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中国航空】中航工业祝贺C919总装下线,助力大客早日飞上蓝天

来自:中国航空     时间:2015-11-09


    

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大飞机“三剑客”之一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C919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已经达到可进行地面试验的状态,更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工程发展阶段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副总经理顾惠忠应邀出席下线仪式。

C919首架机在上海正式下线(胡勤 摄)

C919首架机在上海正式下线(胡勤 摄)

  中航工业领导表示,C919总装下线是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既是中国商飞公司多年来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也凝聚了中航工业民机战线广大员工的大量心血与智慧,标志着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达到了新高度,这是中国航空人共同的骄傲,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希望C919早日飞上蓝天、为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Img399752392

一、 承担整个机体90%以上结构工作量,涉及26个机载系统和动力的研制

  C919国产大型客机是我国大飞机重大专项重点型号之一。自C919项目启动以来,中航工业作为主供应商,与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大力协同,积极参与C919的研制生产工作。在项目研制中,承担了1个心脏即发动机的研制;2项重大试验试飞任务,即C919静力试验和试飞试验任务;承担了8大部分机体结构的制造任务,占整个机体结构工作量的90%以上;在机载系统方面,涉及26个机载系统的研制,合作研制了10个主要系统,参与研制7个系统,自主研制了9个系统设备;还承担了大部分机体结构试验和其它相关试验工作。中航工业下属30多家单位数万名人员参与了研制工作。

  其中,中航工业所属成飞民机、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沈飞民机、洪都商飞、哈飞、昌飞、特种所和FACC 8家单位分别承担了C919飞机的机头、机身、机翼、翼身整流罩、吊挂等绝大部分机体结构件(占整个机体结构90%以上工作量)的研制工作。

  在机载系统设备方面,中航工业是系统设备对外合作的主体,在主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努力提升商用飞机机载系统设备的研制能力。中航工业航电系统、机电系统、飞机下属的8家成员单位在10多个主要系统领域,与国际一流企业开展合作,分别组建了10家合资公司,研发世界先进的产品为C919飞机配套,也借此提升了对外合作的层次;同时,中航工业航电系统、机电系统、发动机、基础院下属的7家成员单位,作为国外系统供应商的分包商,参与7个主要系统的研制生产;此外,还有中航工业航电系统、机电系统、基础院下属的7家成员单位采取自主研制的方式为C919飞机提供10余个有关系统、设备。

  自主研制方面,中航工业上电、光电、计算所、凯天分别已开展控制面板组件和调光控制系统、E-E舱设备架、光电转换器、通用信息处理计算机、大气加温控制器的研制;中航工业庆安、航宇分别已开展货运系统、座椅的研制;中航工业测控所已开展客舱接口子系统、客舱娱乐系统的研制。

  试验、试飞方面,中航工业强度所、试飞中心等单位,正在按照C919项目的总体研制进度安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部件试验开展和全机静力试验准备、试飞准备等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中航工业还承担了为C919大型客机研制“中国心”的主体责任,在上海组建了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CJ-1000A商用发动机的研制已取得重要进展。

二、 在C919的研制中,中航工业攻克数十项关键技术难关,创造了关键技术的多个首次

  一是首次将第三代铝锂合金新材料应用于机身、机翼,在C919前机身/中后机身中,铝锂合金用量占62%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在国内商用飞机上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全复合材料设计制造的主承力结构部段,机体结构向整体化、轻量化发展,达到国际同类飞机先进水平。此外,全集成推进系统(IPS)吊挂结构不同于传统吊挂,发动机和短舱高度集成,改善发动机外函道特性,有效降低气动阻力,减轻结构重量。

  三是中航工业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的要求,通过与国际一流系统供应商合资、合作以及自主研制等多种形式,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相结合,参与C919这种大型商用飞机机载系统的研制,面向全球市场,合作共赢。

  四是首次在国产商用飞机结构部段的研制中采用异地协同机制,积极参与设计工作,在研制过程中基于模型的工程定义(MBD)模型定义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制造高度并行、广域协同,实现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

  此外,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按照适航规章的要求,经历了严格的适航验证过程,进一步完善了民机产品适航体系。

三、 中航工业助力C919大客下线大事记

  2014年2月25日,C919大客目标翼身组合体各大部段在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完成对接

    2014年5月15日,C919大客首架前机身大部段在中航工业洪都下线

        2014年7月31日,C919大客首架机机头部段在中航工业成飞民机下线

        2014年8月18日,C919大客控制板与调光控制系统首批试验件由中航工业上电交付

        2014年8月21日,C919大客首架机中后机身部段在中航工业洪都下线

        2014年8月29日,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交付C919大客首架中机身(含中央翼)与副翼大部件

        2014年10月30日,中航沈飞民机交付C919大客首架后机身前段

        2015年2月13日,C919大客首架垂直尾翼由中航工业沈飞民机交付

        

 2015年3月,C919大客开始航电系统测试

  2015年4月14日,C919大客舱门项目在洪都通过适航挂签

  2015年7月2日,由中航工业哈飞研制的C919大客首架机翼身整流罩挂签成功

  2015年8月19日,利勃海尔宇航及合资公司为中国商飞首架C919交付起落架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