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与员工幸福
让员工幸福起来是EAP项目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来自易普斯咨询公司2012年EAP论坛引用的国内外研究披露: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达到预期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诸如:美国学者盖洛普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透视出仅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相比在幸福指数最高的丹麦,72%的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诚如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坦言:“幸福,是人们追求的起点,同时又是终点,所以,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幸福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由于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幸福企业最大化源于企业员工幸福最大化。目前,通过实施EAP让员工幸福,就是要依托国家经济发展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幸福!引导员工在国家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寻求能够带动普通国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元素!基于人们追求幸福的方法和内容千差万别,所以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转换视角,倡导让员工体验和感受幸福。
正确认知幸福
幸福是指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人生价值、人生目标、人生理想的实现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幸福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人特有的,牛、马等其他动物是不可能拥有幸福的,幸福是真实地面对内心的自我;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而尼采理解的幸福是:随着权力的增加,阻力被克服了的那种感觉;在哲学家罗素看来:幸福存在于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萧伯纳与雨果则认为幸福来自于与他人真正的分享;奥古斯丁认为幸福是一种美德的体现;费尔巴哈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而眼前的安逸和享乐不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过程,是人的一生里面所有幸福的总和。
梳理先哲们的观点可以看出:快乐主义幸福观将个人幸福归因于个人趋乐避苦的心理活动,认为快乐即幸福;德性主义幸福观将个人幸福归因于个人的德性修养和人全部潜力的美德实现,认为有德即有福,强调个人培养德性的过程就是争取个人幸福的过程;社群主义幸福观将个人幸福归因于个人对社会怀有的责任感或义务感,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即享受个人幸福;宗教神学幸福观则将个人幸福归因于某个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个人只有通过虔诚地信仰神灵和分有神性才能得到个人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揭示出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从客观方面说,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结果和反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从主观方面说,它是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而快乐与幸福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与终极目的,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观标准,又要看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幸福同感受主体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文化、精神需要的资源不同,所诉求的幸福观也有所不同。据此,郭明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幸福;吴菊萍当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挺身而出勇于救人是幸福;胡忠和谢晓雪夫妇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舍弃优越条件,到最艰苦的地方最热烈的心血也是幸福。可见,对于个体而言,要让自己活得更幸福,重要的是正确认知幸福!
按照幸福学的诠释: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至少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心理测量来把握:满意感、快乐感、价值感。用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德兰修女的话来说:“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的人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
然而,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加速进程的当代中国社会,强烈呼唤具有善价值的现代幸福观,期盼着人们在追求幸福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关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自然从 “自在之物”转化为 “为我之物”。在实现中国梦、企业梦、家庭梦、个人梦的历史进程中,建设幸福企业、幸福个人成为热门话题。这一系列梦的实现,承载着人们对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在对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能力所需要的资料的占有中,在人们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实践中,达到幸福的状态并体验到幸福感。幸福意味着人自身潜能的充分展开以及人自身多方面的发展; 幸福是在主体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现阶段,人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感受到自身的本质力量,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和幸福感随着我国建成小康社会总布局的实施,人们的幸福生活越来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在一起,因而,更能体现人们追求幸福的本质要求。
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情趣
增进幸福的基本策略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情趣。特别是在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老百姓的承受程度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匹配,各种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员工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心态问题。而保持良好心态,是个体寻求幸福的基本途径。
对于领导者、管理者而言,要处理好得失、权力和员工的关系。得失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内在信仰和道德良知,面对得失,应有淡然处之的心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面对升迁、荣誉、成就,要神安气定,心无旁骛,保持平衡之心,进退从容;受荣不得意忘形、受挫不颓废忘志、位显不以权谋私、临财不见利忘义,怀才不炫耀、真诚不吹嘘、成绩不张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真、善、美;只有把员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会有为他人服务、快乐幸福自己的价值取向。
对于员工而言,要善于对生活境遇中的人和事进行正确比较。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群体、个体实施客观地比较,吸收生活中真实的信息,摒弃虚假信息,将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可能受到的挑战进行客观分析,有意识地实施自我矫正,设置与自身能力和资源相匹配的个人目标和标准,积累工作中点滴成就感;面对抑郁:转移注意力、质疑那些悲观主义和完美主义的想法、寻求积极的心理支持;面对焦虑:用淡定、冷静应付方式减少焦虑;面对愤怒: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锻炼自己的移情能力,尽可能做到荣辱不惊,举重若轻。
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有健康的情趣支撑。健康情趣是提高员工个体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保持健康情趣,首要的是强调理想信念(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对人追求幸福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理想信念决定生活情趣,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净化心灵,把握自我。同时,要追求向上、向善的幸福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一定都能达到圣人境界,但对于追求向上至善的境界,既要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敬仰,也要有“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的追求。一个人的境界越高,越能彰显高雅和不凡,进而明晰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美丑,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不可否认,时下许多员工对幸福的关注点和兴奋点表现出情趣闲散,附庸风雅,爱好变成嗜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玩物丧志,还误以为陶醉在幸福中。所以,在追求个人幸福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员工慎己所好,“爱”之得当,“好”之有道,既要分清雅俗,去俗就雅;又不能让情趣爱好恣情放纵,发展成“癖”。要把追求幸福的过程与聚集企业正能量有机结合,使企业愿景和个人奋斗目标更加面向生活世界,使之落实到更具体和现实的生活层面,用事业陶冶健康情操,在追求幸福的实践中,善于把握社会新风向,加强个体美德修养,有利之则育之,不利之则弃之,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安宁。
积极培养员工的现代幸福观
稻盛和夫曾说:人类什么时候会感到内心充满深切而纯净的极致幸福感,那绝不是在私益获得满足的时刻,而是在利他充分发挥的时刻。 在稻盛和夫看来: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人五样东西:
即:颜施,即微笑处事;言施,多说鼓励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诚恳;眼施,将善意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稻盛和夫对幸福感的阐释,无疑能给我们启迪与思索。而相对于EAP的实施,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还要着力培养员工现代幸福观。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由于受个体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人淡化了幸福观的精神崇高性和社会价值性。孔子讲:“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即道德高尚的人)的价值标准。孟子讲:“义,人之正路也。将“义”作为引导人们行为的一般的准则和规范。这一原则,在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个人幸福和社会群体幸福的关系权重中,表达了理性幸福和社会群体幸福在价值追求中的优先性思想,强化了幸福观的精神崇高性和社会价值性。它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感性需要、欲求的满足与理性的精神境界的升华,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之间的关系。
其次,做好员工的期望值管理。过高期望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幸福感的威胁。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有时会影响人的幸福感。高期望值与个人实际差距过大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 期望值过低则会使人厌烦。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显示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表明:那些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相联系,如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当它充分时能激励员工产生满足; 那些使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环境相联系,如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公司政策、管理措施、工资、福利等,它不充分时将使员工不满意。其中的相关因素,有些是企业需要改进的,有些是需要引导员工的。如员工的职业晋升机会是人人都想往的,但企业合理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或橄榄形,所以不可能所有人都处于高岗位级别,况且人的能力客观上是有差异的。因此,帮助员工合理的期望值的管理,有益于平衡现实中的满足感,抑制过多的欲望博弈。
再次,学会辩证地看待幸福与不幸。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幸与不幸辩证法。如:王阳明与一个名叫杨茂(他书中的主角)的聋哑人的对话中给人以启迪: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人类的知识来自六个管道,佛家称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的“意”,这六根能生识,六根中最重要的是“意”,“意”就是判断是非,预测行为结果。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人,耳能听是非,口能说是非,眼能见是非,且被是非拖累,并没感受到幸福。正如《幸福心理学》所揭示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语)。所以,体验幸福,还要求把握享受幸福的“度”,用好“度”的智慧,在诸事处理上,懂得中庸。
人生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需要每一个人去驾驭。一位优秀的舵手,能够牢牢把握人生的罗盘,轻松驶向幸福的彼岸。从现在起,只要让自己树立远大志向,保持高度自信,克服人性弱点,造就乐观心态,掌控自我情绪,积极开拓人生,抓住每一机遇,那么,你就是一名真正的人生舵手,就会活得更好。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