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集团文化

【集团文化】聚萃百年积淀 力铸卓越之道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2-06-11

 

广东省粤电集团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年轻企业,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200188,作为全国第一家因“厂网分家”而诞生的发电集团,粤电集团承继了原广东电力集团的发电业务,并肩负起为广东省电力体制改革探索新道路的历史使命。

集团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引导、提升和深化,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在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VI识别系统,并培育了“团结、创新、诚信、高效”的企业精神,“度电必争、克煤必省”的成本理念等具有粤电特色精神和理念。

经过充分准备,于200710月正式启动了企业文化咨询项目,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管理思想,形成两个具有粤电特色的重要成果:《卓越之道——粤电集团文化大纲》和《粤电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通过把粤电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经营,融入管理,扎实推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和理念的转化落地,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的凝聚力,为粤电集团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奠定坚实的基础。

 

兼收并蓄,构建粤电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在资产重组、金融危机、煤价飞涨等重重困难与考验面前,粤电集团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奋勇前进,在发展壮大发电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上下游相关多元化产业链;在狠抓安全生产的同时,提倡创新经营思路;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和谐共赢,积累了丰富、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尤其2006年后,粤电集团加大对企业文化的系统建设力度,从聚萃百年积淀,再造百年粤电两个维度,精心构建具有粤电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200710月,集团通过视频会议在全集团隆重召开企业文化咨询项目启动大会,全面系统铺开企业文化建设,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管理思想,凝练集团多年经营管理实践所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粤电特色的文化体系:《卓越之道——粤电集团文化大纲》,大纲共分为“志、德、艺、行”四个篇章。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粤电集团结合实际和面向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合和共生、守正出新”这一企业哲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最高价值准则和处理各种矛盾的基本思维方式。“合和共生”是指合道、合势、和众、共生。 “守正出新”中“守正”是指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追求心正、法正、行正。确定“厚德善能、益邦惠民”的企业使命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的企业愿景。提炼出“专业、高效、协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明确了以“向日葵”作为企业的文化象征,提出“用心创造绿色能源”的品牌宣传口号。提出“用心工作、健康生活、激情奉献、追求卓越”的粤电人精神。倡导“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提出“仁智”管理者和“信实员工”。

《卓越之道》文化大纲体现了粤电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先进性,为粤电集团建设特色文化、打造卓越品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升员工素质提供了系统的理念依据,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立意高远。坚持引导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为打造百年粤电,实现基业长青提供文化支撑。《卓越之道》文化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既对粤电集团过去文化的总结、继承和扬弃,也坚持面向未来,引领粤电集团由优秀迈向卓越,实现基业长青。

二是结构创新。在文化体系开篇专设了“企业哲学”这一部分,确立了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从哲学高度提出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最高层次的价值思考,在国内企业文化体系中属首倡。

三是内容细实。文化调研和大纲编制过程中,坚持“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思路,深入分析企业优、劣势,深入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坚持对标管理,明确发展定位,尤其是对国际国内先进能源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结合粤电集团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提炼、规定出了若干体现粤电需求、具有清晰操作指导价值的价值理念。

 

坚持“力铸卓越之道”,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宣贯落地

 

粤电集团为全面系统提升企业文化,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集团领导带头讲文化课,集团和所属各单位分别组织企业文化培训,利用多种平台宣传文化大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及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和理解,促进粤电文化落地生根。

第一,编制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为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

粤电集团于20081月起编制《粤电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200911月正式定稿发布,标志着集团企业文化体系构建项目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根据《粤电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部署,粤电集团设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委员会,由集团领导、各部门领导、所属部分单位领导及专家顾问等组成,主要负责企业文化建设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计划的审批。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委员会常务工作,行使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计划、组织、协调等职能。

第二,广泛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培训,促进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为系统提升企业文化宣贯水平,粤电集团领导分别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带头开展“我为员工讲文化”活动,带动所属各单位高管人员为员工上企业文化课。举办了四期集团高级管理人员企业文化培训班,高管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使高管人员深入了解粤电历史文化脉络的文化现状,理解公司文化大纲内容,重点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推进文化落地工作,有力地促进集团管理模式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模式转型。

粤电集团所属各单位也积极开展粤电文化的宣贯工作,一方面通过内部授课、外邀老师培训、参加集团组织的培训班和中心组学习、全员拓展等不同的方式,组织员工参加各种针对性的企业文化培训62批次,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给予分类指导。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文化优秀单位交流,组织围绕企业管控、文化管理、文化建设等专题调研,探讨如何将粤电企业文化理念融入集团管理思路、成为集团员工的自觉行为,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体系。

第三,灵活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完善员工深入学习文化的渠道。

为推进企业文化宣贯,粤电集团精心设计制作《企业文化手册》,启动制作集团宣传片、宣传画册,并对原有集团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利用集团网站、《粤电集团》杂志、《企业文化简报》等,全方位宣贯集团文化大纲。集团所属各单位灵活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深入在全体员工中导入企业文化理念,力求打造全方位的宣传攻势。一方面通过员工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OA 办公系统、宣传栏、板报、内部报刊、企业文化走廊等平台广撒企业文化知识学习之网,另一方面利用PPT、手机短信、文化网站等多媒体平台,将单一、抽象的宣贯转变为丰富、有趣的数字化体验。

第四,组织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让文化落地有声有色。

2009年,粤电集团启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召开政策研究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组织选定8项课题开展战略研究,促进了集团战略管理能力提升。集团还组织了羽毛球比赛、毽球比赛等大型文体赛事,以及“变废为宝·创意青春”手工艺品制作大赛和青年安全生产主题宣传展板创作大赛等主题活动,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带动所属各单位共同推进文化宣贯落地。

 

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开创集团文化强企新局面

 

粤电集团在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实践中,注重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集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落实到集团经营管理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使企业文化的战略作用和现实价值通过集团经营管理体现出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管理在促进集团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坚持“价值导向,集约优化”,推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粤电集团在《卓越之道》文化大纲中确立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的战略目标,并在“价值优、规模大、能力强、品牌响”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粤电集团已成为支撑广东电网、保障广东电力供应的骨干电力生产企业,其核心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核电、LNG等多种能源,多元化产业涉及煤矿、航运、天然气接收站、热电联产、装备制造业、金融业、港口等领域。至2009年底,粤电集团总资产达1500亿元,装机容量达1978.72万千瓦,年度营业收入407亿元,与成立之初比较,实现了资产总额、装机容量、主营业务收入翻番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坚持“以文化心,以制度行”,全面提升粤电集团经营管理水平。

粤电集团以科学的机制设置为保障,以文化激励与制度规范为基本管理手段,通过双渠道管理,高度重视和追求管理的效益化,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升级,将企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一是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由点及面、层层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截止至2009年年底,粤电集团累计发电量6698.54亿千瓦时,更顺利完成了迎峰度夏、防汛抗台、奥运保电、国庆及“两会”保电等多个关键及特殊时期的发供电任务,为保障全省电力供应、促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开展战略调整优化,启动管控模式研究,加强对标管理,增强企业的战略发展能力。在全集团推广三标一体化贯标管理和NOSA安健环管理,持续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先进发电企业”综合管理考核体系,将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紧密结合,使所属电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综合管理素质在国内发电行业处于先进水平。

三是实施信息化战略规划,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重点开展了粤电商务网、生产实时监测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系统、ER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建设,为集团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三,坚持“适者为才,全面绩效”,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粤电集团以适应集团战略发展和员工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适者为才,价值为要”的人力资源理念,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的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为集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是全方位开展各类培训,大力推进管理人员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培训作为实现员工成长和企业成功最为重要的手段和保证。粤电集团区分高管、中层和基层员工,定期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每年超过1万人次,培训率达90%以上。经过几年发展,粤电集团人才结构日趋合理,员工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09年,粤电集团员工培训人数达11500多人,新增高级技师21人,技师170人,在岗员工劳动生产率达329.2万元/人。二是积极探索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重视全面绩效管理。积极研究制订《发电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指导意见》,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推行绩效管理,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考核、薪酬和晋升制度,通过对过程和结果的双向关注实现企业和个人业绩的持续提升。三是倡导“合力创造,共享成长”的团队建设理念,营造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激励员工挑战更高目标,通过事业成功获得精神满足和人生快乐,使员工在粤电集团享有宽广空间、成就精彩人生。

 

坚持“厚德善能,益邦惠民”,积极担负社会责任

 

粤电人深信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靠技术领先和管理先进,还要靠企业软实力,靠社会责任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激发企业的高尚企业品格,在对员工潜移默化中使企业持续健康在良性轨道上发展。粤电集团将“厚德善能,益邦惠民”作为自己的企业使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支撑,致力于开发和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蓝天工程”,追求责任、效益和环境协调统一,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动力和创造和谐环境,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铸造责任、环保、诚信的品牌形象。

第一,争当“绿色广东”排头兵,全力打造“绿色粤电”。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广东”的指引下,粤电集团在制定电源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了“打造绿色粤电,为建设和谐广东服务”的口号,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面推进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为主的“蓝天工程”建设。

第二,坚持“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用心创造绿色能源。

粤电集团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新建电厂全部采用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机组,并顺利完成“十五”期间的“上大压小”工程。目前,粤电集团的装机容量中,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的比重由成立之初的39%增加到了77.04%,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比重也达到了44.55%;而清洁能源的比例也在大幅提升:已建成水电214.20万千瓦、气电234万千瓦、风电10.02万千瓦,总比例比例在总装机中达22.81%

粤电集团执行“节能与开发并重、节能优先”的节能方针,加大科技改造投入,不断推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注重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电力之路。

第三,以爱心报效社会,切实履行“厚德善能,益邦惠民”的企业使命。

粤电集团坚持以国家、社会民生为本,以能源产业报国,保障社会用电需求,热心公益事业,努力回报社会。粤电集团成立至今,多次积极参与的洪水、台风、海啸、地震、旱灾等各项爱心捐赠活动,善款数目已达数千万元,充分体现了省属国企于危难之际勇挑社会重担的砥柱作用。

粤电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文化就是凝聚力、生产力和创造力。粤电集团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为文化即内涵,一个有底蕴的企业才有发展的内在驱动,而这种始于内心的精神力量才能更久远地推动企业的进步;粤电集团强调安全重于泰山,因为以安全为基石构筑的生产经营模式才有可能更长久;粤电集团致力于产业结构的科学布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因为与社会、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方式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久远之道;粤电集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投身各类公益事业,因为一个有道德的企业、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一个在自身成长获益的同时又能有益于社会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 

今后,粤电集团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合和共生,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和“厚德善能,益邦惠民”的企业使命,按照“以能源为核心,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始终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而奋勇前行。(广东省粤电集团)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