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攀钢集团】以身作则 抓铁有痕

来自:攀钢集团     时间:2013-05-08

 

    领导干部是航灯,是头羊,是群众心中的盼头。
    能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衡量的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人格;会不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检验的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一直在告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处处以身作则,事事抓铁有痕。然而当下,“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台上说人,台下人说”,在一些单位、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依然有“市场”。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一支试剂,不妨用来测一测:是不是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为上级决策担当参谋的部门领导,常常忙于开会、出差和事务性工作,没时间深入基层,没精力进行调研。对解决实际问题,对破解发展难题,要么无真知灼见,要么是蜻蜓点水。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一把尺子,不妨用来量一量:是不是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上不去了、快到年龄该退出了,因而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不想了解新形势,不肯学习新知识,不愿研究新问题;在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不求创新、不求突破、不求调整,数天天、混日子。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一把手术刀,不妨用来剖一剖:是不是有的单位、有的领导干部对上级要求、部署、举措不接地气,生搬硬套,开个会传达传达,下个文要求要求;或者说做两张皮,名实两回事,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不见真招,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一面镜子,不妨用来照一照:是不是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坐而论道,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指手划脚,老拿电筒照别人,不拿镜子照自己,讲起大道理来常常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而当遇到困难需要其挺身而出时,却往往退避三舍。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一杆秤,不妨用来称一称:是不是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事业观和奉献精神,不能全面理智地分析自己,讲回报多于贡献,对组织要求多,对自己要求少;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不按规定办事,面对利益和诱惑,稳不住心神、管不住行为、守不住清白。
     凡此种种,既伤害干群情感,更阻碍企业发展。如果任其下去,职工的怨气何以消弭?能量何以集聚?攀钢又何以走出困境、浴火重生?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无声的召唤。“官德如风,民德如草,风之所向,草之所从。”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聊在口头。“以令率人,不若身先。”领导干部事事想在前,处处干在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就如路上的一面旗子,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一呼百应,还有什么样的险阻我们不能冲破?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信任的基石。职工为何有怨气?为什么不信任有的领导干部?这值得我们深思。上安才能下顺,弊绝才会风清。领导干部要重视职工诉求,秉持公平正义,做事公道正派,真正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友、慎权,真心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如此下去,多么锋利的刀刃也割裂不开干群的紧密关系。
     以身作则、抓铁有痕,是力量的源泉。铁锤破石、钉子钻石、滴水穿石,需要巨大力量、无穷韧劲。破困局、求重生,是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具有铁锤风骨、钉子精神、滴水品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必将激活全体职工的冲天斗志,那将是何等巨大的能量。
     攀钢已被逼到墙角。破困局、为重生,各级领导干部——是你们拿出激情、献出睿智,振臂高呼、冲锋在前,引领八万攀钢职工再出发的时候了。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