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CEO如何关注员工效能


导语

单纯的高敬业度并不能提高员工绩效,员工也需要得到公司的支持。也就是说,公司需要将员工制与合适的岗位并提供相应支持的环境,通过扫除影响绩效表现的障碍,创造一个更为高效的组织气氛以及提高绩效表现。


文 / 蒋安奕


员工效能是目前留给CEO为数不多的、基本尚未开发的、却能显著提高公司绩效的领域之一。


不知您是否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CEO被问到:“有多少员工在您公司里工作?”CEO回答道:“大概一半吧!”


如果从公司里领薪水的人是一些出工不出力的员工——我们称之为“低效的员工”,甚至是那些带来破坏性影响的员工,也就是那些存心不想出力的员工,您的企业还能够具备竞争力吗?


研究结果显示,我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是愿意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这是人类的本性使然。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一些人愿意与雇主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而另外一些人却不愿意这么做呢?合益集团做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员工效能调研以回答这个问题。


“员工效能”指的是员工的工作热忱以及与企业目标的契合度。它衡量的是员工的“当前状态”以及它是如何与公司目标之间关联起来的。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重要。换而言之,有的员工可能很有热情,但却用错了方向。效能,意味着要积极达成公司的目标(见图1)。


image.png


过去多年里,如何衡量及跟进员工绩效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初,人们关注的是“员工的工作效率”,20世纪20-30年代,关注的是“员工满意度”,60-70年代,关注的是“员工忠诚度”,过去十多年,关注的是“员工敬业度”,今天,我们开始关注“员工效能”。每一步都是超越前者的革命性的一步,每一步都引领着我们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员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带来切实的好处


员工效能很重要,这是企业的一种优势。员工效能高的好处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认可。即便是员工效能上极小的进步,也可以让业绩得到可观的、甚至是巨大的提升。尤其在不稳定的时期,高效的员工团队可以大大增加抵御风暴的可能性。


与员工效能低的企业相比,员工效能高的公司股价曲线往往表现得更加平滑,并且呈现向上趋势(见图2)。换句话来说,市场的变化对员工效能较高的组织影响较弱。


image.png


员工效能也是预测公司未来财务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员工效能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反过来,企业的绩效也会影响员工效能。在顺风顺水之时,高利润是员工效能的支持,在逆境之中,员工效能则会推高利润。


简单地说员工效能来自于盈利能力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它忽略了员工效能作为一项措施与行动的必要性,从而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双向联系。


只有敬业度是不够的


合益集团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高敬业度并不能提高员工绩效,员工也需要得到公司的支持。换句话说,需要将员工置于合适的岗位并提供相应支持的环境。通过扫除影响绩效表现的障碍,CEO可以创造一个更为高效的组织气氛以提高绩效表现。


说到员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敬业度也仅仅是“整体”的一部分。敬业度高的员工的努力可能被浪费,除非领导者支持他们取得成功——把他们安置在可以充分发挥潜能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


大多数公司却恰恰相反,他们雇佣了一批有能力、很敬业的员工,但是公司给予的支持却不够。短期内,这些热情但仅获得有限支持的员工也许会默默坚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员工将会丧失激情,变得沮丧,得过且过,或是选择离开。


这类公司缺失的通常是对员工的“组织支持度”。组织支持度在于企业如何让所有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如果员工无法正确发挥作用,企业就要通过组织支持度让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形象一点说,没有组织支持度的敬业就好比没有车轮的汽车。尽管通常情况下没有那么糟糕,但企业内部支持度的好坏却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看出区别。


在一个组织支持度高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和岗位有效地匹配,确保了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最佳的利用。同样地,被支持的员工拥有重要的资源:技术、信息、工具和设备,以及财务支持,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能够关注自己的主要职责,而非浪费时间在非必要的工作或是程序性限制。


衡量“员工敬业度”与“组织支持度”,分析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CEO们才能真正开始了解到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您所拥有的“庞大资产”——员工全面发挥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那些仅在员工敬业度水平排名前25%的公司,它们的收入增长是那些敬业度水平排名末25%公司的2.5倍,而那些在员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度两方面都有较好表现的公司,则要高到4.5倍(见图3) 。


image.png


谨防“沉默杀手”


大多数企业内都有许多受挫的员工。不过这里所指的并不是那些无可救药的公司“怨妇”或者习惯性拖拉、懒于付出的员工,而是指那些被组织障碍所阻,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敬业员工们。合益集团的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公司中,受挫的员工占了全体劳动力的15%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见图4)。


image.png


而这些高度敬业但受挫的员工,往往不愿意抱怨身处的不良工作环境,最终使得“受挫感”成为员工效能和组织绩效的“沉默杀手”。


对CEO的启示——为绩效付薪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敬业且得到支持的员工能够为公司发挥最大的效能。一个有才华的、敬业的、动力十足的员工团队对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如今,雇佣关系已经被重新进行定义,旧的以忠诚换取保障的交易已经被扔到一边。员工们意识到,在缺乏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下,他们的上升速度很难维持,他们需要长期的职业发展。招聘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从“薪酬有多少”、“多长时间会加一次薪”转向了“公司有什么样的商业计划”、“这对我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样的帮助”。


因此,关注那些促进或者妨碍员工工作表现的因素就变得至关重要。员工敬业度与组织支持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不同,后者意味着帮助员工自我激励以达到个体的成功,当然同时也会达成企业业绩,帮助公司成功。


CEO们的疑虑往往在于,占据公司总成本一半以上的人力成本支出将会得到怎样的绩效作为回报?薪酬成本产生了什么样的效用?


如今,为绩效付薪成为现实。研究表明,建立一种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应当非常重视挽留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绩效的、高潜力的和拥有稀缺技能的员工。但是,选择支付更多的薪酬来留住员工往往不再可行,公司更多地重视非物质的薪酬奖励(比如激励式领导、让他们承担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关键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等)来推动员工效能。


当然了,CEO们也不要过度依赖高绩效员工达成业务指标。大部分公司里的绝大多数员工都表现得既没有那么差劲,也不属于明星员工。他们的表现同样优秀、称职,属于普通的绩效员工。让这一部分中间者的绩效发生转变将会带来确实可见的不同。企业不应忽视这类员工,应该激励他们、吸引他们,为他们的贡献支付合理的报酬。


总之,薪酬体系能够鼓励高绩效的员工,也能够督促低绩效者不要落后。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公司或许能够容忍这些人的存在,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组织可以再容忍这样的员工。解决低绩效员工的问题,往往比处理高绩效员工的问题更有挑战。


关于作者 | 蒋安奕:原合益集团 (Hay Group) 大中华区副总裁

文章来源 | 《清华管理评论》2013年2期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均载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致敬。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