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2年EAP十大热词
2011年岁底,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在广西桂林举办了 “中央企业员工辅导计划”(EAP项目)交流会。会议要求中央企业全面总结开展EAP项目的情况和特点,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推广EAP做出表率。盘点一年来EAP的实施和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凝聚员工“幸福感”、“暖心剂”、“受关注”的EAP“热词”,承载着千千万万企业员工的殷切期盼,凸显出构建和谐企业的时代要求,更让人们感受到企业在实现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坚实脚步。
热词一: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EAP的主体部分。从学术观点看:中西方学者对EAP的界定都趋向于“EAP是向有问题的员工及其家庭成员免费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为员工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实施有效的前馈管理。心理咨询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企业在能介入的范围内实施了常规服务。如:借助专业机构帮助员工确立积极心理援助的理念、发现健康人的潜在力量、开发健康人的潜质;强化职业心理健康宣传与推广,对新员工开展心理普查、普遍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创办心理简报、开通心理网站、开播心理节目、放映心理电影,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全员培训,帮助员工认识人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企业为职工实施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特别服务、紧急服务,为企业员工注入了“心”的活力。
热词二:心理福利
在心理学视野里,心理福利主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体验和主观幸福感。专家从EAP角度分析:心理福利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心理辅导,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套长期“精神福利”。任何一个单位、群体都有形无形地存在着组织与领导、被管理者与执行者,只要是劳动者就会有情绪情感体验。企业员工的心理福利则是以人文关怀为目的,追求在工作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关心企业自身的发展。许多企业在为员工推行的成功福利方案中,能够针对各类特殊群体,分析员工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存在的困扰,为员工提供由针对性的心理福利方案。如:身体健康援助、对员工身体进行定期普查,建立健康状况档案,对疾病做出提前检测并及时治疗;心理压力测评,让员工在第一时间内知道自己是否有压力、压力程度如何以及压力来自何方,及早发现自身的压力水平,根据心理压力测评报告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科学的建议下制定出有效的压力调节方案,从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规划,针对员工的不同情况,为员工心理福利项目制定、改进、完善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相协调,使员工对自己的发展规划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发展的动机,甚至面临困难也具备一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热词三:爱抚管理
“爱抚”管理最早是日本企业应用的EAP模式。这种模式的理念支撑是:当企业用心关爱抚爱员工时,员工才会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企业。我国学者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内容勾勒出实现“爱抚”管理的内容和途径。诸如:在人情感方面,强调激发人们欢喜、振奋、满意、骄傲、爱、幸福、极乐等积极情感;逐步克服羞愧、悲伤、焦虑、担忧、气愤、压力、紧张、忧郁、妒忌等消极情感。在认知方面,倡导提升整体生活满意度。内容涵盖:想要改变生活、对目前生活满意、对过去生活满意、对未来生活满意;对特殊生活领域满意包括:工作、家庭、健康状况、经济状况、自我、所属群体等。目前,积极尝试爱抚管理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如:一些企业设置了放松室、发泄室、茶室等用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或制订员工健康修改计划和增进健康的方案,帮助员工克服身心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设置一系列课程进行例行健康检查,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练习、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等。爱抚管理不断为企业、为员工施以抚爱,为创造幸福企业增加养分,企业内部通过长期的疏导和调控,饱尝“精神按摩”的甜头,使员工获得一种强大的心理承受力,随时可以应付来自各方的变革。
热词四:危机干预
2011年7月《每日经济新闻》令人震撼的报道,“自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内,先后有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危机管理和危机干预的关切和关注。一些专家学者惊呼:“经济脊梁的脊髓开始变异”,人们惊叹之余,也切实感受到员工个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企业加强危机干预刻不容缓!现实中“以人文本”涵盖的三个基本要素“生活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些企业员工的压力源,人们寄希望于企业文化组织的职能作用能发挥到最大化,因为好的企业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一所好学校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基于此,2012年企业坚持的“以人文本”最重要的两个层面“身体无疾病,灵魂无纷扰”的理念在一些企业的员工中得到强化;企业的律师队伍,EAP顾问,心理咨询师的队伍应运而生,煤炭、地质、铁路等企业和行业构筑起了危机干预机制,从组织上强化了员工的心理保护网。
热词五:本土化
人是文化的产物,每个社会都是一种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EAP发生发展于美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美国社会文化的产物。如何把国人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咨询中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尝试性地建立自己独特的咨询技术和理念;如何立足于中国的现状,深入研究中国人、中国社会的特性,将EAP发展成为贴近中国人,适合中国人,被中国人所接受、所喜爱的服务项目,如何使 EAP 的应用更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找到一种适合于不同行业的 EAP 服务,为我们的专业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如何把在美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EAP工作模式为我所用,都是2012年EAP热议的话题。与EAP本土化相关的课题还包括:中国企业员工如何从思想上客观认识EAP、企业如何理性分析EAP的引入效果、如何选择EAP引入恰当的时机、切实解决实施中的技术性问题以及行业模式等,都是EAP事先本土化的内在要求。目前,IT业、金融业、保险业、石油业、煤炭地质、航空业、医疗服务业等行业通过对组织压力、组织文化特点、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程度、组织对员工的支持程度、高层管理者对 E A P的态度等的调研,分析组织环境,了解实施EAP的需求和方略,形成了具有操作行和执行力的行业模式。同时,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正在筹备中国的职业认证体系,中科院心理所EAP中心,广泛开展了EAP咨询师培训认证,为实现EAP本土化想实策、出实招。
热词六:全方位服务
随着EAP在企业的引进,人们对EAP的认识不断深化、对EAP的诉求逐步增加。在实践EAP的操作内容十分广泛,与日俱增。如:现阶段EAP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一些涉及到员工心理问题的组织和工作设计、企业文化、管理风格、员工发展等服务项目也成为EAP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近20年来EAP的应用和发展的实践表明:EAP服务的内容已经从最初的酗酒、滥用药物等行为矫正发展到今年天对个人问题的综合性服务,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灾难性事件、职业生涯发展、离职面谈、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和减肥等全方位的员工帮助与服务计划。全方位的员工服务计划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热词七:搭建框架
以玉柴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把推进EAP项目做为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创新企业文化新载体,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企业,提升团队及组织的凝聚力的有力抓手,增效员工关爱、完善员工福利的有效补充,将思想工作渗透到员工的心灵深处,搭建EAP项目的工作框架,筑起员工心灵的阶梯,为公司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有效地提升了工作绩效、增强了员工的幸福感,为建设员工精神家园,助推企业目标的实现凸显了文化创新的威力。这些企业积极利用传播媒介,征集EAP个性化服务的方案,发布全方位的EAP帮助内容以及各种“心理抚慰”,“心灵鸡汤”和“心理简报”等,努力增强服务的有效性和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实施积极的心理保健,优化员工心理素质;建立EAP支持体系,为员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普及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助人与预防双管齐下,逐步构建了心理激励“三级服务网”;通过EAP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掌握员工想什么,盼什么,做什么,急什么等思想信息;了解员工或因失恋而懊丧,或因借债而犯愁,或因家庭纠纷而焦虑,或因身体染恙而痛苦,强化员工的心理契约意识(交易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当员工面临各种压力时,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其摆脱困境,解决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实施从“身”到“心”的人文关怀,让员工队伍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情舒畅,快乐地工作、生活,让员工产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感受企业大家庭办的温暖,在员工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及时对员工实施心灵关怀和情感管理,排解员工的心理问题, 让员工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依存度,从而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争取了最大的利润。这些企业正是从创新企业文化载体切入EAP,彰显了文化助人的魅力。
热词八:心理激励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工作所遵循的共同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基于这个共同的理念,当EAP从外国走进国内,最重要的是要将员工心理帮助的理念引入心理激励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心理激励现状,以张西超为代表的EAP专家提出的EAP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得到广泛推行。从适用性角度分析,基于EAP的我国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涵盖了减压激励、认知激励、发展激励、家庭激励、应急激励等。这些激励或通过心理咨询的相关技术和手段,使员工的负面情绪得到合理释放和宣泄,改正不恰当行为,消除由于心理原因产生生理症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或通过培训和辅导,引导员工确立合理的信念和正确的认知方式,拥有广阔的胸怀,帮助员工改正自身弱点,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方式,不断完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或通过职业发展引导,帮助员工分析自身和环境因素,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或通过家庭咨询方式,帮助员工塑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或在员工遇到突发事件后,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应急心理干预,帮助员工尽快调整情绪,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面对突发事件之后的工作和生活。
热词九:心理资本
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注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更关注基于心理资本有效开发与管理的员工帮助计划,更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力量,发挥员工的全部潜能;营造积极、健康的人性化组织环境,使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别是时下流行的四大工程已成为企业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常规抓手。其中包括:一是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通过直接经验,榜样作用,社会说服和心理、生理的唤醒等具体方法,自我激励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培养员工乐观精神。通过宽容过去,欣赏现在,展望未来蓄积力量并寻找机会,采取积极、自信的态度应对所处的一切境遇,养成员工积极、乐观面对工作、生活的心态,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暂时和特定情景中原因的积极解释风格;三是帮助员工树立希望。通过设定合理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制定计划步骤分布实现目标、获得相关支持资源、享受目标实现带来的乐趣与自信、制定障碍消除计划等,让员工形成的积极的状态;四是增强员工的复原能力。通过增加资源,遇到困境时全面分析现状,迅速找到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规避风险,尽量减少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消除紧张情绪;干预影响过程,对外界因素对个体认知、情绪及行为的影响过程进行干预等,引导员工遇到逆境,能在不确定状态、压力以及某些无法抗拒的变革中迅速恢复正常情绪。
热词十:幸福感建设
近两年,“你幸福吗”可谓热的发烫的话题。2011年“两会”提出幸福中国,2011年11月7日联合国(微博)大会呼吁成员国推进“幸福感”建设,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实践方式和评估方式都突出了幸福感的重要性。今年3月时任党的总书记胡锦涛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同步”,今年4月联合国高级别会议探讨“什么是幸福”,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的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主题为“幸福与幸福社会”等,显示了着眼于幸福追求是世界各国努力的方向,勾勒出员工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全方位幸福生活的谋划,也揭示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天性。因为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早在城邦时期的法律就要求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生的幸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特别强调德行条件。现代幸福理论认为:幸福是一种技巧,一种生活的艺术。企业发展快,压力大,考核多,幸福与危机并存。2012年一批“建设幸福”的企业脱颖而出。幸福靠员工去创造,建设幸福企业的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促进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提升员工的敬业度与公司的绩效,追求有意义的美好人生。以南方电网为代表企业通过“建设建立幸福企业大家谈,确立幸福指标体系”、“开展幸福盘点,了解员工的幸福观”、“开展幸福现状评估,掌握员工的幸福指数”、“深度分析员工幸福原因,提出建设幸福的构架图和提升幸福感措施”等。可以说,建设幸福,正在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之,2012年EAP在“传播员工心理帮助计划知识,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EAP管理创新模式,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和谐劳资关系,化解企业矛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如既往地行动而不等待,务实而不空谈,继续发挥EAP在深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