大程度地贴近消费者。
在2009年8月欧莱雅进入大众洗发水市场之前,我们在上海研发中心专门从事针对中国各个地区的人们头发的研究:根据日照时间的长短、气候干湿状况以及饮食习惯(如吃辣与否)等因素来研究不同人群的头发特征——研究的头发样本接起来的长度相当于从上海到巴黎的距离。更困难的是下一步——找到这些问题的共性以及能够针对地解决这个共性问题的配方。最终,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推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易受损发质的四款巴黎欧莱雅洗发水。
再比如,现在热销的一款明星产品——美宝莲BB霜。BB霜这个品类源自德国,却在韩国市场意外爆发。现在市场上来自韩国的BB霜品牌很多,但我们调研发现,韩国的消费者更强调BB霜的“遮盖”功效,而中国的消费者要求既要遮盖又能护肤且显得自然。据此推出的美宝莲BB霜在中国迅速得到认同。
我坚信,只有真正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研发出最适合的产品,才是赢得消费者的根本所在。(作者:贝瀚青)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