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峰会 > 图文报道

“沿海经济特区企业文化建设启示”专题对话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2-12-31

 

 

                                                             

                        

主持人 :李世华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原副巡视员

朱安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王军     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

望靖东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主持人:各位领导,对话的主题是沿海经济特区企业文化建设启示,大家共同分享珠海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下面先请三位嘉宾介绍各自企业的基本情况。

    朱安: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年在珠海成立的,专注于电力行业企业管理软件及服务的主流供应商。公司的核心团队实际上在电力已经有了20多年的耕耘历史,2006年上市,到现在6个年头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销售收入从上市前2005年到2011年收入增长了6倍,利润增长了8倍,人员增长了3倍,目前的市值是60-70亿左右。

    回顾公司成立到现在远光还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能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建设尽了一份薄力,公司从2003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最有潜力的企业”, 2011年我们在全国排名第19位。

 王军:各位代表大家好,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美合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二醋酸纤维素丝束。近年来,公司坚持文化引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逐步实现文化自觉,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蓄文化,呈现出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势强的良好局面。

2010年7月,美国前财政部部长PaulH.O'Neil来公司视察时,他说,到过47个国家、100多个企业,珠纤公司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中小型企业。今天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跟大家认识,我也希望和大家加强交流,也欢迎各位领导嘉宾到公司指导。

    望靖东:各位嘉宾,各位企业界的朋友,格力电器是伴随着珠海特区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家本土企业,公司是1991年成立,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经过二十多年快速的发展,我们在全球已经拥有九大生产基地,员工8万多人。今年前三个季度在整个行业不是太景气的情况下逆市增长,取得了25%的增长幅度,营业收入达到了772亿,利润53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数字了。格力电器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除了技术创新和营销方面之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有独特企业文化的支撑。

主持人:刚才从三位嘉宾介绍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这三家企业都伴随着珠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成长起来的,都有20多年的历史。不但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也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有人说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这一说法我虽不赞成但是,我认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群体,他们的文化一定是企业文化基因的主要来源。所以请嘉宾谈谈企业高层对企业文化建设是怎么认识的?

王军:对于文化的定义非常多,有200多种定义,我理解文化就是12个字,即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如果有价值理念指引,通过积淀,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体现文化,有的时候一个人有文化,通过他做的事情反映出来。其实在我们企业内部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首先明确企业定位,这个企业定位是什么?从企业来讲,我觉得企业文化和大的环境有关系,另外也和个人自身的经历和过往的成长过程也有关系。珠纤公司是一个化工企业,公司提出国家标准就是最低的要求,对于环保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都是按照这个要求来做的。

    望靖东:我认为,一个企业的文化一定会打上这个企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的印记。格力电器是专门做空调的企业,走的是专业化的道路,发展过程当中也面临很多的选择和外界的诱惑。20多年还坚持在空调领域深耕细作,这个和公司的主要领导人是分不开的,和执着的、专注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这种精神是分不开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当时行业不是很景气,也许就会涉足其他领域。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因为公司的领导人在这方面比较执着,我们认定了空调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董事长董明珠很早就提出要在行业里面倡导工业精神,吃亏的工业精神。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戒除商业领域的一些浮躁的精神,能够集中精力做好事情。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觉得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一定和主要的领导人密切相关,这是我的理解。

    朱安:远光是比较典型的民营企业,又是一家纯软件的企业,对于远光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远光大部分高管都是理工科出身,“文化”是一个文科的词,在一个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当中怎么组建文化,这也是远光一直探索的问题。

远光整个企业文化的道路是自然累积的过程。首先创新能力是核心。2001年,我们在西区的金海滩租了3栋别墅,组织20多人的团队进行了一次内生动力驱动的‘集体闭关’。”半年后,公司的产品集团管控软件FMIS雏形初显。此后经过几年精益求精的完善,远光推出FMIS升级版的GRIS集团集约化管理系统,既有着鲜明的电力行业特点,又切合大型集团企业管控应用的特点,一时震惊业内。今天远光GRIS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国电集团等大型央企。

另一方面,在管理上远光也不会照本宣科,只是在摸索和积累适合自己的道路。比如:公司鼓励表现,提倡创新,只要是人才会不拘一格的提拔。我们有个员工从保安通过三年自学成为程序员,成为远光的励志人物。我们也有80后天才型人物,自己出版了一本JAVA的书籍,最近又准备出版另一本技术书籍。公司为员工构造 “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鼓励员工参加PMPCPAGRIS等认证,与武汉大学签订联合办学,持续进行人才储备,促进员工成长和竞争能力的提高。远光还推出“金点子  亮远光”的活动,让所有远光人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最大程度地凝聚每个远光人的智慧力量。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在远光不是一些口号,一本书,而是有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否则作为民营企业也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主持人:从三位嘉宾的介绍中可知,三位企业的领军人物对企业文化的建设都有很高的文化自觉,把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现在各项经营管理之中。那么,三家企业如何做到创新的?

王军:大家过去讲到创新就是高不可攀,非常大,非常神奇。我认为,创新就是对要素和流程进行改善,产生更好效果的一些活动。这个是我们自己定义的。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要创新,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让员工理解创新不是高不可攀,人人都可以做,就在身边,这个是从理念定位上的引导。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强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内外结合地改变员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深入推进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使精神文化“固化于制、外显于形”。公司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十二五节能规划》、《创新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使安全、绿色、创新文化有坚实的制度保障。公司还将节能减排作为公司的五大战略之一,详细部署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通过制度和战略的支撑,企业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南,有效地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日常工作之中。

   公司搭建起层次丰富的物质平台,积极展示精神文化。设计和实施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统一和规范公司外在形象,丰富和拓展精神文化的传播阵地。公司在内外部网站设立“安全之声”、“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栏目,使员工和公众能及时获知公司文化的具体实践信息。设立“珠纤文化讲坛”,邀请管理人员、员工代表和专家学者走上讲坛,分享经验、传递知识。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司视外部力量为有益补充,灵活借力,使宣贯效果更为理想。例如,公司在宣贯安全“谁主管、谁负责”时,部分员工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安全虽然人人有责,但论及主管和负责,那是安保部的事情。后来公司借助“外来和尚”,邀请安全专家进行全员培训,使员工知道“谁主管、谁负责”是全世界通行的科学理念。再比如,公司推行创新文化时,部分员工认为创新是工程师的事情,与其它员工关系不大。为此公司开展各种创新工具和改进工具的培训,使员工知道管理创新也是创新,小改小革也是创新,有效推动“人人能创新、人人要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

   公司还积极向社会相关方传递公司价值理念。通过参加社会论坛与会议、制作《珠纤通讯》等内刊资料、高层走访与沟通、员工业务交住与洽谈等方式,使公司的价值理念“走出去”,有效降低公司与社会相关方的沟通成本。

这些年通过从理念、制度、行为、物质建设方面努力,所以创新的氛围非常的浓重。以水吸收法丙酮回收技术为例,这是公司在对美国塞拉尼斯碳吸附工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是一种颠覆性的改造。该技术将使公司能耗成本降低20%10月份,公司继续实施带中间冷凝器的新稀丙酮蒸馏工艺试验,进一步节约能耗6%。该工艺技术将在公司搬迁扩建中实现工业化应用。

以创新为动力,公司生产运营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订货量连续多年超出产能,公司出现供不应求的“幸福烦恼”。公司有13项专利获得授权,“醋酸纤维丝束制造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主持人:关于创新的话题三位老总有说不完的话,我觉得创新确实是沿海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听说格力有三公,即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现在请望总介绍一下。

望靖东:格力内部有十二字管理方针,即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这是切合十八大精神倡导的公平正义。一个基本事实是: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企业内部也是一样,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公平,提高效率,最大的公平就是最大的效率,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整体的积极性。就像董明珠董事长说的那样:“我自己公平公正,中层干部就不会有委屈,就没有人颠倒是非打小报告,就不会伤害真正优秀的人才。” 所以,格力一直坚持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内部环境,创造公平,提高效率,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开透明,意味着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成为积极的“参政”者。因为保证岗位角色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这是对下属员工的一种尊重和信任,因而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和热情与企业存在和发展共荣辱。格力的厂务公开等措施,极大得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了热情和效率。

公开透明,不仅面向内部员工,更面向广大消费者。就像董明珠说的,“面对消费者,格力从不玩那些虚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广告。”

一个合格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更要一定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董明珠董事长曾说:“企业不是家,公私要分明。对于领导而言,尽量少用家里人。因为即使再公平,员工还会认为有不公平的地方。”确实如此,公私分明可以说是建构了管理规范的尺度。格力一直致力于公私分明的管理方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言必行,行必果。

    主持人: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特别年轻的企业,员工平均年龄26岁,朱总您面对2600多个年轻人,您是怎么管理的?是怎么把这么多年轻人凝聚在一起的?。

朱安:远光员工平均年龄是26岁,这确实是事实。我们公司是做软件行业的,要求有激情的团队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年轻人的特点就是创新,只要创造了以后又获得成功,他才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么多的星星之火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片燎原之火。远光非常清楚这2000多个生机勃勃的面孔用好了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在公司内部,远光主张减少层级,实行矩阵管理。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个性。唯业绩,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过去的功劳。提供足够的资源,使所有员工都能按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鼓励创新,提倡“表现”。健全制度、规范,由向人负责进步到对事负责。无论是技术精英,还是行政、营销人员都鼓励“琢磨事”,反对“琢磨人”,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办公室政治”。

公司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及多种形式鼓励发挥标杆作用的个人或团队,肯定员工在不同领域的卓越贡献。例如,颁发优秀新人奖、优秀员工奖、优秀经理奖、优秀团队奖和远光之星,鼓励员工持续在工作上为个人、公司、社会创造价值。通过设立八个协会,提供网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跑步等多种多样的健身项目,举办每年一度的万圣节狂欢、圣诞欢庆派对、邀请员工家属参观公司的“亲属开放日”等特色活动,来丰富远光人的生活。

    主持人:醋酸纤维是一家集化工、化纤、热电于一体的企业。这个行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行业,安全也好,环保也好,请问王总当初您有没有遇到过到这方面的难题?而且醋酸纤维在环保方面走在了全球的前列,请您谈一下这方面的感悟。

王军:珠海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有的时候高标准的要求对企业也是一种鞭策和推动,逼着你去创新去想办法。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首先是遵守法律法规,如果不遵守法规法律谈负责任无从谈起,所以对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环保方面的要求一定要到位。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是非常到位的,科学发展落实到我们企业来讲,就是安全发展、节约发展,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我们生产过程当中大量使用丙酮,丙酮是易燃易爆的,所以我们有非常严格的工艺的流程。ABCD安全模式的指导下,公司先后导入STOPPHA、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工具和手段,开展事故演练、安全竞赛等活动,实施安全审计、隐患排查等举措,不断强化行为安全和物态安全。公司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另外环保方面,今年截至上月底,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0.997吨标煤,处全球行业领先水平。我们觉得这是一份责任,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也是一份责任,所以在这方面下了大量的工夫。

    主持人: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要建设幸福广东,幸福特区。希望嘉宾用一、二句话来描述一下企业对建设幸福广东、幸福特区的概述,我先谈一点点体会,最后三位老总用一句话来结束自己的发言。

    刚才三家珠海企业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我感觉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者群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动力,他们的价值取向、人格个性、爱好和行为选择是企业文化基因的重要来源,会对企业文化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发挥传播、倡导、激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价值观的转化过程当中率先示范。

    格力公司认为,最高层次的竞争不是资本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无形潜在的资产和财富。珠海醋酸纤维公司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当中领导是否带头实现关系到文化能否落到实处,他们特别重视领导的榜样作用,要求领导人当好传播者,用行动解读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对文化的幸福感和认同感。

    启示二:创新是沿海经济特区企业精神价值的基因。敢为天下先、不断创新是特区精神的体现。。

    格力公司认为,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创造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原始创新、系统创新。“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一个没有脊梁的企业。”一句“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广告词家喻户晓。格力公司拥有技术专利6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300多项。

    珠海醋酸纤维将创新视为建设国际一流醋酸企业的必由之路,使创新覆盖各流程、各岗位,形成人人能创新,人人要创新的浓厚氛围。

    远光软件股份公司,秉承创新即生活的理念,始终坚持创新,生产经营的软件产品全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全国电力行业近1/6的央企提供优质的软件产品和可靠的技术服务。

    启示三:绿色是沿海经济特区企业精神价值的选择。珠海在发展中,从产业结构到建设,从土地管理和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无不打上生态保护的印记,成为中国的生态示范市,环境模范城市,为中国第一个从联合国捧回“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8年,珠海发布了关于建设珠海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决定,GDP不再是检验中国的唯一模式,珠海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特区。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绿色是这三家企业的共同选择,以绿色价值为主导,建设绿色文化、安全文化。目前醋酸纤维以已成为行业和珠海市第一家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实现0.997吨/标煤,这个是处于全球行业的领先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目标,珠海的企业正为此做着无限的努力。

启示四:幸福是沿海经济特区企业经济价值的追求,建设幸福组织是时代的使命,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记者见面会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同时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

身处努力建设幸福广东、幸福特区的大环境当中,格力公司始终坚持不能简单的靠物质激励员工,更要让员工在企业有安全感、幸福感,不仅让每一位员工的物质生活有保障,还要保证员工的精神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弘扬美的事物,奉献社会、赢得尊重,正在成为沿海经济区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目标。

启示五:企业文化融合是把所属成员单位,各具差异的个性文化通过吸收交流融合创新,逐步建设成统一的更高层次企业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融合的目的不仅要解决不同文化传统、文化思维而引发的文化的提升,以引领和保证企业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前发展。沿海经济特区的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只有通过进行文化沟通,理解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形成文化共识,建立与核心价值观于一体的,不断的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控制力才能保证企业的科学发展。醋酸纤维注重求同存异,不断审视中外双方的合作,使安全绿色创新成为员工坚定不移的理想。

启示六: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文化是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企业价值理念的体现,只有扎扎实实不断推进企业,提炼构建价值理念体系,特别是企业价值观的全面转化,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

珠海企业以创新、绿色等理念支撑和引领,以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再造企业的管理流程,优化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平台。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企业人格,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当中,领导率先示范,中层带头执行,并建立考评机制,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升级。

    珠海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希望珠海特区的企业继续弘扬特区精神,面对新形势敢于创优势,争当企业文化发展的排头兵。

    最后请三位企业家用一句话来结束自己的发言。

    望靖东:幸福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的,格力电器对于幸福的规划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是通过3-5年的时间要使单身员工,现在有8万员工,其中单身员工占60%-70%,要使每一个单身员工能住到一人一间房,大概是15平方米,就是每一个单身员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这个房间里面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洗手间、电脑、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这些东西都配齐了,让员工能够安居乐业。第二个指标,我们正在筹建自己的工程技术学院,我们也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90%以上的员工都能够在学历上达到大专以上的程度,格力电器也在搞转型,所以对员工的基本素质也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两个硬指标就是我们对幸福的理解。

朱安:在企业文化方面,我想在座的各位朋友肯定比远光更有经验。不管用什么的方式做企业文化,假如你没有来远光工作之前,你很想去远光工作;你在远光工作的时候很热爱这个工作,你离开的时候说我是远光的,这样我们的企业文化就实现了。

王军:幸福是一个感受,不同的城市关注度不一样,幸福企业更重要的营造一些氛围,创造一些条件。公司提出建设“幸福珠纤”,要以“CODE法则”为路径:C是沟通、O是公开、D是成长、E是公平正义。以此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民主参与感、精神富足感和社会责任感。

    主持人:今天这个环节给人印象非常的深刻,我们用掌声对这三位企业家精彩的发言表示感谢。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