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神东煤碳】勇做煤海护航人——设备维修中心三厂发展建设纪实

来自:神东煤碳     时间:2013-10-16

 

   

设备维修中心三厂组建于20086月,主要承担公司矿井和生产辅助单位的国产化设备大(项)修及新购进电气类设备入库前的检测、部分后勤设施维护等业务。经过5年发展建设,从不足100名员工的小厂发展壮大为拥有近千名员工的国产采煤机电设备维修企业,服务范围达到305公里,业务遍及陕西、内蒙、山西三省,设有12个专业化服务车间和1个矿用支护材料加工厂,其中包括在金烽、布尔台、保德、黄玉川的4个专业化服务站点。维修业务从开始的53项,发展为现在的237项,为神东矿区17个生产矿井、5个生产辅助单位提供专业而优质的维修服务。

先进生产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一个个荣誉承载着建设发展的风雨路程。踏着团结奋进的脚步,维修三厂的成长在神东的发展蓝图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业艰难百战多

建厂初期,没有人员、没有场地、没有设备,一切百废待兴,各项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三厂人不服输的个性显现了出来:厂领导日夜守在生产现场,主动协调,亲自联系兄弟单位和服务矿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工具是借的,场地是借的,人员甚至也有部分是借调的。厂内仅有的4名技术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在工作中一边指导,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年的时间基本做到了人人可以独立维修。

精干高效的管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时管理人员只有5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整章建制,规范流程,编制梳理了各项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企业管理走向了正规化、专业化、制度化。

 随着业务的扩大,大量的劳务工进入三厂,出现了“三多一少”(女工多、劳务工多、学徒多,熟练技术工人少)的局面,最初的“元老”们已经获得各种能力与资质,可以给入厂的人员进行培训,带领新员工独当一面。新员工在签订“师带徒”协议从师后、经过系列的学习与考核合格后出师,在具备条件后又可以当师傅,带徒弟。勤劳好学的三厂人,从稚嫩变得老练 ,也让这个企业在不断注入新血液时而战斗力依然。

诚信保质量 创新求发展

为了全面实现人员素养、经营综合能力、服务与效益、设备资产服务、员工素质素养与党建水平的提升,三厂开展了“6S”现场管理、库房精准管理、质量管控、设备养护知识学习、技术技能学习、党组织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让三厂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胶带机机头为例,自2009年以来该厂承修机头319台,自主改造修复7台,承修数量从2009年的97台逐年下降,2013年年初至今仅有27台入厂修复。本着“我们不只是维修,我们也在创造”的维修理念,员工在检修设备时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厂内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检修经验,大胆对设备原设计结构改进。例如,机头卸载部、连接槽、吊装耳等部位在设备入厂时,70%以上会变形、错位,根据多年来的检修经验,通过增加材料厚度、内部加筋、改变钢构形式等方式加强设备整体强度,从根本上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创新的基地 成才的摇篮

三厂人以创新创效、“五小”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活动,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想出“金点子”。滚筒剥胶机、电机定子加热拆线装置、轴承拆装压力等优秀的“五小”成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完成的。目前,三厂共计申报“五小”成果124项,其中专利项目17项、技术改造76项、工装类65项、上报科技论文22篇。2012年参与研发制作的煤用自动防水闸门,用于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延缓水流对整个巷道的冲击,为巷道内人员逃生获取时间,现已在锦界煤矿投入使用;单轨吊制作项目也取得了成功;自主研发的大型废旧打包机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购置资金 120万元,并获得神东科技创新特等奖。

几经风雨,三厂已成为创新的基地,成才的摇篮。近200名劳务员工久经历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公司及周边兄弟单位的转正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式职工。回首时,总会对这个培养他们成长的地方恋恋不舍。在这里他们经历了人生的又一次蜕变,变得更加自信、独立。

他们的心事儿 我们的责任

三厂在为公司各矿井国产化设备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先后安置不适宜在井下工作的员工和员工子女及家属共500余名,稳步推进公司的和谐企业建设,成为矿工兄弟安心工作、高效采煤的坚实后盾。

三厂接收的子女与家属大多没有接触过机电专业,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也有三十大几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性,更有甚者在家换个灯泡都恨不得请个电工,入厂参观面对在修的设备时更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私下里商量着要打退堂鼓。厂领导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和员工座谈交流思想,开动员大会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同时安排部门内部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热情日渐高涨,对在修设备的了解多一分,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与投入就多一分。现在这些女员工已经彻底摆脱了“居家女人”的帽子,获得了“岗位女明星”、“技术能手”的头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设备维修中心三厂的全体员工始终以服务矿井生产为已任,努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矿井提供最优质的专业化服务,为打造专业化、现代化一流维修基地而努力奋斗!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