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观点

李道明 发现上司犯了错,该如何“吹哨”?


1


“吹哨人”的原意



“吹哨人”起源于英国,原意是“警察发现有罪案发生的时候会吹哨子引起同事和民众的注意”。后来,“吹哨人”特指在职场中富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人,他们在目睹或参与到贪污腐败、欺诈、违法犯罪等危害更为广大的公众利益的事件中,他们选择吹响警报的口哨,揭露黑幕,维护正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吹哨人”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吹哨人”制度就是为了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个公民在公众利益面前敢于发出正义的声音。


2


职场中该如何“吹哨”


身在职场,或许我们不会经常发现组织出现重大失误,但会偶尔发现上级领导的工作失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严格执行上司的指令,是每位员工的职业素养,然而,满足于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决策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在工作中,您发现上司犯了错,该不该“吹哨”?


1.在其位谋其职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次战略分析会上,宣布京东将投入巨资自建物流体系,有一位高管当场站起来反对,其理由非常充分:京东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应该重资产运营,这样会导致京东长时间负债经营。但刘强东却说:“京东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是我的决定,我不是和大家商量的,请大家依照执行,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若干年后,京东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刘强东超前的战略眼光。


很多时候,职场中人都会苦恼一个问题:明明我很正确,领导错了,可是为什么领导就不接受我的建议?甚至都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其实,我们认为“领导错了”,只是站的角度不同:高层管理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考虑更宏观,作为中基层的我们,可能更多时候是从部门/事业部/子公司利益出发,缺乏统筹全局、系统思考公司未来战略的能力。


作为一位执行者,质疑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并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正确的做法是:把领导的指令执行到位,先执行,后理解。


2.倘若领导犯错,该不该“吹哨”?

领导犯错通常有两类:战略性错误和战术性错误。战略性错误往往是方向性错误,不仅无法达成工作目标,而且会对整个团队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种错误,通常是“战术性错误”,就是做事方式和方法有偏差,比如,领导颁布新命令、新政策,但是考虑不够全面,背离实际情况,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提醒领导,避免继续向错误方向前进。


那么,面对领导的错误,该怎么办呢?如果确实错了,那就先执行,再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罗列出来,并给出切实的解决建议,及时反馈给领导;在双方充分沟通之后,按照领导下一步的指令继续执行。



3.如何“吹哨”?

在现实中,勇敢的“吹哨人”往往容易遭遇种种误会与不公,但是面对错误又不能视而不见,因此,身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仅拥有正直、智商是不够的,还需要较高的情商,才能化险为夷,高效完成任务。那么,如果领导真的犯错了,该怎么“吹哨”?


a.精准把握“吹哨”时机。

千万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指出他的错误,这样会让领导感到尴尬与难堪,遇到斤斤计较的领导,可能还会上黑名单,升职加薪就基本你与无缘了;其次,冲动就是魔鬼,千万不可在领导气头上“吹哨”;人的内心被愤怒主宰之后,对于他人的建议不可能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最好是在领导心情大好的时候,在一个合适场合单独“吹哨”;最后,一切都要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前提,务必在危机来临之前果断“吹哨”,切忌拖泥带水,导致战机延误,做事后诸葛是没有意义的。


b.选择合理“吹哨”方式。

领导犯错了,最好的办法是“间接提醒”,千万不要耿直地直接告诉他:“你错了!”


方式一:巧用“他人的话”传递怀疑。比如,可以这样说:“我咨询了咱们公司的XX部门,他们也很认可您的决定,但是他们担心这样做可能会怎样......”这样可以有效避开冲突焦点;


方式二:举例证明。比如,你可以举例:“以前某公司用了这个方法,结果效果不太满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只要有理有据,领导就一定会明白自己的错误;


c.以结果为导向倒推过程,让领导看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您的决定十分正确,可是我们如果这样做,会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然后,拿出你的专业分析和事实依据,一步步论证给领导看。因为,每个领导想要的都是结果,如果结果有问题,那他自然会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尤为关键的是,你要告诉他:你是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才发现问题的,这样他才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当领导意识到错误之后,你就无需强调错误,事情自然会有好的转机。

3


结语


在企业当中,“吹哨人”是保证组织良性运行的守望者,他嫉恶如仇,向领导大胆谏言,时刻以公司利益为先;然后,在现实的职场中,“吹哨人”往往隐而不彰,大家沟通过程中讲的最多的是“绝对正确的废话”,大家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于组织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鉴于此,我们在此呼吁,企业也应该建立“吹哨人”保护制度,让说真话成为一种常态,让说真话的员工受到嘉奖。



来源:企业文化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网站的文章仅用于交流学习目的,无意剽窃和抄袭,若涉及版权问题或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