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 润物细无声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安全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温馨而警醒的横幅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安全,生命永恒的旗帜,它凝聚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安全是船,它承载着人生航行的旅程;安全是风,它吹拂着企业发展的春天”。中铁五局六公司所属分布在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个国家重点工程的办公场地、员工驻地,生产作业场区,架桥机、铺轨机强壮的机臂上,到处都能看到这样醒目的安全警句和动人心扉的小散文。

良好安全文化的形成,极大的促进了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公司近年来安全质量持续平稳可控,生产经营逐年增长。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价值观,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预防意识,安全生产、全员参与的参与意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危机意识,不干违法的事、不用低素质的人、不吝惜投入、不当老好人、不存侥幸心理的行为意识等深入员工脑海,正成为公司安全的强大源泉力量。管理工作中的“好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业人员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正逐渐成为过街老鼠。

然而,这样的局面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曾经的员工“两违”屡禁不止,关键环节的失管失控,安全质量意识淡薄等“老大难”问题使一直追求长治久安的公司领导班子倍感焦虑。且由于公司属于建筑行业,承担着高速铁路900吨桥梁预制、架设,轨道铺设,城市地铁轨道工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施工项目,其安全风险极大,行业内对安全质量的要求极高,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如何扭转被动局面成为

日夜萦绕心头的待解之结。经过深刻的思考,公司党委认识到:安全管理是硬道理,安全管理的深处是文化。抓安全决不能只抓管理,不抓文化建设。只有依靠文化的积淀,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导向力,培育员工安全意识和思维方式,极力塑造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锻炼过硬的作业技能,才能夯实安全基础。党委一班人把安全管理方法与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联动起来,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一、 以安全理念文化建设为核心,打造公司安全文化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宣传文化部门联合开展安全理念文化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征集评选,在对传统的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甄别和舍取,再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把握,并且考虑和企业文化相协调,在以“为自己而安全、为他人而安全、为亲人而安全、为企业而安全”为核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了六种明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的就是幸福的、安全的就是快乐的”的共同价值理念;确立了“按部就班抓生产、正规操作保安全”及“精、严、细、实”的安全工作作业理念;树立了“我遵章、我安全、我受益”、“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控理念;形成了“做标准事,出精品活”的质量理念;倡导“安全越好、收入越高”的安全效益理念及“安全责任在肩、制度从我落实”的安全制度理念。

   安全文化理念的提炼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在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新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要进行取样文化的学习培训,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

二、以建立安全行为文化为重点,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要改变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必须要有刚性的原则与行为控制。公司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安全作业理念,把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当作安全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创新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调查梳理,分级立项。二是建立不安全行为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行为,增强员工自觉按章作业的积极性和压力感,公司安质部与各项目均建立了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及预警机制,将全部员工的姓名、工种、岗位等详细情况输入电脑,建立档案,把不安全行为划分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犯劳动纪律三大项。由项目安全总监负责每天将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整理,记入档案,公司安质部动态跟踪项目违章情况,及时提出安全预警。三是实行走动式管理。从项目领导到作业队、班组负责人等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在现场巡查纠错,所到岗位必须和岗位员工互相签字,注重动态过程中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有效地控制了动态过程中“三违”的发生。

三、以推进标准化为手段,建设安全文化的习惯性

一是全方位抓安全行为养成,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习惯,坚持教育与养成并举。各项目把着力点放在行为养成上,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手段增强职工践行安全理念、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逐步让标准成为习惯、使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二是从日常生活入手抓好礼仪规范管理。各项目部严格了员工的日常行为、着装穿戴,使员工自觉做到进入工地着装统一、戴规范的安全帽。上班下班列队行走、就餐自觉排队,大型集会统一着装,带队入场,强调使用文明用语。通过这些措施,使员工自觉养成了“日常生活讲友爱、言行举止讲文明、公共场所重仪表”的良好习惯。三是强化正规操作行为,依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导师带徒、现场岗位说教”等形式强化员工的基本功训练,使干部员工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大力培养“出手就干标准活、规范活、质量活”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一举一动,规章至尊”。

四、以建立健全项目安全制度为保证,完善安全制度落

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本质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一般来说,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通过研究,各级领导班子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缺安全制度,缺的是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执行安全规章的刚性约束力。为此,各项目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明确由项目安全总监和专兼职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制定考核办法、组织检查考核,并规定每月一次检查考核,季度总结评比,兑现奖惩。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执行规章制度好的班组和个人,要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对执行规章制度差的,要进行批评和处罚,做到奖惩兑现、奖罚分明。三是建立培训及宣传教育活动机制。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在员工业务培训上,建立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在组织学习上,除了让项目各级专业人员授课外,还专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讲课,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学习范围上,要求协作队伍与正式员工同学习、同标准、同考核。

五、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各项目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教育载体,另一方面特别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是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等方法,二是坚持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疏通引导、结对帮教、分步解决等方法,消除影响安全的思想问题。三是组织员工把过去工作中出现的“惊险一刻、精彩一幕、沉痛教训”等编成安全故事进行宣讲,使职工在文化活动中实现互动教育。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开展了党员、团员“零三违”考核、安全流动红旗评比、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句格言征集、举办了“安全质量万人行”宣誓、签名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六、努力营造安全环境文化,发挥安全文化的“柔性引导”作用

“有一种叮咛叫违章莫沾;有一种期盼叫平安家园;有一种等待叫望眼欲穿;有一种温馨叫安全归来;有一种幸福叫安全生产”。当你看惯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高压危险”等样板化、形式化的工地标语时,无不为这些充满人性与哲理的语言所打动。公司各级组织在抓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生硬的且带有命令色彩的安全标语在员工中已形成审美疲劳,警示规范的效果呈下降趋势,而且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管理思想有所脱节,标语口号脱离了应有的群众性和生动性就不会有生命力。为此,公司各项目转变了过去主要是把标语给领导看的思想,注重员工的感知和接受能力,在项目部驻地、办公区域、900t架桥机作业现场到处都能看到诸如“气泄于针孔、祸始于违章,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检查走马观花、事故遍地开花”等安全标语,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犹如一股清泉、一缕春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生动贴切的比喻、睿智而普通的哲理紧紧的抓住了员工们的眼球,使员工仿佛置身于安全文化的海洋,在潜移默化间将安全文化渗入每个人的心田。实现了安全文化环境的“柔性引导”作用。

实践证明,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安全文化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员工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变安全管理为文化引导。没有安全文化的保障,建筑企业“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百年不朽工程”的终极追求目标就不能实现。如今,公司通过“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环境文化”等链条建设,一个安全稳定、文化先进、和谐生产的局面正在公司逐步形成。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