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集团文化

秉承“和”文化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创造企业价值

来自: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3-01-0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其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要赢得持续健康发展、要赢得社会的尊重,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是世界先进企业发展的规律、也是当代企业发展的潮流。国机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而广泛的社会责任。

十多年来,发展变化的挑战、稍纵即逝的机遇促使我们每天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去创造社会价值、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与社会是一种息息相关、共存互利的关系。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价值观的承载者。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社会元素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去。一家成功的企业,不是单看财务报表上几个傲人的数字,更要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恪尽公民义务的决心和行动。

作为中国机械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重任在肩。这份责任来源于我们“和”文化理念定位;来源于我们“引领机械工业前进方向、创新机械工业发展道路”的企业使命;来源于我们“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在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力尽所能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服务大众。

一、积极履行市场责任

做强做大企业,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优良业绩回报和维护国家及责任相关方的利益,是国机集团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一)  创造优良业绩为履行市场责任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国机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910元,比1997年增长了20.5倍;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8.2倍;利润总额78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77倍,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度增值。

(二)依靠卓越管理为履行市场责任提供坚强保障

国机集团依法从事各项经营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惩防体系和内审内控机制,严防风险,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社会责任四标一体管理体系,确保了国机集团的健康发展。

(三)通过科技创新为履行市场责任建立有力支撑

集团充分发挥深厚的机械工业技术底蕴,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为众多行业提供了关键性技术和装备。在电工电气、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等行业,国机集团担负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行业规划、标准制定、工程研究和质量监督与检测的任务,为解决行业重大需求贡献了力量。其中,哈尔滨锅炉厂发电设备制造技术改造工程项目、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攀钢双流板坯连铸机产品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研发出世界最大吨位的自由锻造油压机,该设备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是我国重大装备研发的一次突破。

我们高度重视技术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支持行业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截止2011年底,国机集团主持或参与标准制定1700多项,国家标准1018项,涉及机械、电子、环保、建材、建筑、医药等多个领域。其中特殊环境条件下高原用高压电器技术要求等13项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

(四)依托全球视野为履行市场责任打造有效途径

我们秉承“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积极与全球各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行业机构、国际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工程承包、国际贸易、技术交流,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向世界。

二、切实履行环境责任

国机集团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追求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我们结合机械行业的特点,对环境的保护以技术性举措为主,发挥技术科研优势,通过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环保工程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切实履行了企业环境责任。

(一)在节能减排方面

国机集团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节能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相关制度,挖掘内部潜力,加大节能投入,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发挥科研设计力量的优势,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环节中注重提高节能减排性能,从产品与服务角度为集团内外企业的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三年,国机集团计划投入200亿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使营业收入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在绿色生产方面

国机集团坚持“绿色”理念,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绿色制造,在水资源利用、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国机集团研制的360度翻转小型四冲程汽油机为国际领先产品,与现有二冲程汽油机相比,污染物排放下降86%,油耗下降28%;国机集团研制的板壳式换热器,在“高效、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满足了当前石油化工及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实现装置大型化的需求;国机集团的工程机械再制造,节约了大量资源,成为了践行低碳经济的典型案例。

(三)在环保工程方面

国机集团将业务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承接了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废物处理工程等大量的环保项目,开发并广泛应用了污水处理技术、除尘技术、生物技术及其他工业环保技术,有效保护了环境,提高了环境质量,帮助自身和客户共同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

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国机集团通过在员工发展、安全生产、沟通协作、企业公民等四个方面的不懈努力,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确保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深入了解利益相关方的关注重点与诉求,热心社会公益、努力造福民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我们一直关注企业内部民生和员工发展

国机集团于2006年通过所属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筹建了“国机集团爱心互助基金”,用于专项资助企业内部困难职工的生活、就医和子女上学。截止2011年底,通过爱心基金帮困1880余名职工,助学680名职工子女,绝不让一个集团的孩子辍学。国机集团所属CMEC为挽救一名国外项目员工的生命,包专机辗转多个国家对其进行救治。

(二)我们一直扶持教育事业,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国机集团先后在河北、江西等众多地区捐助了几十所希望小学,并多次为学校捐款、捐物;2009年,国机集团所属西南工程学校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首批招收108名藏区学生,并切实保障了入校藏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1998年至今,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一拖设立专项“东方红奖学基金”,每年资助陕北佳县东方红小学师生,为陕北老区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我们用爱心和力量积极赈灾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国机集团在一个星期内出色完成小汤山医院的全部设计任务,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2008年面对冰雪灾害,国机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充分利用集团的科技力量,为受灾群众救危解难。2008年汶川地震,国机集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并号召国机集团所有员工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捐款捐物价值总额达5000多万元,同时组织专家奔赴灾区,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供援助。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现场,国机集团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500万元,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与此同时,集团所属多家子公司纷纷自觉自愿向玉树灾区人民提供援助。

(四)我们在扶贫帮困领域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十多年来,国机集团及所属企业对新疆乌苏市、河南固始县、云南镇康县、安徽灵璧县等近20个贫困县市或地区进行战略、资金、技术、人才、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这些地区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

(五)我们在国际援助领域尽力履行全球责任

依据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国机集团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项目、技术援助;在众多国际事件中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在古巴和缅甸风灾后,国机集团分别捐赠了一批应急电力设备和大量救灾善款。

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指引下,围绕建设“和谐国机”的目标,国机集团不断深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履行企业公民义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责任体系,创造了与利益相关方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持续稳定的科学发展。

多年来,国机集团的主要经营指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367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连续多年进入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行业。相继荣获了“2007年优秀企业公民”称号、2008年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内资企业”称号、2009 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金奖”、2010年金蜜蜂企业社会领袖企业、入选2011年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等荣誉称号。

我们深知,企业的快速发展,受惠于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好环境,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厚爱与信任。用发展的成果回报国家、回馈客户、关怀员工、关注环境、惠及社会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践行社会责任,已成为我们建设“和谐国机”的重要支撑。

今年,国机集团正式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秉承“和”文化理念,严格遵守“全球契约”十项基本原则,围绕“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始终致力于“价值国机、创新国机、绿色国机、责任国机、幸福国机”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有质量的增长,共同为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