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原创 | 内隐领导:领导者的暗器思维

导语

内隐,不是指形式上的隐匿,而是意味着领导力像暗器一般,在不知不觉、亦真亦幻之间,让领导者和追随者“走心”,并最终实现“齐心协力”。


文 / 李华晶


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不少都有一门看家暗器,例如古龙笔下的梅花针、情人箭和孔雀翎等。这些暗器琢磨不透的隐蔽性和威力巨大的杀伤力,让武侠迷读得如醉如痴,也给漂在管理江湖的领导者一个提醒:领导者在与员工的博弈中,是否也可以打造自己的独门暗器呢?


对此,内隐领导理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该理论认为,内隐领导是储存于领导者和追随者(如下属或员工)个体心目中关于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特质和行为的认知结构或原型。这种认知结构或原型,是一种认知图式,往往处于意识的边缘,不会外显出来。但是,如果个体心目中的内隐领导在特定现实情境和任务中被激活,就有可能发挥出神奇的力量,会改善追随者的表现并最终提升组织绩效。


内隐领导是领导力中的“小李飞刀”


内隐领导的力量,像极了江湖盛传的神奇暗器——小李飞刀。古龙这样描述小李飞刀:“我一向很少写太神奇的武功,小李飞刀却是绝对神奇的。我从未描写这种刀的形状和长短,也从未描写过它是如何出手,如何练成的……事实上,他的刀也只能想象,无论谁都无法描写出来。因为他的刀本来就是个象征……是一种可以令人心振奋的力量。”


可惜的是,内隐领导认知图式,在领导者和追随者心目中,常常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种偏差无法充分激活个体心目中的内隐领导,从而造成领导者无的放矢、追随者败兴而归的结局。


对此,可以借用网络上流行的“眼中体”来打个比方。例如,某位领导者心目中的领导原型应是如来佛形象,而他的追随者心目中的领导原型却应是乔布斯形象。因此,无论这位领导者披什么袈裟,总是无法让他的追随者感受到乔帮主的魔力,甚至还有可能让追随者联想起唠唠叨叨的唐师傅。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领导者本想自己是如来佛,却被员工笑谈为“唐三藏”。


但是,当特定的情境和任务出现,比如领导者在恰当的场合穿对了那件黑色的T恤,追随者心目中的内隐领导就被有效激活,从而打通了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内隐领导认知图式,“我的乔帮主可算出现了”,进而调动了追随者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甚至推动追随者去创造更好的业绩。


由此可见,内隐领导这门暗器,虽然是领导者掷出,但其功效却由领导者是否成功激活追随者的内隐领导所决定。只有领导者打开了内隐于追随者心目中关于领导的认知图式,领导者基于自身认知图式所投出的内隐领导暗器,才有可能像小李飞刀一样,“出手一刀,例不虚发”。


内隐领导暗器的功力本源


追随者认知,善抄近路而非固守旧途


内隐领导理论缘起于个体认知,而认知主义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认知喜欢走捷径,不是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两位学者尼尔·麦克雷(Neil Macrae)和盖伦·博登豪森(Galen Bodenhausen)提出了“认知经济性(Coginitiveeconomy)的概念,他们指出,每个人都是一个认知节约者,总是本能地对他人进行分类,以便于简化外部世界。


在总结上述规律的基础上,美国学者罗伯特·劳德(Robert Lord)等人将认知思想引入组织管理背景,发展了内隐领导理论,强调个体会在心目中形成关于领导者特质和行为的假设和预期。同样,追随者也会对领导者进行分类,在心目中框出某种领导原型,形成一套对领导者的假设和预期条件,从而影响追随者自身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领导者形象,内隐于心而非外显于形


领导者虽然站在明处,但是,产生功力的领导者形象,更多地内隐于心,而不是外显于形。为此,首先需要区分两种学习类型。一是外显学习,也就是个体可以有意识地觉察和控制自己的学习,通过实际数据和经验观察,以一定目的导向做出努力。二是内隐学习,意味着个体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是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认知过程,个体的判断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某种无法清晰回忆的经验的影响,但是个体意识层面却无法觉知和外显这些经验规则。


内隐领导理论认为,个体对领导者的内隐认知,是采用自陈式量表测度领导者出现误差的重要来源。换言之,通过自陈式方式直接考量出的领导,之所以不精确,根本原因在于外显学习特有的意识控制,会对测度的评估过程产生干扰,并忽视了个体认知层面对领导原型的无意识加工信息。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医学实验表明,失忆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比如无法再次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Table),但是,在为先前学习单词补笔(比如给出先前学习单词Table其中三个字母Tab,然后让测试者补全缺失的字母)的测试中,却会对先前看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科学家将这种记忆称为内隐记忆,而内隐领导,正是个体大脑中,对领导者所拥有的内隐记忆。


因此,追随者虽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而且也不是有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是,内隐领导却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据说,库克做出“此生至今所作过的最佳决定——加入苹果”只用了五分钟,在极其感性的乔布斯和冷静的库克“一见钟情”背后,谁又能否认正是内隐领导在发挥作用呢?


激活内隐领导:需要捅破窗户纸


内隐领导具有无意识的倾向性,往往处于意识的边缘或者说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之下。感觉阈限作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的术语,反映的是物理能量与心理体验之间的关系,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概念,通常用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来衡量,也就是用那些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例如,一幅宣传画偶尔一次出现在你面前,你可能不会有感觉。但是,如果一次次地稍稍增加这幅宣传画出现的频率,并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你的感觉反应。这个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是一种感觉阈限。同样,内隐领导作为潜藏于心的认知图式,也需要在一定情境下被激活,这样才能让个体产生对领导的感觉经验。


但是,内隐领导的感觉阈限,并不是轻易就能够被明确的,内隐领导的激活,离不开特定现实情境和任务对感觉阈限的突破。埃隆·马斯克在因PayPal而跃入新贵阶层之后,没有像他的创业同伴彼得·蒂尔一样,投身风险投资,而是把自己“膨胀爆炸的躁动的年轻意志,最终安放在了他童年的幻想与庇护所——浩瀚的外太空”,加入了被称为“太空极客”和“新太空资本家”的硅谷高科技亿万富翁俱乐部群体。这群人童年时都热爱科幻和太空探索,少年时目睹过阿波罗登月。不难相信,他们瞄向太空的创意,捅破了创业项目领导与以往经历体验之间的窗户纸,激活了内隐领导认知图式,即便个体对这种反应过程到底如何发生可能毫无意识,表现出的是一种本能的相应行为。


内隐领导暗器的招式要诀


观心:剖析追随者内隐领导认知图式


道家哲学讲究“观心得道”,内隐领导也完全契合。内隐领导理论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在四十年前就指出,个体往往会运用大脑中储存的一套标准来评价领导者,既然领导要素存在于追随者大脑之中,人们就应当去了解追随者的观点与想法。因此,领导者剖析追随者内隐领导的认知图式,是投掷暗器的第一步。


化形:启动内隐领导影响力


小李飞刀虽源于内功,但依然需要外化为一把刀的威力。古龙描绘小李飞刀,长三寸七分,薄如蝉翼,是京城铁匠花两个时辰打造出来的。同样,把潜藏于心的认知图式,转化为产生实际效果的领导力量,也是内隐领导的应有之义。


回型:建立双向反馈机制


其实,与内隐领导形影不离的还有一个概念——内隐追随。它是把内隐领导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迁移至追随研究领域,探查领导者和追随者对追随者特质与行为的期望。例如,领导者往往会根据自身固有的一套标准来评估下属的追随力,如果这套固有标准与下属的实际追随力有偏差,就会导致领导者对追随者评价难以精准。


希腊学者奥加·艾匹特洛帕基(Olga Epitropaki)和英国学者托马斯·赛(Thomas Sy)等人的最新研究认为,依据认知分类模型,个体会将头脑中被激活的内隐原型与实际影响力进行匹配,从而形成对领导者/追随者与非领导者/追随者、有效领导者/追随者与无效领导者/追随者的区分和判断。如果匹配失败,那么内隐原型将被重新归类或定义;假使匹配成功,内隐原型将直接影响个体对待领导者/追随者的态度与行为。因此,内隐领导需要与内隐追随相对接,让内隐领导不是一个单向的施动路线,而是形成回路的反馈机制。


领导者的内隐暗器与追随者的隐形翅膀


内隐领导虽然可以当做暗器,但是,目的却并非伤害对方,而是为了打破束缚追随者隐形翅膀的枷锁,让领导者和追随者实现互动,最终带来组织绩效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因素已经被证实为内隐领导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中国情境下的内隐领导问题,就必须关注中国数千年封建制度和等级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的组织领导者和追随者与西方人在认知图式上的差异。例如,已有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文化赋予了领导原型不同的特征,因此,内隐领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需要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民间流传一句话,“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里的隐,与内隐领导的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内隐,不是指形式上的隐匿,而是意味着领导力像暗器一般,在不知不觉、亦真亦幻之间,让领导者和追随者“走心”,并最终实现“齐心协力”。


关于作者 | 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 | 改编自《清华管理评论》2016年12月刊文章《内隐领导:领导者的暗器思维》。

特别声明:本号为非营利性公众号,部分文字和美图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对原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无法及时联系到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