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荆玉成 思想治理时代——企业文化的新时代

 荆玉成  

这两天,看了深圳第二十届高交会,18条主题路线,给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成为这次展会的最大亮点和主题。


这个月,酝酿两年的阿里无人酒店正式开业,整栋楼没有一个服务员,没有大堂、没有经理,甚至连打扫卫生的阿姨都没有,所有事情统统交给了人工智能。上个月,海底捞斥资1.5亿打造的“无人餐厅”在北京正式营业,店里没有洗菜工、没有配菜员、没有传菜员,这家海底捞的成本降了四成。京东也奋起直追,推出 “JOY’S (卓伊思)智慧餐厅”,点菜、做菜、传菜全程无人化,预计2020年,将运营1000家无人餐厅。


对此,马云说:“在可预见的二十年内,人类每天只需要工作4小时,每周只上3天班。未来世界程序化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所取代,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人活得更像人,机器更像机器。”无独有偶,李彦宏、马斯克也纷纷站队马云,认为: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人类工作模式,拥有更多休息时间将成为人类常态。


同样在上个月,88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外宣布2020年退休,但退休前要干成两件事:一件是将杂交水稻从目前的亩产100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第二件事是大面积种植海水稻,去年袁隆平在青岛所种的海水稻亩产618公斤,大家也许知道,目前我国沿长江、黄河,沿海有15亿亩滩涂,若种植一亿亩,每年将产300亿公斤粮食,这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粮食总产量,能多养活8000万人口,这就是袁隆平所说的大面积种植海水稻的含义。


我们今天在深圳开会,深圳有一家非常有名气的企业叫华大基因,它的掌门人叫汪健,他也干了两件事:一件事,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华大基因6000名员工生育了1300个孩子,生孩子不难,难的是这1300个孩子没有一个有出生缺陷。基于此,深圳市政府和郑州市政府与华大基因签订了同样内容的合同。汪健说,我们能让华大基因员工的孩子没有出生缺陷,就能让全深圳的新生儿不发生缺陷。要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存在出生缺陷呢?我们全国有6000万人。汪健干的另一件事,是建一个6000立方米的大房子,让华大基因的员工每人享有1立方米的空间,这一立方米空间生产的蛋白质就能够满足一个人一天的能量需求。汪健说,过去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现在这一切将靠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就全部实现了。


正在经历和正在发生的这一切,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时代,这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和生物基因技术为标志的新时代。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其背后的逻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是继蒸汽技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工业革命的标志有四条:一是要产生革命性的技术;二是要产生革命性的能源;三是生产效率的革命性提升;四是科技、文化、社会的系统性变革。这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智能技术和基因技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大的背景下,企业的边界形态、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和人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等等,都将发生重大调整,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多样多变,员工和企业家将重新定义,企业也将重新定义,毫无疑问企业文化也将重新定义。


image.png


趋势之一


企业价值观将更加趋近人类共同价值观。


随着科学技术以井喷式速度或几何级数跃进发展,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时,人与物的矛盾将退居其次,人与自然的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尊重自然、善待地球,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的一个共同价值观,越来越成为生产者、消费者的共识。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匹配度越高,为消费者的认可度就越高。从阿里巴巴盒马鲜生以纯天然为导向的货源品质颠覆了生鲜产品消费模式来看,从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以57%的增长幅度来看,这就是一种趋势。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从实体型企业到互联网企业再到物联网企业,从大型企业到中小型企业,无论在形态上、规模上、产品类型上乃至消费群体上,不管有多大的差异,谁都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价值导向。国家电投作为能源类央企,定义自己的愿景时,不是简简单单地说要做什么的能源企业,而是要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目前,国家电投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占比47.5%,以鲜明的清洁发展特色,程度较深地融入了新一轮能源产业革命。


科技越发展,企业价值观就越重要;企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越发趋同匹配,就越接近人类共同价值观。当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时,人类会更加关注自己未来的命运,会更加捍卫人类的共同价值观,这其中最核心的是,用文化来解决人与自然、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企业将首当其冲践行人类共同价值观。


趋势之二


企业家将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角。


历史创造了新的企业,同时也创造了新一代企业家,并且这个时代的企业家作用更显重要和突出。第四次工业革命+企业+企业家,共同构成这个时代一道亮丽风景。


企业家的影响力,越来越比肩政治家和科学家,当今社会任何改进、任何合作,都离不开企业家参与。更为关键的是,企业家的作用或者人们对企业家的期待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传统意义上的制定战略、管理员工、寻找市场等价值定位之外,企业家更重要的是担当起观念更新引领者、商业模式创新者和大众生活品质启蒙者的角色,不仅要让员工看到企业的方向,而且要让更多的消费大众看到社会的方向,甚至人类的方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到乔布斯、任正非、马云、马化腾他们成为“意见领袖”的原因所在。企业家只有站在精神的制高点上,才算是真正一流的企业家。


趋势之三


生产范式的变化将重新定义企业和企业家。


与以往不同,未来生产方式变化的趋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述,就是“企业家+创新团队+员工+消费者+互联网平台+算法=产品”,这个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生产方式的这种变化趋势,将促使企业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其中不变的是,企业家精神仍然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境界修为仍然是企业的天花板,企业家仍然是企业的精神领袖。变化了的是,企业家越来越不像一个个体,而是以集体的面貌和内涵出现。这个集体当然具有核心,但这个核心更是一个团队,而且边界越来越不清晰。从管理层到创新团队、到员工、再到消费者,都有可能成为“企业家”团队的成员,其核心则是某种算法导致的大概率事件。我们都是这个团队一员,都是文化的共同参与者和缔造者,“企业家”不再是某一个个体,企业家变成了一个没有边界团队的一个代名词。


image.png


趋势之四


企业产品的精神价值将超越物质价值。


企业产品是一个时代文明的标识物。之所以成为标识物,就是因为产品本身携带了更为凸显的精神成分和文化要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苹果产品一直是一种时髦的象征,而华为手机则成为一种自豪和诚信的别名,甚至华春莹说,如果你觉得不安全,那你可以用我们的华为手机啊。


在这个新时代,物化产品更像文化产品,寄托着人们的情感追求、价值追求和审美追求,真正的产品功能已然退居其次。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一个文化生产者。


在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不可避免会投射到人们的心里层面。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以技术进步同样的速度在加大,人们的情感、精神、文化等层面的需求也以同等速度和倍数加大,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主动权,谁能在产品中赋予更多的情感内涵、人文元素、精神气质和时代气息,谁就将会更胜一筹。


刚刚过去的“双11”,天猫交易额达2135亿元,10亿元收入仅仅用了21秒,相当于一个200米的时间,100亿元是2分05秒就是1500米的时间,1000亿是1小时47分,一个“半马”的时间。马云在致辞时说:“我希望在双11,大家买到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惊喜;抢到的不仅仅是便宜,而是创新;等待的不仅仅是包裹,更是快乐。双11不是一个促销活动,而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快乐的分享,是一个中国人创造的、全世界认同的节日。”


所以,企业最根本的优势就是回归人性最基本的情感世界、心理需求和人文关怀。产品的精神功能、文化功能和情感功能在这个新时代将超越产品的物质功能。


趋势之五


企业文化从观念、方法到手段、工具将全面迭代升级。


这是我最近几年工作中最为急迫的一种现实焦虑。时代变了,企业变了,员工也变了。企业的边界形态、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和员工的心智模式、思想方式等等,都将发生重大调整。


企业文化的主体——干部员工已经踏入新时代,每个人的宫廷拔地而起,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你会发现每个员工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的、有价值判断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平起平坐,英雄开始消失,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开始平起平坐,甚至失衡。传统的企业文化“四大件”,也就是AI、VI、BI、CI四个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工作体系,将无法支撑这些新的变化和趋势。企业文化价值的实现,更加取决于观念是否超前,方法是否创新,手段是否新颖,工具是否迭代。而这一切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企业文化的观念、方法、手段、工具要与时代同呼共吸、同频共振。企业文化要回归它应有的力量和魅力,就要在观念、方法、手段、工具上进行全面迭代、全面升级。


最近这三年,我们的“流量思维就等于群众路线”、互联网平台思维,借助现代“互联网+”手段打造的国家电投“好声音、好故事、好形象、秀安全”、网上乐跑等文化品牌,都是我们对这方面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趋势之六


企业文化内涵与企业生产生活将合而为一。


视角回归到我这十年的实践,一个深刻体会是企业家精神、治企理念与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管理实践和企业行为越来越合而为一,越来越变为一种企业存在形式。企业家精神和他的经营哲学越来越变为一种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简言之,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生活。


当你走进企业时,我们会切身体会到企业文化变得越来越清晰,企业的一言一行,企业的一个色彩、样貌、生产形态,企业的一个制度、流程、规划、战略等等,企业的一切生活已然构成了企业文化。也就是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企业生活的实际将合而为一,文化即生活,文化即战略,文化即管理,文化即行为。


未来已来。但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有一条铁律是明确的: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就一定没有好的企业。但什么是好的企业文化呢?“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就是每一个人,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知识人要守住自己的边界。一个良性的现代社会,就是各司其职。”这句话就是我的结语。


作者简介

“一个不懂艺术、没有深厚理论与实践的官员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总监”

image.png

作者油画创作中



作者简介:荆玉成,现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总监,从事企业文化工作三十年,其成果获得中电联“创新大奖”及中企联全国优秀企业文化特等奖。本文为荆玉成在于2018年11月17日在中外企业文化2018深圳峰会上的演讲文章。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