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国际优秀文化魂 铺就百年基业长青路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80年,1997年组建为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2005年,中国港湾与中国路桥新设合并组建成立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后,转制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港湾是中国最早开展国际工程业务的企业之一, 历经了从单一的劳务分包到施工总承包,再到设计施工总承包。当前,依托自身完备产业链优势,中国港湾已经发展成为可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国际知名承包商,业务及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十二五”期间,中国港湾在国资委与中国交建的正确领导下,充分结合自身外经企业特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传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增强企业“软实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率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继承中创新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
理论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石。中国港湾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理论。
中国交建提出了“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让世界更畅通”的企业愿景,“为顾客创造精品、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港湾在此指引下,自觉站在推动中国交建海外业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是“海纳百川、大道当然、卓越致远”,把握了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
中国港湾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几代人的聪明才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知名的品牌形象。在继承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明确了“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多价值”的企业使命,这是公司存在的终极理由和价值,展现了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胸怀。明确了“成为国际海事工程及相关建筑领域一体化服务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企业愿景,这是公司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了战略与文化的交融对接。形成了“感知责任、优质回报、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公司对经营目标和行为模式所持的基本信念和根本看法,已经深入人心。2012年,在广泛征求境内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提炼出“包容、诚信、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表达了公司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也是全体员工的内心态度和理想追求。
夯实管理基础 构建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和制度体系
五年来,中国港湾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和制度的桥梁,向下扎根,逐步渗透,确保了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中国港湾较早成立了中国港湾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实施。印发了《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和工作规范。各驻外机构和境外项目部依托基层党组织,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人员,形成了“总部统领、分层落实、梯次推进、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中国港湾还印发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及其解读,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方向、原则、路径和步骤等,这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围绕中国交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公司提出要在集团“一体两翼”海外业务管理模式下,以文化创建推动建设国际一流的经营管理型公司。
中国港湾先后制订了《视觉识别规范手册》、《境外项目形象建设指导意见》、《对外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对外宣传网站管理办法》、《信息资料报送管理办法》、《境外突发事件媒体应对指导意见》、《境外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序开展。出台了《对外捐赠与赞助管理办法》,规范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上述管理规定,构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传播国企声音 搭建全媒体网络
努力把握适应媒体传播规律,提升宣传工作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搭建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一是注重能力提升,打造企业内部的扩音器、风向标和晴雨表。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公司内网、内刊等平台发布涉及企业经营生产、战略规划、人力资源、领导讲话及商业动态等核心信息,全年发布信息700余条,其中上百条信息被中交集团、国资委等上级网站采用,阅读量和关注度逐步上升,以成为公司信息流转和发布的权威平台。《中国港湾》内刊每年四期,每期出版字数近3万,并制定公司《内刊评优办法》,在调动大家参与内刊的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内刊稿件质量。《中国港湾》还曾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行业“银页”奖报刊;二是利用新媒体资源,推进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对公司中英文官网进行定期改版升级,从视觉效果和内容要素上都更加符合公司国际化的形象。2014年3月开设微信公众号,逐步丰富微信栏目、改进内容形式,并结合各部门工作需求推送相关信息,形成线上与线下联动,增强内部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扩大对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公司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突破3000人,全年发布信息近200条。三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宣传工作的规范化。为规范境外对外宣传工作,发布《关于加强对外宣传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加强统一管理;在信息化部支持下,提升了内部OA信息发布平台的功能,并完成了信息报送平台的搭建和部署,预计明年上线,届时信息报送工作将更加规范,便于集成管理。四是加强宣传策划,提升舆情处理能力。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安排《21世纪经济报道》、《大公报》等媒体记者,及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多家电视台的纪录片摄制组到相关国家采访,刊发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成果。抓住公司重点经营区域,通过“和谐共赢-中国企业在非洲”活动,加强了与主流媒体驻当地记者站的联系,也宣传了公司与当地共赢发展的业绩。除了建立与国内主流媒体的友好联系,更注重联合属地媒体资源,通过聘请当地专业公关公司等,积极进行外宣策划,所在国媒体对公司的重大事件均予以正面客观的报道。如斯里兰卡港口城停工期间,在中国使领馆的帮助下,主动在媒体刊登声明,发出有力声音,把控话语权。媒体公关工作较有成效,成功应对了多起等境内外危机事件,境外多家机构的新闻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均得以提升,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正常开展提供舆论保障。
聚焦社会责任 扩大品牌影响力
做好公司品牌形象的维护和推广,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公司无形资产增值。一是做好基础储备。配合公司业务发展,进行各专业业务领域宣传片的拍摄和新版画册制作,协助重点大型项目完成项目画册及宣传片的编制,以丰富的宣传产品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求。研究母子多元品牌战略,搭建国际化的品牌发展战略,推荐VI体系标准化建设,丰富品牌识别系统。二是加强对外交流。配合相关部门,参加了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会、中非论坛、ICE年会等大型国内外展会,集中展示企业发展成果,显示行业地位,促进了与国际一流同行的沟通,实现相互促进。三是建立广告形象。以“大媒体、高水平”为原则,在《国际商报》、《中国日报》等媒体有选择的进行广告投放,既维系了同行业及主流媒体的关系,也提升了品牌价值。四是塑造责任形象。配合合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境外对外捐赠工作的审批流程。公司总部和境外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印尼连续五届颁发“总统大学奖学金”,安哥拉常年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喀麦隆打井造福当地人等还被当地和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建立了公司良好的正面形象。
中国港湾持续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与《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交通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密切合作,开展深度报道,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疏浚与港口建设》、《欧亚工业贸易》等国际行业媒体加强联系。借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非论坛、博鳌论坛、抓住机会,扩大宣传,提升了CHEC和CCCC的品牌知名度。境外单位也纷纷创办了文化刊物,《越南港航通讯》、《香港振华》、《安哥拉筑港人》、《巴基斯坦港航人》、等,内容丰富、各有特点。
履行社会责任 塑造了负责任的国际社会企业公民形象
中国港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诚信企业建设,发挥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推动公司与所在国家共同发展。
在国内,中国港湾与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协议,设立了中国港湾奖(助)学金,帮助优秀学子顺利成长。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后,组织境内外人员积极捐款捐物,并持续开展了“小包裹、大爱心”温暖行动,展现了中港人的“大爱”情怀。捐资修建四川甘孜州红军长征遗址修复工程,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
在境外,中国港湾坚持“拓一片市场,交一方朋友,做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的理念,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标志性工程,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公司全球从业人员近万人。资助了苏丹、斯里兰卡、等国26名留学生到国内高校深造。中缅原油码头项目部在马德岛修建水库,修缮学校、寺庙,组织分包单位错峰采购生活物资,避免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好评。埃及塞得港项目部尊重当地穆斯林文化,与当地政府和部落建立了良好关系,降低了埃及“茉莉花”革命对项目实施的不利影响。斯里兰卡、牙买加、安哥拉、等多个驻外机构都在当地开展了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保护环境等公益活动,促进了当地的和谐发展。
公司先后被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授予“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社会责任金奖”,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交通企(事)业信用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公司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2013年,在第八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公司被授予“金蜜蜂奖•领袖型企业”荣誉称号。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共同奋斗,中国港湾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特色突出,体系相对完备,实践成果丰硕,品牌形象鲜明,初步形成了“魂在中华、根在中交、特在港湾、合在属地”的企业文化。实践证明,中国港湾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是正确的,在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支撑经营、提升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中国港湾将在国资委、中国交建的正确领导和文化指引下,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坚强带领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业务大发展、效益大增长、员工大提升、文化大繁荣,为托起“中交梦”、践行“中国梦”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