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刊 > 2015年第2期

【特别策划】“从前店后场走向世界的“同仁堂”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1-04-29

 

作为国内中药行业的第一品牌,同仁堂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成功地开拓了海外市场。2009年,同仁堂集团销售首次突破百亿元,实现利润8亿元,出口创汇2544万美元;2010年销售达到13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出口创汇2800多万美元。至此,同仁堂已连续14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出口创汇也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国内外市场上,同仁堂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业绩?作为一个老字号品牌,同仁堂生机勃勃发展的奥秘是什么?在玉兰花刚刚绽放的早春,我们走进东兴隆街52号四合院,绕过山墙影壁,穿过回廊,来到古色古香的会议室,拜见了集团党委副书记陆建国。在这里,在陆建国书记的娓娓讲述中,在茉莉花茶悠悠的余韵里,同仁堂,从历史的深处自豪地走来。历史,用一个个细节,讲述着“同仁堂”成功的秘密……

 

精神传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明永乐年间其太公乐良才举家迁京,以行医卖药为业。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他制作的丸药,取材纯正地道,制作精细严谨,患者用后疗效显著。他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养生济世效力于社会的最高追求事业,他说:“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1705年,其子乐凤鸣在前门大栅栏开设了同仁堂药铺。清朝雍正元年,同仁堂开始给皇宫专供御药,历经清朝八代皇帝,达188年之久。当年有诗曰:“都门药铺数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还流传着“国药属京药,京药属同仁”之说。
      1954
年同仁堂公私合营,成为国有企业,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以“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着”而享誉海内外。特别是牛黄清心丸、活络丹、苏合香丸、国公酒等,更为患者所信赖。
      199273,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宣告成立。
1997年,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 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同仁堂制订了未来十年发展战略,提出 “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的准确定位。根据这一定位,董事会设计并实施了“1032工程,即在同仁堂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和两个中心的产业布局,形成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的三大板块,集团的经营领域和覆盖范围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已由单一的中药生产经营拓展到了健康领域、医疗服务和药材饮片领域,基本形成了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开放经营的新格局,稳步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同仁堂又制定了一个新的五年规划,我们将之称为“12345发展规划,即再过五年,同仁堂将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1番(销售收入将突破200亿元,利税升至26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零售网点突破2000家;研发上市新品种300种;启动四个重点项目;继续保持五个全国同行业第一。

 “可以这么说,同仁堂的历史,是一部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的发展史。自清康熙八年创立,到第一部《同仁堂药目》问世,同仁堂不仅立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而且把医药作为‘养生’‘济世’之方,讲‘仁心’‘仁术’之道,从而奠定了同仁堂文化的底蕴,成为历代同仁堂人遵循的行为准则。时代变迁,同仁堂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陆建国如是说,“在此后的几百年间,这种诚实敬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同仁堂历代经营者,并将其升华为同仁堂职业道德的精髓而代代相传,以仁德、诚信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仁堂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的凝结。”

如今,同仁堂新的一代经营团队继承弘扬“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精神,并融入新的内涵,提出了“善待”的思想,包括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这是对关注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好诠释,在此,仅以“北京同仁堂——青海光明行”活动为例。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我国白内障多发区域。由于大多数患者生活在农村,家庭比较困难,无力承担手术费用。同仁堂集团出资100万,与全国防盲指导组合作,开展了“北京同仁堂——青海光明行”活动,为千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送去了光明。

2010年十一前夕,在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病房里,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宁利小心翼翼地揭下覆盖在一位老年患者左眼上的白色纱布,在她眼睛前方几十厘米处伸出一个手指问:“能看见吗?”

 “能看见,能看见,我看见了……”

这位患者名叫韩秀英,74岁,家住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高庙镇扎门村,因左眼因白内障已三年看不见东西了。

“您能看见了,就是同仁堂人最大的心愿,我们为您高兴……”参加捐助“北京同仁堂——青海光明行”的陆建国紧握着老人的手说。

 

品牌再塑:“老字号”谱出“新篇章”

 

时代不同了,历史前进了,但同仁堂的文化基因没有变,精神传承没有变——300多年的文化积淀,铸成我国中药行业第一老字号品牌“同仁堂”。这种品牌精神,作为同仁堂独特的文化基因,犹如一根穿越时空的纽带,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应该说,有了这根文化纽带,同仁堂就是一个集中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团队。”陆建国说。

在“抓住品牌整体发展、抓住共性协调发展、抓住人才促进发展、抓住文化保障发展”等新的文化理念的倡导下,同仁堂秉承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立足自身实力,科学规划发展,创新突破瓶颈,合力攻克难关;第二,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驰名的生命、健康产业集团;第三,立足服务,顾客选择了同仁堂就选择了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1995年以来,投资6亿元在亦庄建立两个现代化生产基地,提高了工艺工装水平。为了保证制药原料的质量,按照国家GAP标准,在吉林、河北、浙江、安徽等中药材原产地建设了12个药材种植基地,解决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药材变异问题;通过与海内外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对原有方剂的改造,生产适应当地标准和生活习惯的产品,保证了销往海外产品的质量与疗效。目前,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为代表的出口产品已达130余个。

今天的同仁堂,‘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积极构建有同仁堂特色的企业结构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医药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在走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的同时,逐步实现了产品出口规模化、销售终端网络化、营销方式多元化、研发生产本土化等现代企业经营生产方式。”

北京同仁堂产品走出国门已跨越半个世纪。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同仁堂产品出口由专业外贸公司代理;1993年,有关政府部门批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发展至今,出口创汇额由最初的几十万美元到现在的2000余万美元。

1993年起,相继在香港、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开办合资公司与药店。由最初的少数华人代理商到目前的西人代理经销,海外药店已达47家,遍及16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名店、名医、名药三位一体“以医带药”的经营模式;由最初的几个产品到今天有130多个出口产品群,产品出口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同仁堂在海外的终端销售网络。

2003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以香港为桥梁进行对外投资,开辟新市场、新渠道,建立新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方式及经营模式,开办零售药店、中医医院、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海外网点,实施多元化的海外经营战略。

2004年在香港建立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致力于国际化的生产、研发和营销。利用香港科技、金融、地域、政策和信息优势,通过国际规范化的模式进行技术、制造、经营等运作,全面提升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中药新产品、新剂型,大大提高了同仁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国药公司通过香港GMP认证,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国药公司生产研发基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同仁堂“走出去”的海外发展战略又迈出坚实一步。

“打入海外市场50余年,同仁堂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先贸易后合作、先周边后欧美的原则,从产品出口到海外办店;从营销领域再到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进出口并举的新格局。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弘扬济世养生的企业宗旨创造了条件。今天的同仁堂,在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成立由高端中医药人才组成的专家讲师团,以全球300多家孔子学为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成为同仁堂海外发展的文化助推器。”陆建国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这既丰富了同仁堂传统文化的内涵,实现了老品牌与新的管理理念有机结合,也使同仁堂‘老字号’品牌更具时代活力。”

 

育人理念:“师带徒”与“金字塔人才工程”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人。

“体现儒家思想的仁行天下,是同仁堂很重要的文化基因。创业之初,创始人就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我们同仁堂,自古至今,讲究要想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育人理念。过去的职员,如果做得好,可以子承父业。因此,传统的育人方式‘师带徒’,常规意义上来说,师傅就是‘老子’,徒弟就是‘儿子’。可以接班,这个待遇是比较高的。如果对外招工,入职需经过严格考核。这样,很多业内的行家,都吸引到同仁堂这里来了。”

谈到同仁堂的育人观、人才观,陆建国谈古论今,“今天的同仁堂,在坚持传统的‘师带徒’口传心授的传统育人理念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在奉献企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多年来,我们对员工一直遵循以下三项承诺:职工转岗不下岗,工资年年有增长,住房年年有改善。”

几年来,同仁堂在和谐的氛围下为干部职工搭建了不同层次的成长平台。2002年建立的职工“金字塔”人才工程,经过不断完善,如今已拥有同仁堂专家、优秀中青年人才、首席职工等各级各类人才千余名。20096月,在同仁堂创建340年之际,命名了20位中医药大师和20位特技传承师,进一步规范了“师带徒”的传承方式。2010底,在原培训中心基础上建立的同仁堂教育学院正式落成,企业内部培训机制更加完善。为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建立了“后备干部人才库”及“海外派出人才库”,制定了未来五年“人才与文化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为员工建立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放手向认同企业文化、工作积极努力的年轻员工授权。以同仁堂旗下的健康药业为例,公司规定在一线工作2年以上,绩效优异、执行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均有机会成为储备店长。之后,要经过严格考核——首先,要通过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店长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在门店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期间由区域经理、管理中心分别进行月度、季度考核,全部通过考核后才能正式任命为店长,强调宽进严出。
       
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2005年成都店开业时,超过2/3的员工都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到2009年,此前担任营业员、调剂员、导医岗位的他们已经全部成长为店长、大堂经理等。如今,健康药业管理层平均年龄不到35岁,而且80%是由公司内部培养的,现有门店经理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年轻的店长仅23岁,100%通过内部选拔任命。

如今,在同仁堂,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通道、发展舞台、成功机遇,而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更加凸显。2010年初,由一线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的攻关组,解决了困扰企业上百年的蜜丸自动蘸蜡技术和移印打金戳技术,一年就为企业节约各类成本560余万元。

340多年来,同仁堂一代代的传人在继承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精华、中医与中药结合的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技艺和服务、世代凝聚的心血和智慧、一贯秉承的诚信精髓,在传承历史,创新文化的实践中与时俱进。”陆建国说,“‘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企业文化的精髓,以‘仁德’创业、以‘仁德’立业、以‘仁德’续业,这也是我们同仁堂基业长青、成功经营的奥秘。”

  (资料提供: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