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一款产品打天下
苹果的单款产品战略让企业有精力把产品做到极致,用一款产品征服所有的消费者。而这依赖于企业强大的研发力,以及足够的自信。
两个月前,家电“节能补贴”新政正式实施,入围企业及产品名单随后公布,有心细的记者发现,2011年志高空调销量不足格力的1/7、不足美的的1/5,而入围“节能补贴”的空调型号却高达1106个,高出格力200多个,更高出美的600个。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我于是反问:“假如苹果手机参与本次‘节能补贴’,你认为会有几个型号入围?”
毫无疑问,只有一个,那就是iphone。
我告诉这位记者朋友,入围型号的多少,与销量的高低不存在逻辑关系,入围型号多,不等于销量大。相反,志高以如此众多的型号对决格力、美的,最后的结果是销量仅有对手的1/5~1/7,这说明志高的产品规划思路值得反思。
由此联想到以苹果为代表的国际产品品牌规划战略。
自2007年6月29日正式上市以来,苹果手机至今只有一款产品。显然,苹果对产品的理解,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同。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认为,消费者购买力不尽相同,审美取向各异,应采取多规格、多层次产品的竞争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美其名曰“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显然,苹果的产品规划战略,颠覆了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设计思维。
在苹果看来,与其分散精力、财力多头出击,不如集中精力把一款产品做到极致。在乔布斯的观念里,消费者需求是企业创造出来的,用乔布斯的话说,叫“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多数企业习惯性地认为,企业应该迎合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这叫“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两种模式哪个更好?在我看来,对于具备绝对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前者是适用的;对于创新能力不足的追随型企业,后者也许更合理。苹果坚持只做一款产品,与其骨子里的叛逆有关,这正是乔布斯的天性。
但是,乔布斯并没有因此而让人们以为苹果是狂妄的。实际上,苹果不仅颠覆了传统手机产业格局,还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平板电脑时代。
苹果没在包括CCTV在内的中国媒体投放一分钱的广告,而其产品却炙手可热,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让那些在媒体上狂轰滥炸以维持市场地位的品牌何等羞愧。
对于苹果为何只推出一款iPhone或iPad,苹果CEO库克给出的解释是“避免出现像Android一样的分散局面”。他说,“我们永恒的信条是提供最佳的产品。”
一款产品打天下,这就是苹果。苹果的成功,迫使中国企业全面检讨长期以来推行的产品规划战略。
苹果的商业实践给中国企业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单品销量最大化”与“多品类销量最大化”,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企业?哪个更具有经济价值?
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的企业决策者们信奉“东方不亮西方亮”,体现在产品设计上,就是多款齐发一哄而上,有点人海战术的意味,“总有一款适合你”是他们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至于如此漫长的产品线到底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几乎没有人说得清,更没有人做过统计学分析。实际上,懂行的人都知道,众多型号的不同,往往是尺寸大小的区别,以及外观上的些许变化。
当然,多款型战略(即同时生产多款同类产品)并非没有一点好处,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产品品类更加丰富,更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不同需求。负面效应同样显而易见,首先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成本,其次是易造成企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苹果单款产品战略的优势似乎更明显,它让企业有精力把产品做到极致,用一款产品征服所有的消费者。而这依赖于企业强大的研发力,以及足够的自信。苹果的自信来自哪里?一是强大的产品功能,苹果当之无愧地定义了什么是智能手机、什么是平板电脑;二是强大的工业设计,苹果不仅定义了产品功能,同时定义了产品外观:几乎所有品牌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都有苹果的影子,坚持个性设计的诺基亚在苹果的冲击下显出颓势。
当然,以中国企业现有创新能力看,照搬照抄苹果单品设计思路并不现实,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这个支点,贸然推进单产品战略,有可能陷企业于无产品可卖的境地。但是,这不等于中国企业无需检讨多品类产品设计战略的得失。实际上,一下子推出众多产品,很容易模糊不同型号产品的个性,从而降低产品竞争力。最要命的是,漫长产品线从总量上推动了销量提升,具体到产品型号,则销量及利润贡献都不高,甚至许多产品都是无效产品,这部分产品的存在,造成企业磨具成本、营销成本的增加及利润的流失,是企业效益低下的隐形因素。
产品实行级差设计是必须的,所谓“级差设计”,即同类产品按不同规格及性能实施差别化设计,比如宝马推出7系的同时,还推出了5系、3系。中国企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往往不是在级差产品上动脑筋,而是习惯于在同级产品上折腾,比如同是42英寸的电视,企业可能会一下子推出30几个型号,至于这些型号之间什么区别?企业自己都说不清楚,很多是外观稍加改动而已。
实际上,同级多款产品设计的思路已经过时,越来越多消费者讨厌华而不实的东西,他们更在乎外观与品质的匹配。国际品牌大多追求经典设计,从索尼特丽珑彩电到宝马7系,再到苹果iphone、ipad,你会发现,它们的产品一旦定型往往多年不变,这就是经典。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产品设计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左右摇摆,始终形不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
奠定强大基础的苹果未来仍然是可怕的。5月31日,苹果CEO库克在《华尔街日报》举办的D10数字大会上接受采访时称:“我们正在研发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且很快将面世。”
人们一般认为,库克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有可能是传言已久的苹果电视。
目前,几乎所有电视机制造商都在焦急地等待苹果电视的问世,以便第一时间跟进。在这些电视机制造商没有说出来的逻辑里,苹果能将传统手机老大诺基亚掀下马,也有能力改变电视产业格局,不能不小心谨慎地对待。
库克曾谈及他的前任乔布斯。他说,乔布斯教会他专注,不满足于好的产品或十分优秀的产品,而是要确保最好。库克说:“这些已经牢牢地印在苹果身上。”库克的意思是,追求最好,已经成为苹果的企业基因。
5月2日,Juniper Research发布最新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苹果iPhone实现营收227亿美元,包括iPad在内则为293亿美元。这意味着2012年对于苹果来说,仍然是个收成不错的年份。而这一切,谁能说不是乔布斯缔造的苹果文化决定的?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