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动机卖不动了
2015年上半年,燃气机市场仿佛跌入冰窖,寒气逼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显示,2015年上半年,其他燃料发动机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3529 台和13550 台,比上年累计产销同期下降49%、49.7%。据悉,此次纳入统计的其他燃料发动机企业多为天然气发动机企业。
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销量前三的三家企业上半年产销累计下滑在50%左右。其中,玉柴上半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9720 台和10197台,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3.65%、45.02%;东风南充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849台和2165 台,与上年同期累计,产量下降48.56%,销量下降55.85%;中国重汽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97台和455台,较上年同期累计同样超过50%。“我们预计,燃气商用卡车全年销量将在1.5万台左右,与2012年水平相当。客车方面,由于政府对纯电客车的大力扶持严重影响燃气客车的行业发展,全年燃气客车销量会在3.5万台左右,与2013年水平相当。”潍柴方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而在记者的采访中,玉柴、锡柴、康明斯等企业的采访对象均表示,影响燃气机市场发展的因素将会长期存在,未来几年燃气机市场不会有很大起色。
气油价格失衡用户成本提高
“今年上半年燃气机的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大幅下滑,导致气价相对较高,用户燃料成本相对柴油机较高或相当,用户不愿用燃气车。这种市场状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玉柴市场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宣布,4月1日起,我国天然气价格正式并轨,也是我国首次大幅下调天然气价格。不过今年以来,燃油价格不断下调,天然气价格优势日益式微。而这对卡车用户的影响更大。
卡车市场曾是很多燃气机企业寄予无限期望的销量重要增长点,而现在却成了销量下滑的重灾区。上半年的销量跌幅已经超过50%。而大部分企业认为,目前国际油价仍处于较低区间,伊朗核谈判成功意味着油价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下半年的卡车燃气机市场仍会持续低迷。“影响燃气卡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性。就以目前来看,国际油价持续保持在60美元/桶的低价位,国内气、油价格联动机制不健全,国内气价势必保持在高价位,即使下半年国内重大基础建设、物流等项目相继开工,燃气重卡市场仍不会有明显起色。”潍柴方面人士认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同时认为,国家宏观经济不振,对于物流行业的冲击也是卡车燃气机市场下滑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补贴政策冲击客车燃气机市场
新能源补贴政策冲击客车燃气机市场,被企业视为今年燃气机市场下滑的第二大因素,这在客车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
今年4月30日,国家财政部下发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倡导各地推广新能源产品(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显然,这一政策对燃气机市场需求带来了很大冲击。从统计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客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3.3%的情况下; 我国纯电动客车市场累计生产13131辆,同比增长5倍,超过了2014年全年纯电动客车的产量。下半年市场恐怕仍将持续增长。“影响燃气机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前几年燃气机几乎成为公交企业的首选,主要是因为其低排放,国家倡导清洁能源动力,通过油补、调低气价等手段引导客车用户选用燃气机;二是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保养、气耗),总体成本低于柴油动力时,客户才有选用燃气机的理由。”锡柴方面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区域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公共交通在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力度上超出预期,超出了新能源试点城市(政府主导)的力度。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团体接送车采购向纯电动客车转变。
潍柴方面认为,补贴政策对于客车用户的购买积极性影响很大。“纯电客车与燃气车是互为替代产品,自2014年开始,国内逐步加大了对纯电客车的补贴,严重影响了燃气客车用户的购买积极性。”潍柴方面告诉记者,以山东省为例,购买单台纯电动客车,最多可一次性获得国家补贴50万元,省级补贴20万元,市级补贴则根据市级政府的具体政策执行。庞大的补贴金额,对公交客户显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不过,如果单纯从数据看,上半年客车市场的燃气机市场表现总体还可以。根据最新的上牌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LNG客车累计销量为5296辆,同比增长30.6%,高出同期客车市场的增幅。不过,有些增量来自菲亚特等外资发动机企业的进口产品,国内发动机企业在客车市场的销量仍有所下降。
相对于卡车市场,发动机企业对客车市场的前景仍然有信心。他们认为,随着地方政府对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地政府可能会出台对燃气车有利的政策。同时油气价差会波动,逐步恢复到使用燃气机有一定利润的比例,燃气车未来在客车市场还是会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