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精粹】“四行”人生
作为一名现代人,从出生就注定逃离不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工作。工作,往小了说可以养家糊口、确保自己生存;往大了说则可以报效祖国、助力人类发展。面对时代的变迁,世界的变换,很多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迷失了方向,缺失了敬业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拾人生信念,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篆刻别样“四行”人生。
干一行——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英国有句谚语“事业是生命的盐”,道出了“干一行”的重要性。既然从事了某一职业,选择了某一岗位,就必须接受它,以高度的事业心投身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中实现精益卓越和自我提升。对于同一件事,工作者和事业者态度是大不相同的,工作之于工作者意味着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而对于事业者则意味着执著追求力求完美。正如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其实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事业,只要我们能在本职工作中改造自己、修炼自己,踏踏实实“干一行”,必能为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爱一行——在工作中尽享快乐
尽力只能干成工作,用心才能干好工作。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事业应该欢笑着去做,事业可不喜欢沉闷”,说出了“爱一行”的必要性。一个人做了什么或者做成什么已不再是衡量他是否有作为的唯一标准;是否尽心尽力地把所做的事情做好,是否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否用积极快乐的心态去工作则已成为衡量一个事业观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航空人,在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伟大实践中尽情挥洒汗水和泪水,在“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指引下体会工作的快乐,秉持“严慎细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态度,必将在享受快乐工作的同时取得工作上的突破。
钻一行——用激情引燃事业之光
业务是立身之本、强业之基,我们只有通过勤奋刻苦地钻研业务,才能在工作中迸发激情,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所谓激情,所代表的是员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工作态度,激情在帮助我们释放出潜能的同时,更能激发出一种坚定执着的活力。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一种追求和境界。当我们心无旁骛的钻研到自己的工作中时,将智慧与力量交织在一起,以高度的热情和事业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就会很自然的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新思路、开创新方法,才能真正胜任本职工作,才能赢得信赖和认可,在工作中获取更大突破。
精一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精”,就是精细、精明、精通,就是钻透与工作相关的点点滴滴,具备全面的职业素质。精一行,首先要工作细节“精”,在接到命令和任务以后,能够依据需要和所具备的条件,细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实现突破,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其次还要工作思维“精”,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讲求工作效率,对每一项、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坚决杜绝马虎大意,确保工作万无一失。最后要工作业务“精”,通过不断的学习、再学习,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业务层面,进而成为一名精通业务的好手,勇攀事业高峰。
大任于斯千里远,洗净风霜再征程,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工作不可只凭一时热情、三分钟热度来完成,要像螺丝钉一样恪尽职守、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人生誓言,必将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迎来凤凰涅槃的辉煌时刻。
(作者为中航工业沈飞宣传部许志东)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