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中国企业可触摸的标杆
在韩国,笔者与三星公司近距离接触后,感受到的是三星重战略、重人才、重创新、重管理、重文化的管理理念。从某种角度看,三星也是韩国崛起的一个缩影。
近日,来自IHS iSuppli的最新报告称,全球手机销售领军者诺基亚14年的统治地位很可能即将结束,预计三星会篡夺宝座,成为2012年的手机销售冠军。70多年前,由一家小商铺起家的韩国三星公司,如今已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跃居世界500强第20位。
在韩国,笔者与三星公司近距离接触后,感受到的是三星重战略、重人才、重创新、重管理、重文化的管理理念。从某种角度看,三星也是韩国崛起的一个缩影。
三星的成功之道
三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历经经济危机、外汇危机、金融危机,但每次都能以精准的战略调整,走出危机并跨上更高的台阶。1988年的“二次创业”,三星提出“从此大胆地抛弃以量为主的经营理念,向以质为主迈进”。
1993年,三星又提出了“新经营”的思路,三星的腾飞也是从这时开始。三星战略调整同步实施的还有一系列配套策略,就是在“反省过去、认清现在”的基础上,“从我做起”的有效执行,促使三星彻底变革的还有无时不在的危机意识,这些都是三星的大战略体系。
三星的成功也得力于杰出的人才。为了培养人才,三星建立了一整套人才培养战略,不仅拥有自己的高等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还建立了庞大的人力开发研究院,从事核心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热情,三星非常重视搭建释放员工才华的发展舞台,任人唯贤,注重职场规划。
同时,三星持续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实行人性化的弹性人事管理哲学。虽然中韩国情和文化不同,但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企业应借鉴三星公司系统的、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验,改变“急于用人却不能耐心培养人”的现状,切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注重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注重领军人物培养。
投巨资重视科技创新,走在竞争对手前面,跻身行业前列并保持产品的低成本优势,这是IBM、微软等企业成功的共同经验。而三星的创新之道更值得其他企业学习。三星的科技是后来居上,三星的创新起步于模仿,但它的成功在于不仅模仿达到了极致,还有创新,目标是“第一”。三星自诩是“飞快的追随者”,注重研究客户的生活模式及需求变化趋势,不断进取、挑战、飞奔、开拓,革新。
三星的许多新产品只是对技术的小步改进,但这是基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极致把握。过硬的技术基础,准确的需求定位,加上独有的垂直整合优势,造就了“与众不同”的产品,使三星在竞争中赢得了先机和主动。这种创新策略非常值得众多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学习。
三星是家族企业,现任董事长李健熙是公司创始人的三子。但在三星,感受不到所有权、经营权合一带来的家族式企业诟病。先进的经营方式,顺畅的运行流程,科学的管理模式,得益于三星将东西方管理经验的成功融合。三星在自身固有的管理模式上,先后吸收了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精华为己所用。同时实现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目标,被外界称之为“悖论式经营管理”。实践证明,三星融汇东西方管理所长的“悖论”,适合自身,兼容性强,而且内外兼修。
同时,三星还非常注重引进先进的制度和系统,勇于尝试创造新的理论,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并上升到企业管理哲学的高度。反观国内企业,也一直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但单一参照、简单模仿的多,博采众长、消化吸收的少,形成自己风格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星自我总结的经营秘诀是“共同的方向”。这是三星文化共同体、经营共同体的价值所在。即使所有三星人都勤奋努力工作,但如果没有树立一个共同的方向一起前进,再奔走繁忙也无用。三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同时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三星文化的灵魂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事业报国”是首要理念。三星文化简单而朴素,经营理念、三星精神等都源于三星员工的共同经历和体验,易于引起共鸣。此外,三星文化又是人格化的,核心领导层拥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三星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企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与根本要素之一。三星的崛起再次证明,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如果按照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来考量的话,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数据显示,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多为资源垄断、规模经济和低成本行业,而对消费者深入研究,拥有全球品牌、核心技术的企业,却没有入围。
目前,中国企业面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大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需要,也是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当前,中国企业要摒弃浮躁心理,树立永续经营意识,以核心竞争力特征为标准,通过长时间、大投入的艰苦工作,练好内功。
对于核心竞争力战略层面的人才、创新、文化等要素,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去培育;而对于战术层面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低成本、品牌等,我们可根据行业特征和企业特点,集中资源,突出比较优势,然后做大做强。
我们要加强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攫取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星的危机理论应该引发中国企业的思考。我们必须培养危机文化,健全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坚信危机时刻存在,转变是必需的,同时还要制定有备无患的危机管理战略、战术。
面对三星这样的知名企业,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内外有别。我们既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与技术,也要学习他们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和所在国发展思路的战略预见、战略发展能力(如三星在中国西北部的转移策略);既要看到他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促进作用,也要正视冲击,尤其要重视其对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的影响。
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按照WTO等有关要求,公正、合理地行使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政府管制、产业政策、安全审查等权益。关键要强身健体,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促进国内产业安全,与“引进来”的外资企业合作是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我们要加快“走出去”,主动整合和打造全球产业链,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升级。
三星几次闯过危机,靠的绝不是运气。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三星同时把危机当作一面镜子,强迫自己看清真实的状态,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借危机之时、危机之势去解决平时很难推行到位的工作,诸如砍掉不赚钱业务、减掉冗余人员、引进新的管理手段等。危机一过,三星便迅速进入增长的爆发期。化危为机是三星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由小及大,从三星扩展到全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目前依然没有摆脱危机影响。危机在孕育新的体制、机制变革和新技术革命的同时,也预示着国际竞争格局的新变化。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走出去”的好机会。我们应以倒逼机制告别传统生存之道,下大力气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企业,培育一批卓越的企业家。
三星的成功,固然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但也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强力扶持。韩国企业能够较快地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关键。一直以来,韩国政府通过战略导向、政策指导、经济调节、法律规范、科教推动和文化促进等六大功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我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可参照韩国的经验,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的宏观干预职能和经济主导作用。
首先,政企职责要分明,政府要将角色定位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公正、透明、到位而不越权,推动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其次,政府对企业干预管理的方式应着重放在宏观层面上,尽快完善以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手段的间接调控制度,从社会保障、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市场秩序等方面营造一个健全的宏观环境。第三,政府应重视面向企业的建设,特别是建设面向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机构,在信用担保、管理咨询、行业信息、企业互助、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