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栏】现代商业文明十议(一)
作者简介
胡平,1930年7月1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汉族。现任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曾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前国家商业部部长,国务院特区办主任等职务。中共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胡平同志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并创立“商业文化”学说。著有《胡平商业文化论集》(中国商业出版社)、《经济市场化与流通新秩序》(人民出版社)等近十部著作,其中《论商业文化》一书1993年获得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一议:商业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物物交换是商业文明的早期形式。正是人类商业文明的进步,形成了集市,发展了城市。商业文明成了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中国商业文明有悠久的历史,宋代的城市商业文明达到了高峰,《清明上河图》就是明证。
欧洲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有密切关系。海盗的兴起,带动了早期欧洲商业文明。国际圈商业文明的发展,促使英国开展圈地运动加速城市的发展,形成了近代商业文明。
马克思说:资本有百分之一的利润就跃跃欲试;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甘愿上断头台。同样含义的话,白居易也说过:“苟利之所在,虽水火蹈焉,白刃冒焉”。白居易说的比马克思要早一千年。
马克思说:在文明状态中,人人是商人,人人是文人,而社会则是商业社会。明代的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商人,都是圣人。王阳明的说法,比马克思早了大概三百年。
二议:现代商业文明的发展,必须经济文化一体化
中国要推进现代化,需要补资本主义课。中国特色社社主义,要有两只无形的手:一是价值规律,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
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逐步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而中国长期以来,文化和经济是“两张皮”。
马克思说,商品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其实,商品还有文化价值。商品是个载体,文化附加在商品上。商品有了文化的附加,身价百倍,而文化有了商品这个载体,也得到了传播。因此,商品需要提高科技附加值,也需要提高文化附加值。
孙悟空和米老鼠哪个资格老,哪个本领大?当然是孙悟空。孙悟空有一千多岁,米老鼠只有70多岁。孙悟空大闹天宫,本领大得很。米老鼠只是个英国绅士形象,没见他有什么本事。可是,世界上知道米老鼠的人远远超过孙悟空的。这是因为西方把文化和经济融合成一体了。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但中国的文化主流是跟政治、社会结合,而不是跟经济结合。虽然也有经世济用的思想,但不是主流。中国的文化引导到考状元。中国唐代推行考试制度,选拔官吏。西方公认要比他们早五百年。可是,中国的考试制度提倡八股文,对经济没有什么作用。到鲁迅笔下孔乙己因为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度,举人当不成,研究“回“有四种解法这种文化对经济更是无用了。
经济文化相结合问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没有解决。直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才开始提上日程。如何读邓小平思想?有两种解法:一种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另一手抓精神文明。这样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分开了。另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手抓,左手抓,右手也抓。。应当把物质和精神,看做阴和阳的关系,阴阳永远是共生,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三议:现代商业文明是“入世”的平台
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建设现代的工业强国,需要融入国际经济。现代商业文明形成的西方发展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中国申请入世,需要遵守共同的规则。
现代社会提倡公开、公平、公正。这既是一个道德观念,也是一个法制观念,埃及金字塔的墓壁上,就是一个天平模型,天平两头,一头是人的心脏,一头是砝码。附注说,秤一秤,看看有多重。这说明古埃及就有伦理和法制概念。
中国长期是个农业国,从产业文明过渡到商业文明困难很多。至今还是城乡二元结构,离现代市场经 济还有差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企业法、合同法、市场交易法都还不完善。企业之间签合同随便书写也没有律师参加。中国的会计账薄,外国人看不懂。只有香港人两边的账都能看的懂。现在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开始完善。
知识产权问题,中国人不熟悉。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外国人很头疼。
反倾销问题,中国人也不懂,前几年打火机事件,我们吃了亏。现在 国外对中国商品倾销提出诉讼的事件越来越多。
中国入世是个机遇,也是挑战。提升自身的商业文明程度,和国际接轨,是唯一的出路。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