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AP服务 > 关于EAP

EAP与幸福企业建设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3-05-15

   EAP(员工帮助计划)引入我国时间虽然不长,但基于我国企业对EAP强大的市场需求,如今的EAP已在不同企业分野出不同层次,即:从EAP走向EEP(员工提升计划),再到今天更多企业认同的员工服务计划,均表明了人们对EAP的期待越来越多,EAP的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丰富,也促使作为EAP的重要内容的“幸福企业建设”成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热门话题,更多的企业渴望将“幸福企业建设”进行到底!

 

     企业幸福力来源于员工的幸福感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告诉我们: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应有的终极目的。历史地看人类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发展经济能够增加人的生存能力从而增加幸福。但是21世纪已经不同以往饥饿生存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增加它对幸福的作用越来越少。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正在逐步蜕变为无助于人们幸福保持和增加的不幸福的经济。经济增长而民众的幸福却未能相应增加,甚至与之相反有所减少。2009 年,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公布了新的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幸福指数仍然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如亚洲的中国、越南、老挝等均在前40名内,而欧美发达国家除荷兰为 43 名,其它国家都在 50 名之后。2011年,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发表署名文章,题目就是《2011—全球愤怒年》。毋庸置疑,在 2011 年,为财富分配极端不公,为就业无望而愤怒、焦虑的欧美民众的幸福感再次大幅度下降,一部分人濒于绝望,更使他们的幸福感荡然无存。在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构想,今天却成了“1%有、1%治、1%享”的现实。特别是活跃于华尔游行的青年人表现出对现行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困惑和无奈,人们更多地反观出幸福做为人类一切活动应有的终极目标,世界金融危机对于大众来说,则使其陷入幸福危机。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逐年上升,无论怎么说,国民的幸福指数都是增加的!我们也不否认,2011年全球有34个排位,其中哥伦比亚大学《世界幸福报告》把我国排到了100名以后,虽然与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排名出入较大,但至少说明我们要实现幸福梦还需不懈努力。

   2010年总理的报告强调“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两会代表就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同步“的热议,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政府对于国民幸福的重视,建设“幸福中国”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主流趋势。继我国提出幸福中国后的201111月联合国(微博)大会呼吁成员国推进“幸福感”建设,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主题就是“定义幸福与幸福社会”,重点讨论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平衡,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只是把 GDP 当成唯一的衡量指标,开始重视国民的快乐指数。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公开表示,快乐指数是法国是否进步的指标。20124月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高级别会议,潘基文围绕“可持续发展与幸福密不可分”的主题展开演讲,使追求幸福成为世界性话题。

   在企业,段俊平在《企业幸福力——EAP中国化与幸福管理》中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组织力、战略力、品牌力、文化力、人力及幸福力,幸福力来源于员工的幸福感”,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幸福力决定和体现着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只有人的幸福力提升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以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激发,视企业为自己可以依赖的家,员工才能更加自觉地服从企业的组织力、战略力、品牌力、文化力、人力等管理,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因此说,幸福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何为幸福?根据《辞海》的解释,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人的心理欲望(渴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它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据此可推理幸福感 幸福系数×渴求度×被满足度。幸福感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感受和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早在30多年前,不丹国王提出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幸福感指数),并付诸实践,使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而在我国,提升大众的幸福感,还要依赖于社会整体进步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幸福企业建设是EAP本土化的重要抓手

 

   幸福企业的思想,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儒家主张以道德去感化人,重视道德的发展,使人心向善,从而感受幸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财富的增长与素质、能力、文化的提升是有很大关联,如果仅仅是财富提升,人的素质和善心没有提高,企业是很难基业长青。如果说企业幸福力来源于员工的幸福感,那么就要按照EAP的理念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将幸福企业建设扎根本土文化,创出实效。

把幸福企业建设作为EAP本土化的重要抓手,其现实针对性表现在:首先,建设幸福企业是员工的核心需要。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活永久而常新的话题,员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追求幸福;其次,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正值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价值重构、社会竞争加剧的特殊时期,企业员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包括工作压力增加、职业枯竭严重等,诸多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水平,只有从企业层面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创造幸福才能有效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再次,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建设“幸福企业”是“幸福中国”题中应有之意。“十二五”规划勾勒出了一幅“幸福中国”的蓝图,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幸福了,社会就和谐了。所以,各类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组织(包括企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第四,建设幸福企业它合乎各个方面利益的需要。幸福企业既包括员工幸福,也包括造福社会,这两点是人心所向。可以说,幸福企业是所有员工的共同需求。

   何谓幸福企业?综合专家学者的观点可归纳为: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包括老板)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建设幸福企业是以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出发点。一是企业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员工渴求,让员工经过努力而产生成就感与幸福感,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干劲更足、更有奔头;二是企业要尽可能通过教育引导,激发员工的上进心、事业心,为员工实施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全面发展;三是企业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阶段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员工树立平和心态,培养健康的品格,用平常心去看物、待人和处事,提高幸福系数。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曾给出了幸福企业的六大指标或标准:第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让员工的幸福指数上升,企业要真正落实四个关键词:受尊重、被信任、被授权、关怀;第二,开放、高效的组织沟通;第三,公平而且程序正义的激励管理体系;第四,强调促进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第五,高情商的人力资本,激发职场幸福能力;第六,轻松有趣的工作氛围。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幸福,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对企业的忠诚度就会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也会大幅度提升,这也是做幸福企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趋势的原因所在。

   既然,做幸福企业是趋势,就有客观必然性。在趋势面前,企业认识的早,行动快,必定见效快! 为此,我们就要用“心”建设幸福企业,努力寻找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最佳平衡,寻找利润最大化与幸福最大化的最佳平衡,千方百计去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经营人心,得到人心,让员工顺心、开心、安地工作,让企业幸福起来。

 

  选好实施载体是切入幸福企业建设的现实要求

 

   在建设“幸福中国”、“幸福企业”的大环境中,一些企业和组织已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幸福运动”,如“幸福广东”、“幸福南网”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建设幸福企业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幸福力如何接地气已成为企业关注的共性问题。如前所述,企业的幸福力来源于员工的幸福感,从学理看:幸福感有六个维度:自主性、自我接纳、环境可控性、与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个人成长。人的幸福理念和感受一定是经过人对现实生活的实际体验而获得。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努力创新、探索和选好适合自己幸福企业建设的传播手段、途径和方法,选择能使员工幸福的方式建设企业文化,以期有效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

在幸福企业建设中,无论是初始阶段还是深化时期,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企业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幸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结构、精神活动和手段、途径。建设持久有效的幸福企业,必须通过各种合适的载体来实现。从建设幸福企业的长期过程看,实施载体的优劣决定着幸福企业建设的成败命运。纵观“幸福运动”见到成效的企业往往是企业文化载体建设给力、发挥正能量的企业。幸福企业建设的载体也应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组成,即深层的精神载体、中层的行为载体和表层的物质载体。现阶段有许多企业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胜利油田在建立心田文化中,将心田工程分解成一个个有效的载体和活动,把理念文化渗入到各个载体中,使企业文化的本质和载体并重,魂和形并举,让企业和企业人尽享文化建设带来的幸福;  又如,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幸福企业建设载体,实施服务员工工程,广泛开展有目的、有重点的关爱活动,诸如:亲子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帮助员工理财、职业生涯规划等,改善人文环境,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渗透到企业发展、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特别是针对驻外销售人员、科技骨干及家属,积极开展亲情服务、关心先进模范,激发驻外人员的积极性,让生活在玉柴的员工感到幸福而有尊严;再如:江苏黑松林虽然是小企业,其董事长刘鹏凯提出心力管理的理念,除了给员工本人幸福,还给“员工家人”幸福。江苏黑松林实行了“爱心互助基金”、“贤内助奖”、“孝心红包”、“子女升学奖”等制度,而员工通过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细节和载体(包括锅炉像厨房一样干净整洁)来体现、贯穿心力文化,让员工切实感到企业像家一样幸福、温馨;佛山禅城供电局建设幸福企业的佛山现象揭示了一些通式原则,包括:培育关怀文化,提升幸福指数:立足和谐为本的工作主线,倡导企业文化州柔性管理,内部关怀与外部关怀工发力,深入推进员工辅导计划、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系统开展弘扬文化,热爱生活的文化体验活动,从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满足不同员工的文化需求,组织员工开展读好书、品生活、看电影,悟人生、赏艺术,冶情操、承国学,长智慧。通过文化接活动,培养员工的文化志趣,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围,实现弘扬传统、修生养性,快乐阅读、学以致用,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舒缓压力、陶冶情操,倡导运动、强身健体的目的;完善文体设施和,搭建幸福平台: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室、党团活动室、员工辅导计划工作室、职工温馨家庭工作站阵地的育人功能。

  时下,将EAP深植到幸福企业建设中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热点、重点和能够形成共识的课题,成功企业的成功做法也着实给人以启迪。新的课题督促企业人打开的思想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回到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企业、务求实效的多种载体与做法。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