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阿里将公布新六脉神剑怎么回事?六脉神剑是哪六脉?


9月5日阿里巴巴发布官宣:9 月 10 日公司成立 20 周年之际,将公布“新六脉神剑”。
马云曾表示:“阿里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决定,都跟钱无关,都跟价值观有关。”阿里在诸多时刻的取舍和选择,背后的决策之源均是被称之为“六脉神剑”的阿里价值观
阿里称,价值观让阿里巴巴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依然敢于坚持。非典袭来时,为了“不让客户找不到我们”,所有阿里员工不约而同地在家中坚持提供服务;次贷危机余波中,阿里巴巴主动为客户降价、为员工涨薪,帮助他们闯过冬天。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的诞生,阿里在诸多时刻的取舍和选择,背后的决策之源均是被称之为“六脉神剑”的阿里价值观。
据介绍,“新六脉神剑”诞生历时 14 个月。期间,阿里巴巴举行了 5 轮合伙人专题会议,累计 467 名组织部成员参与了海内外 9 场讨论;对全球各事业群不同司龄、岗位、层级、年龄的员工进行调研,得到的建议反馈近 2000 条……从一个字到一个标点符号,“新六脉神剑”修改过 20 多稿,最终正式出炉。
“我们花这么大的代价、这么大的投入去做这件事情,”张勇说,“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找我们的同路人,走向未来、走向102年,走好未来5年、10年、20年的同路人。


阿里巴巴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确立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2004年,阿里巴巴将“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定为愿景,并正式形成了“六脉神剑”的价值观和文化: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2009年,阿里巴巴在成立10周年时,建立了合伙人制度,保障公司文化的传承。阿里巴巴还定下目标,到2036年,要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


2019年,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之际,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六脉神剑”到“新六脉神剑”,是因为使命、愿景、价值观就是阿里巴巴的DNA,过去如此,面向未来,更是如此。


马云表示,过去20年,阿里因为价值观而与众不同。未来20年,阿里应该、也必须因为坚持价值观而与众不同。


1.jpg


延伸阅读:阿里巴巴之六脉神剑
多年前马云曾经说过:“如果把使命作为我们的目的地,价值观就是高速公路上的红绿灯、双黄线、斑马线。而KPI则是里程表,这些游戏规则,就是按照价值观来制定的,否则我们就是一批乌合之众。”
2001年,阿里巴巴将其价值观体系概括为“六脉神剑”,作为“制度化”建设提出,使之成为一个可以诉诸文字的"基本法"。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

2.jpg

1.客户第一



  • 客户是衣食父母 

  • 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 

  • 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 

  • 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 

  • 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 

  • 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 


2.团队合作



  • 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 

  • 积极融入团队,乐于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 

  • 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 

  • 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 

  • 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 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 


3.拥抱变化



  • 迎接变化,勇于创新 

  • 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 

  • 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 

  • 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 

  • 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 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地提高 


4.诚信



  • 诚实正直,言出必践 

  • 诚实正直,言行一致,不受利益和压力的影响 

  • 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有讳 

  •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在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

  • 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客观反映问题,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严厉制止 

  • 能持续一贯地执行以上标准


5.激情



  • 乐观向上,永不言弃 

  • 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阿里巴巴企业文化 

  • 热爱阿里巴巴,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 

  •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 

  • 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寻求突破,并获得成功;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6.敬业



  • 专业执著,精益求精 

  • 上班时间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

  • 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 

  • 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 

  • 能根据轻重缓急来正确安排工作优先级别,做正确的事

  • 遵循但不拘泥于工作流程,化繁为简,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



来源 | 网络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