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发力体育营销诠释品牌新价值
激动人心的2013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赛,随着中国男女队双双卫冕完美落幕。对于赛事唯一指定饮料供应商正宗凉茶王老吉来说,此次再度发力体育营销,不仅体现了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对于全民健康事业的无私奉献, 也为民族饮料品牌在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营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王老吉此次倾力赞助这一国际性乒乓盛会,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广告提高品牌曝光率,更是寄希望通过体育赛事寻找品牌新的价值链接,在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王老吉大健康相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品牌价值有效关联体育精神
众所周知,仅仅赞助体育赛事这一动作,体育的激情和活力不会直接嫁接到品牌身上,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固然重要,找寻二者的有效关联才是关键。
王老吉“怕上火”的产品功能诉求、“民族”凉茶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吉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持续向外界传递着极具个性化和高辨识度的品牌意象。而此次将王老吉品牌标识与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这类具有全球效应的重大赛事进行绑定,尤其是巧妙利用举办城市主场之利及覆盖区域的独特性,使得王老吉此次的营销诉求发力点不同以往。
对此,关注王老吉的某业内营销专家指出:“王老吉品牌天生就蕴含中国传统的吉庆基因,而通过激情、快乐的体育赛事,更可将这份‘吉能量’集中爆发;另外,王老吉作为健康饮品,不仅符合大众的运动理念,其红黄相间的视觉颜色也符合国人主流审美偏好,甚至还会引起受众‘国旗’色的直接联想,这种价值与精神的有效关联是目前其他国际品牌无法实现的。”
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中国的体育营销迎来飞速增长,而与热度同时兴起的,是国内品牌在体育营销操作手法上面临的成熟化和系统化挑战——传统“赞助+广告+明星” 的模式,无法保证商家的投资回报率,后奥运时代,体育营销的关键还是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以王老吉为例,此次携手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其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于静态的赞助和单项的广告宣传,而是针对赛事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见指引和氛围渲染,使这个单纯的体育事件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之同理,在2012年,王老吉就分别赞助并推动了“关爱母亲,情系珠江”横渡珠江和“全民骑行 绿道达人”大型公益骑行等系列活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与国球合作,也是面向大众制造一连串的营销配合,达到纵横延展,人为加长体育营销时间和事件维度的效果。这种在体育、娱乐、公益三端同时发力,围绕品牌宣传目标和价值内涵,通过多元化诉求形成系统的营销布局,也实现了“1+1+1 >3 “的叠加效果。
年轻化+国际化激发品牌活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体育超级强国,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拥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为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绝佳的契机。这次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来自全球24支队伍近200名世界顶级男女运动员汇聚一堂,其中不乏张继科、马龙、李晓霞、刘诗雯等享誉海内外的名将,从而为赛事聚拢了最沸腾的热情和人气。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王老吉也将迎来无限的朝气和发展前景。此次借该项赛事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王老吉展现出了更加年轻、健康以及国际化的气质,这令王老吉打造“中国的可口可乐“目标再次获得了加速动力——经历185年风雨的百年老字号王老吉,在今年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如今,王老吉已成为岭南凉茶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凉茶的窗口。
对此,王老吉大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依托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加速国际化进程,将王老吉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饮料品牌。同时,我们更希望王老吉作为一种时尚消费新元素,借助各项体育赛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之窗,受到全世界运动达人、健康达人的喜爱。”
目前,王老吉斥资20亿精心打造的三维模式 “ 吉文化 ” 盛宴逐渐崭露头角,无论是在娱乐营销、体育营销、事件营销还是公益营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次通过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这一国际性传播平台,再次展示了王老吉日益成熟的营销组织和推广能力,不仅对其系统化营销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成为王老吉2013年品牌跃升的战略转折点。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