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文化传播全媒体建设 服务集团整体战略转型大格局
新闻媒体工作不仅仅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中承担着舆论引导、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使命。多年以来,上海纺织集团加大投入,加强全媒体建设,紧紧围绕集团以“科技与时尚”为标志的发展战略,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目标精准的信息推送与传播,将集团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传导到全集团的“神经末梢”,将企业形象展示给全社会,与广大职工直接互动,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呼应。通过企业文化传播全媒体的建设,在集团战略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凝心聚力、加油鼓劲的作用。上海纺织集团的实践,具体的可以概括为通过“三个做活与提升”,夯实企业文化传播的“三大功能”。
做活新兴媒体提升全介质传播能力——夯实企业文化传播的核心功能
2005年以来,上海纺织集团确立了建设“科技与时尚”高端纺织的战略,并通过战略转型,开始了“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国际化发展新跨越,努力将集团打造成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张“新名片”。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集团的内部媒体也逐步增多,《上海纺织新闻》视频、上海纺织官方网站、上海纺织党建网、上海纺织微信公众号、上海纺织官方微博迅速发展。
1、重视把媒体功能、体制做活
集团专门在总部行政序列中设立了新闻中心,配备正副处级干部和高级新闻总监各一名,集聚精兵强将,整合成核心团队8人、后援团队50余人、社会知名主流媒体结盟的全媒体力量,负责集团的对内宣传教育和对外形象展示工作。同时,以云平台为依托,通过硬件投入,建立起覆盖各企业、面向全体员工的80余个新闻视频播放点。从而形成了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服从服务集团发展战略为目标,以价值观传播为核心,以资源吸附为枢纽,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聚合为手段,从内宣向外宣延伸的工作平台,通过资源集成、统筹管理、流程重组与再造,实现新闻信息统一采集、加工、编辑和传播,即实现新闻传播的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运营,真正实现整个集团的多媒体融合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逐步形成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以及全介质传播能力,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媒体渠道产品生成,从有节点发稿转变为全天候发稿,并开始实现受众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设备上都可以获得来自于纺织集团的行业动态、热点新闻和工作信息。
2、重视把上海纺织新闻视频做活
我们围绕集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中心内容,紧紧扭住集团“十二五”冲刺和“十三五”开局的重大战略,突出新闻时效,明晰报道重点,努力为集团改革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集团新闻中心每月定期发布3辑新闻视频,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突出形象性强的特点,用视频的方式向下属企业生动地传播集团和企业重要的新闻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提升传播的生动性。例如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期间,集团新闻中心通讯员积极取得世博会新闻中心的支持与帮助,及时传送回来上海纺织展位的重要视频素材,还取得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世博会期间对上海纺织展位,特别是对我们火麒麟产品大加赞赏的独家采访视频,以及各国官员、民众参观中国企业联合馆上海纺织展位、学做“中国结”的实况,经集团新闻中心编辑制作后,除了及时在集团内部播放,还在上海电视台全纪实频道和看看新闻网等主流官方媒体作了转播。
视频新闻内容以近期新闻为主,重点报道集团及企业新一轮改革、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时尚活动,以及党建、精神文明的最新进展情况,目前已形成战役扫描、企业巡礼、劳模风采、人物访谈等板块。适当穿插关于人物、事件、先进典型的深度报道。新闻中心还根据集团重点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地制作专题片、纪实片,为基层企业服务。已在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中建立了80个播放点,形成了视频资料发布、接收、播放的管理网络。
3、重视把官方微信微做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便携设备的日益普及,除了集团的官方网站,企业媒体与受众的沟通渠道日益多样化。上海纺织集团充分认识到作为新兴的即时通信工具和社会化媒体的微信、微博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通过官方微信、微博发布集团权威的资讯,更用心使受众得到愉悦的阅读,还有透过屏幕的温度。我们努力让集团内外的人们,共同见证上海纺织的重要时刻,一起感受上海纺织的日新月异。近一年来共编发微信216条,近20万人次阅读;微博518条,累计点击率达近60万人次。官方微博上设立的“上海纺织历史上的今天”,钩沉上海纺织150年经典瞬间,彰显上海纺织厚重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深受微友欢迎。2015年,在集团官方微信微博发布的《集团参与华交会和中纺联春季联展》、《三枪生活馆盛大起航》、《棉交中心开业》和《集团十件大事》,集团内外反响很好,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在市国资委组织条线的微信群内也点了赞。2015年集团官方微信发布了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上上海纺织的产品和2016年集团官方微信发布《集团收到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感谢信》信息后,在集团内外影响较大,基层员工引以为傲,进一步提升集团美誉度、企业形象和“金海螺”品牌知名度,在社会面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上海市府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新华网、新浪网等多次转发、转播集团重大新闻,扩大了上海纺织的社会影响力。
做活传统报刊提升平面媒体影响力——夯实企业文化传播的基础功能
上海机器纺织业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上海的母亲工业。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纺织业拥有55万产业大军,长期占据着上海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曾达到全国棉纺织产能的“半壁江山”,同时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媒体资源。随着上世纪90年代纺织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许多企业媒体也随之关停并转。1994年,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集团创办了《上海纺织》报(时称《纺织创业报》),《上海纺织》杂志的历史更长。
1、《上海纺织》报的内容创新
20多年来,《上海纺织》报坚持与时俱进,服务于上海纺织集团的战略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努力适应媒体发展和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坚守媒体的阵地,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为广大员工提供集团发展的信息和鼓舞奋进的正能量。《上海纺织》报始终围绕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及时报道集团及子公司、企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科研、市场、班组等各个方面的最新动态,通过策划和安排版面重点,提高了指导性和可读性,同时也忠实地记录了战略转型的历史进程。近几年开设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科技•市场”等专栏,连续报道集团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可喜成果。每个版面都尽可能刊登7条以上的报道,文章一般控制在700字以内,保持了较高的信息量。
基层企业是集团重大战役的前线,我们有意识地把宣传报道的重点放在企业,通过展示基层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来鼓舞士气、鼓励创新,传播经验,形成氛围。从2008年以来,我们有意识地在每期报纸上都做到:让基层个性化的活动上版面,让基层企业的消息上头版,让企业创造性工作的报道上头条。即使是规模很小的三级企业,甚至四级企业,只要是围绕战略转型而出现的新闻,我们也同样在头版刊登,或予以突出处理,并开设了“班组纵横”等专版。由于给一线企业和员工以充分、翔实的报道,进一步贴近纺织基层企业和员工的生活,也扩大了作者队伍。
2、《上海纺织》报的形式创新
《上海纺织》报注意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既有整体的、全景式的扫描,又有局部的、细节性的浪花,同时在版面美化方面不断改进,力求做到图文并茂、精益求精,力求更好地衬托主题。在此基础上,《上海纺织》报的媒体形式也不断创新,2012—2013年,我们结合集团网站升级,发布了《上海纺织》报的“网络版”,即将报纸上的部分内容移到网上,扩大了传播面。2014年,《上海纺织》报开始发布“数字版”,即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将报纸的全部内容发布到网上,读者可以及时看到报纸上的所有图片和文字,扩大了信息传播量。2016年,围绕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年的工作重点,刊发了3期企业文化专刊,获得了集团领导和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更加符合时代性,并更好地提升报纸的阅读舒适性,我们对《上海纺织报》进行了全新改版,使之与社会主流纸媒体更接近,服务信息的提供功能更加丰富,从而满足员工对纸媒形象化的要求,有效地提升了传播的生动性。
3、《上海纺织专讯》和《上海纺织》杂志等定位创新
《上海纺织专讯》每周2期,我们将其定位的目标群体是集团直管的领导干部和部分骨干,我们突出内容较为深入的特点,比较详尽地报道集团的部分重要信息,传递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批示,突出工作指导性。《上海纺织》杂志每两月1期,16开40页。内容以经济管理类为主,兼顾党建、政工等领域。以管理干部为读者对象,文章题材以论文、经验、调查报告等为主。近年来,这本杂志的功能得以提升,我们在其辅助功能上下了功夫,更加突出了综合功能、存储功能、共享功能和促进功能。除此之外,集团还拥有《纺织情况》、《纺织工运》杂志、集团总部《舆情汇报》和《信访简报》等,下属企业也有10多种平面媒体。
做活资源对接提升媒体价值贡献力——夯实企业文化传播的拓展功能
作为中国纺织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纺织集团需要向全社会展示“科技与时尚”高端纺织、时尚纺织的全新形象。集团的新闻媒体工作和企业文化传播有责任为集团上下提供有效媒体推广和用活集团体外的媒体展示平台,助推集团更好地抓住“一带一路”的契机、实施“走出去”战略、整合全球资源、开展跨境并购提供有益的思路,创造有利的条件。
1、强强联合寻求多层次多领域战略合作
围绕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上海纺织集团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将以核心主业、核心产品、核心能力、核心市场、核心技术、核心功能为重点,着力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上海纺织集团与新华社上海分社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设定项目,搭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上海时尚产业的文化、理念、模式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2016年,上海纺织集团党委又与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是全国首家企业与中纺政研会签署思想文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得到了全国纺织业的重视。“科普行网”、中国纺织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政务大厅、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全球面料商务中心网等媒体均作了报道。
2、对接媒体资源优势扩大影响力
集团新闻中心成立以来,主动配合“上海时装周2016春夏”的工作,主动联系市府新闻办,在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上海发布”上发布时装周的预告性内容,对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活动品牌的辐射效应作了助推。集团新闻中心主动对接、协同上海时装周的新闻报道工作,邀请新华社上海分社6人团队全程跟踪报道,该社运用手机APP客户端和微信平台实时发布了一系列报道。
2016年,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开业仪式暨2016中国(上海)棉花产业链建设发展论坛隆重举行。这是上海纺织新一轮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集团服务上海发展战略、服务国家支持新疆转型发展战略的一项创新探索,对纺织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集团新闻中心邀请了一线全媒体记者进行全方位采访和报道。中国网、市政府网、市国资委、上海商务、市经信委等以及央广早新闻、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看看新闻网都作了宣传报道。用实实在在的媒体资源帮助基层企业扩大了社会知名度和企业影响力。
今年,集团和中国流行色协会联合举办了“2016中国国际时尚创意论坛暨第107届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时尚峰会”,新闻中心对接了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环球时报、中国纺织报等平面媒体,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网、客户端)、上海观察、看看新闻网等网络媒体,选择活动亮点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3、采取联合拍摄的方式提升集团形象
为了提升集团的公众美誉度,2016年,我们与央视《筑梦中国》摄制组合作完成了《百年纺织·转型创新》栏目“走出去”和“转型”两部纪实片的拍摄,央视频道播出后,集团发动广大员工集体收看,作为组织生活和班组学习的一项内容布置,基层反映十分正面,激励人心,鼓舞士气。集团新闻中心还与泰龙传媒合作,联合拍摄一部题为《经纬上的歌》的纪录片,用人文的手法全景式地展示上海纺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基因和企业文化精神。
上海纺织集团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全国同行的先进经验,集中和全方位地宣传好集团“十三五”规划,宣贯好新的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和集团新十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精心策划和组织好重大主题宣传;将进一步紧紧围绕集团的重大项目,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积极传播上海纺织的优良传统以及纺织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等“正能量”;将进一步大力宣传在集团重大战役中取得突出成绩、创新经验的企业和先进人物,在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推介上海纺织的优势资源、骨干企业和优秀品牌等,进一步提升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