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刊 > 2012年第12期

【特别策划】铁骨仁心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2-12-31

 

         

王宏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中建钢构荣获十大典范组织单位,也非常的荣幸能够在这里把我们对企业文化的思索和实践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建设。党的十八大胡锦涛同志做的报告有12个部分,其中第6部分讲的是文化问题。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航标。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水分、阳光和沃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在企业成长实践中培育形成的“铁骨仁心”文化,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引领企业走在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前列,成为企业独特鲜明的核心竞争力。

 

硬实力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硬实力这个词是我借用过来的,它主要是讲国家的,硬实力主要是指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它是相对于软实力而言的。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是怎么理解的,我认为硬实力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也就是说企业经济的发展是企业软实力的基础。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哲学理念里面也讲到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城市理论也是从低到高,首先是生存安全逐步到尊重自我实现等等,也就是说企业硬实力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保障,是文化软实力的支持力量,有了强大的硬实力作为后盾,软实力才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反过来软实力的提升又促进了硬实力的快速发展。

    2008-2012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员工收入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5%,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为55%,资产总额复合增长率为55%,员工收入年平均增长为20%。此外,我们还为国家承担了一大批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其中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最高建筑——上海全球金融中心,世界最高的全钢发射塔——河南广播电视塔,并且我们在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等重大的场馆建设当中都发挥了实力。据统计,目前世界高度前12位的摩天大楼,中建钢构就承建了其中的8座。可能数字比较枯燥,这些建筑也比较冰冷。给大家讲一个实例,18年前在承建深圳地王大厦的时候,我当时是副总指挥,这个大楼当时是亚洲第一大楼,大楼建成后葛洲坝的总设计师来参观这个大楼,葛洲坝的总设计师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他当时热泪盈眶,说:“几十年前都是登上美国的100层楼,美国的帝国大厦称霸世界第一高度长达80年,我今生今世也有想到能登上中国人自己建造的100层高楼上”。当时我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我还是很自豪,所以只有把企业经营好,做好了才有安全感,才有自豪感,才有成就感。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我认为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必须把它说透。广义上讲,价值观指企业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的精神等等。狭义上讲,价值观指的则是企业文化精神层中的核心价值观部分及其衍生理念。价值观说起来很虚,其实很实在。也就是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了谁,要回答这些基本的命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我认为必须要回答好这些问题。

因此,自2005年以来,公司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构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时代精神和公司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为原自发形成的“铁骨”文化注入新的内涵,是必要的。“铁骨”文化不仅包括工程施工方面的“创先争先”,还应包含依法治企的理念;此外,公司不仅要“铁骨”,还要“柔情”,即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公司文化就这样由“铁骨”演进为“铁骨仁心”。

于是,中建钢构着手构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时代精神和公司特色的铁骨仁心文化体系。铁骨仁心文化体系以“改善人类环境,引领商业文明为”使命,以“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为愿景,以“至诚至善,惟实惟新”为核心价值观,以“铁骨仁心,钢构未来”为企业精神。铁骨仁心文化体系,体现了拼搏精神和仁爱精神的统一,法制精神和人本精神的统一。

中建钢构文化体系建立在对公司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自身资源的理性判断基础上,并经过全体员工的讨论,最后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通过,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同。同时,公司《企业文化大纲》与《2011-2020年发展规划》被职代会一道明确是指导公司中期发展的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企业文化的地位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制度和方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是否有了好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就可以成长起来,也不尽然。

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也有个“知信行模式”。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认同了文化体系后,要有文化的行动。要真正把文化当作是管理的有效工具,使文化理念的逐层细化深耕于企业的管理体系,凝练成企业经营哲学,让其得到落地、生根。

中建钢构对外坚守契约精神,严格履约,切实树立诚信形象,赢得各市场主体的尊重;对内,讲求流程精神,靠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力求公开透明。

入先进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流程,系统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战略管控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公司以规范、科学、高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了相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裁短管理链条,在全司确立了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体制,采用战略与运营集中控制相结合的管控模式(SO模式),实行“3C5M管理”(即“三集中五统一”管理,具体表现为:资金集中控制、预算集中控制、风险集中控制;统一文化管理体系、统一报告管理体系、统一市场管理体系、统一生产管理体系、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形成了母子公司内部层次清晰、分工明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组织架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绩效考核管理,形成了从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到结果考核的管理闭合链条,使公司从过去依靠管理经验和个人素质向依靠法人内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文化转变。

公司大力加强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建设。通过编写精细的管理制度,梳理完善精细的流程,做到制度与制度之间、流程与流程之间无缝连接,用制度、流程将“人”和“事”结合,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完成的过程、结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具体实践中,我们以公司层面制度流程为核心框架,以子分公司层面制度流程为支撑补充,持续改进。几年来,公司历经几次制度编制或修编。2006年,公司出台了《管理工作手册》,共含6个分册、108项管理制度、78项工作流程。2009年,公司“以流程为主导、以制度为补充”,对既有制度进行了修编,出台了《管理手册》,共含12个分册、流程190项、制度167项。2010年,发布公司“三合一”管理体系文件,共新增规程文件16项,修订规程文件10项,其中新增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根据全过程控制的思路,将12项管理分册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中建钢构制度体系的纲领性文件。2011年,公司新引入《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并按照其要求,对公司制度流程再次进行了修订完善,共新增规程3项,修订规程4项。这几次较大规模的制度修编,使中建钢构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制度流程管控体系。公司还编制了《施工用装配式轻型桁架支承结构使用手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标准化手册》等系列标准化工具书,方便指导实践。根据转型升级需要,公司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管理升级、流程再造工作,项目完成后,公司管理标准化工作将会再上新台阶

 

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外在、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融会贯通”的作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构建规模化、系列化、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体系,形成了大型文化活动“六化”模式,即活动定量化(“10+2+X”)、编排集成化(高级顾问授牌仪式、金牌项目经理颁奖仪式穿插在晚会之中)、参与扩大化、过程精细化、流程标准化、效果最大化。公司坚持每年举办全司性的“十大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音乐会、运动会、书画工艺品展、企业文化论坛等),各项活动更加主题化、创新化、标准化。其中有相当部分活动的安排和年度工作重点或各阶段的经营管理任务相呼应,配合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使员工从工作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从活动中体会到工作的价值。中建钢构的文化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各级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报道了公司员工趣味运动会的情况;举办的“牵手大运,钢构幸福”集体婚礼,精心设计线路,用公司建造的两个大运场馆串起公司创造的“深圳新速度”和“深圳新高度”,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免费用两个版面作了报道。公司还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全体员工跨省游和优秀骨干员工出国游活动,开展“激情晨歌会、健康工间操、悠然下午茶”活动。公司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向员工传递了乐观、向上、激情、活力的快乐因子,营造了平等、和谐、共创、共享的团队氛围,使广大员工心相依、情更浓。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中建钢构恪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营造平等、尊重的组织氛围,尊重人、关心人、成就人,依据员工的不同需求搭建发展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配置人才,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与流动,为员工成长提供全面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同时,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成果,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提升素质。“中建钢构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建造建筑产品。”提升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树立“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的新理念,把提高学习力作为激发创新力、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之举。创新“培训+自学”的学习方式,采取借力外部高端平台(“时代商家大讲堂”等)、会议培训(“品牌战略及营销创新”等)、训练营集中(“黄埔军校”优秀青年骨干锤炼营)、网络学院在线学习、职工书屋、农民工学校等组合,使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如火如荼,夯实了员工价值实现的基础。

科学用人。英雄不问出处。以业绩论英雄。公司坚持“重业绩、评德才、听公论”的用人导向,近几年来,将业绩突出的80名社会聘用员工转为自有员工,一批社会聘用员工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的力度,公司公推直选各级团组织班子和部分项目党支部班子,持续开展项目经理和后备项目经理竞聘。新员工转正改“评定制”为“答辩制”,有的分公司还在年会上让新员工述职,不仅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及公正性,而且为快速发现和选拔人才提供了平台。据统计,已有近90名大学毕业不足三年的新员工通过考核走上项目部门负责人及以上岗位。

保障安全。安全生产,保障到位。针对钢结构是高危行业的特点,公司为工人配备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双钩安全带,拉设双道安全绳,定期组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履行责任。中建钢构把做优秀的企业公民作为立身的基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对内,坚持每年为员工进行免费体检。实行“员工权益诉求单”制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设立帮扶基金,帮助公司困难群体,确保公司不出现一例“吃不饱饭、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情况。高度重视生活后勤保障,尤其要确保项目员工“住上空调房、吃上营养餐、喝上纯净水、洗上热水澡”。公司的真情实意换来了员工的真心实意,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外,全力支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西安世园会建设。在这些建设中,我们舍得投入、不计得失,最终天道酬勤、舍而后得,充分发挥了行业排头兵的顶梁柱作用。心系行业发展,起草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12号建议,呼吁加大钢结构产业扶植力度,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不仅倡导尊师重教、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而且付诸行动。公司和员工每年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并且开创了“从教室到教师、从捐资到捐智”的“一条龙”企业助学新模式。公司设立了爱心基金和帮困基金,累计捐资数百万元。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就不会形成卓越的企业,没有文化滋润的企业组织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文化力软实力的提升,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为中建钢构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中建钢构已成为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领军企业。可以说,中建钢构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铁骨仁心文化的实践录。铁骨仁心文化由中建钢构的创业实践中淬炼而出,又必将回归于中建钢构的创业实践。中建钢构“铁骨仁心”文化一定能在中国建筑这片沃土中生根、萌芽、开花、结果。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充满理想、执着进取的中建钢构人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本文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在“中外企业文化2012 珠海峰会” 上的发言)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