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文化】爱 的 力 量
北京时间2011年7月7日20时,美国《财富》正式公布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组建仅三年的冀中能源集团位列榜上第458位。冀中能源集团2010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集团2010年销售收入实际完成1439亿元人民币,同比2008年增长了100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23亿元,利润44.4亿元人民币,同比2008年分别增长100%,是组建初期的三倍。三年累计实现利税302亿元,利润108亿元。成为河北省、全国煤炭行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引领了河北国企发展。
是什么绘就这帧激情澎湃的写意?在百度的搜索栏中输上“冀中能源集团”的字样,除了冀中能源集团产量、效益飞速提升的报道,“关注民生”更是一个亮点。细细地将企业近年来“民生”工作的点点滴滴汇聚整理,“缘何能保持稳健快速发展态势”的答案在一片脉脉温情中逐步清晰。沿着这条脉落会清楚地看到,一个“爱”字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领导爱职工,职工爱企业。是“爱”的力量成就了一部企业跨越发展的传奇。
爱在心头,重组之路充满温情
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文化是“聚和”文化,追寻着冀中能源团由“聚”而“和”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什么企业,哪怕是濒临倒闭的单位,一旦加入冀中能源,就能奇迹般地焕发生机;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带着保守而抵触情绪的人,一旦融入冀中能源,积极性就会岩浆般爆发,用火热的奉献激情化解企业发展的每个难题。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动力,就是一个“爱”字引发的核变效应。
在一般人的思维里,重组、购并,犹如滚滚向前的车轮,最是坚硬无情的,当然,中间就会有很多个人的利益无暇顾及。然而,冀中能源的重组之路却是“一路豪歌一路情”。
从迈出兼并重组第一步开始,企业就把职工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在刚刚成立之时,该集团董事长王社平就向职工郑重承诺:“要带着浓厚的爱,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工作,把涉及职工利益的事情办好,使职工及时得到应得到的实惠,及时感受到发展的成果,及时分享到发展的好处。”正是这种企业高层对员工的爱,使冀中能源每重组一个企业,第一个想到是职工的感受,第一个要解决的是职工的衣食冷暖。这样,不仅把各个子公司在“形”上聚在了一起,而且也把职工的心在“神”上聚在了一起。
煤炭行业的特殊性,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企业发展中越积越多,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煤炭行业“特困企业”榜上,如今冀中能源的子公司邯矿集团、井矿集团、张矿集团等都名列其中。虽然后来煤炭市场渐趋回暖,但长年积压而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并未解决,职工群众为此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重组过程中,不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不但会将矛盾激化,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企业联合重组的整个进程。
对此,冀中能源以“关爱职工”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措施,针对信访工作推出了“有理推定、解决问题”的原则,集团高层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包案息访,对职工的要求,都是能办都办,能办快办、繁事简办、特事特办、未发先办,从维护职工利益出发,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措施,使多年来职工担忧的收入福利、住房改善、子女就业和改制单位职工安排等敏感问题得以解决和缓解,让职工从心理上接受并拥护“冀中能源”。
收入水平,是职工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曾经是“特困企业”的一些子公司,更是职工们加入冀中能源后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靠着“把提高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职工生活当作政治任务来落实”的信念,冀中能源保持了职工收入年均20%的增长速度。2010年,冀中能源人均年收入达到5.7万元,位居全省煤炭系统首位;“子女安居乐业”,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冀中能源成立以来,每年安排职工子女就业1200多个岗位,发放困难救济金、“金秋助学金”等1300多万元,兑现各种费用300多万元;针对“住房紧张”而引起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冀中能源加大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度,使1.6万多户职工喜迁新居;金融危机肆虐横行、各企业纷纷降薪分流之时,冀中能源向广大职工提出了“决不降薪,决不裁员”的承诺,确保了经济危机中职工依然能无忧无虑工作;着力解决原改制单位职工就业问题,仅2009年,峰峰、邯矿、井矿分流安排原改制单位职工980多人。
职工需要的,企业来办;职工想到的,企业在办;职工担忧的,企业已办。正是种种“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的大爱举措,使长期压积在职工心头的愁云因为加入冀中能源而烟销云散,职工家属工作生活里不断有喜事涌现:峰峰集团的退休工人刘黑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亲戚朋友来串门羡慕不已,老人心里乐开了花;冀中股份特困户吴计格,两个儿子一个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一个考入石家庄铁道学院,企业每年近万元的资助,圆了两个孩子的大学梦,了却了老人毕生的心愿;井矿集团的三杨秋一直忧心忡忡的“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问题得以解决;邢矿集团的女职工顾敏,因为企业提前给办好了妇女疾病团体险,而免除了对巨额医疗费的担忧,及时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再次微笑面对生活……
爱洒矿区,温暖千里。冀中能源用“爱”感化和凝聚职工,在实现煤炭行业间的顺利重组后,又把这种企业特有的大“爱”送到华药职工心中。重组华药后,考虑到华药职工的切身感受,董事长王社平未带一兵一卒,只身上任,深入一线,走近职工,掌握企业发展滞缓的弊病,了解职工所需所求。在康欣公司,了解到在岗职工一月只有一千多元时,他面色凝重地说:“我们工人是最不容易的,他们是靠着责任心在工作。”当场拍板给每位在册职工每月增加工资400元。而后,又连续两次调资,为每个在册职工半年共三次增资1500元;当年九月,25名困难职工子女获得首批助学金55100元;重新开播停办多年的华药电视台,华药生活区内的有钱电视全视开通;筹措近500万元,解决了综合实业公司多年欠缴的职工养老保险金……“爱”的种种举措,一时震憾省会,温暖药城。华药职工们说:“企业领导设身处地为咱们想,咱现在做的不单纯是工作,而是一个良心活。有一百分劲,就得使出一百一的努力,不这样,良心上都过不去。”
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处处为职工着想”,冀中能源重组壮大之路不仅在煤炭企业间走的快速顺利,在跨行业的医药、航空领域也实现了平稳过渡。自此,“一体两翼”战略格局初步形成,“黑与白”携手共进,“地与天”互补互映。无论在哪里,13万人都是同一个声音;无论在何时,13万人都是同一个步调。职工们如潮水般涌动起的创业奉献的激情,推动着冀中能源走出了一个时代传奇。
爱洒职工,幸福指数水涨船高
今年三月,刚刚参加“两会”回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就在集团大会上,正式将“职工的幸福指数”列为对各子公司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冀中能源向“做和谐幸福500强”再迈新步。
翻开冀中能源长长的“民生”画卷,从衣食住行的物质举措,到岗位成材的精神追求,冀中能源早已把“爱”的温暖洒向了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针对职工生命安全,冀中能源提出“不要带血的利润,不要带血的煤炭,决不以损害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一时产量的提高和短期发展”,在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处罚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每年投入巨资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全面推行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使百万吨工亡率达到国内煤炭企业先进水平;每年支出2000多万元,为井下职工提供免费营养餐,让职工吃得营养,吃得舒心;一次性投入6000余万元,对职工宿舍进行了统一装修改造,配备了电视、沙发、24小时电热开水器,并为每个宿舍安装了空调;启动了职工疗养活动,定期组织劳动模范、标兵、伤残职工到山东威海疗养院进行疗养;开展“一折机票游海南”活动,使常年忙碌于井下的一线工人和劳模都有机会坐上自家的“冀中能源号”,在蓝天白云和碧波荡漾中感受着幸福的滋味;在各生活区加大绿化面积、铺设街道彩砖、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开辟健身乐园,使生活区四季常青,生机盎然。同时,深入开展了节日慰问、困难求助、“阳光工程”等活动,对困难职工及家属进行登门慰问帮扶,每年拨出数千万元专项慰问资金,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及家属手中。
为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冀中能源建立健全了集体合同、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实现了普通职工与高层交流的畅通,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华药集团,董事长王社平还向广大职工公开了自己的邮箱地址,设立了多个意见箱,普通职工可以及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领导汇报,使职工们在感动之余,对企业有了更浓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式出台了按岗定酬制度,使5000多名农民工享受到和在册职工一样的待遇,让农民工也成为企业的主人;在集团内部专门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的劳动争议都能解决在基层,实现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最大限度的和谐,也使职工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为企业分忧愁、与企业共命运是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发展”,使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冀中能源投资百万元建立起职工书屋,针对不同职工的需求,购入书籍3万多册,为职工学习成才搭建了一个广阔平台;全面启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成立了冀中能源高级技工学校,进一步扩充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每年进行特殊工种、入井安全资格、班组长等各类从业人员培训达200多次;定期召开职工技能大赛,选拔和推荐优秀职工到重要岗位,近年来,二十多位一线工人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被授予省级以及“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的“全国百名优秀青年矿工”评选中,冀中能源就有八位青工榜上有名;进一步改进完善职工再教育经费报销制度,规定获得大专学历报销学费的40%,获得本科学历报销学费的50%,获得研究生学历报销学费的60%,获得博士学历报销学费的80%,从而鼓励职工在职学习的热情。2010年,全公司有36814人参加了各类学历的培训,使“学技能、提素质”在企业上下蔚然成风。
爱的奉献,13万职工同唱一首歌
愈来愈多研究和数据报告显示,企业越爱职工,员工愈感到幸福,就愈能发挥创造力、落实执行力,并降低流动率。而这些,都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要素。一路走来,冀中能源坚持“企业发展、造福职工”的理念,以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努力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使职工们把对企业的感恩之情,全部付诸于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中,演绎出许多令人难忘的感人故事。
在千里矿区,职工们心齐气顺,热情高涨,各个单位、各条战线、各个岗位、各个员工,都在想事、谋事、做事:一线工人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技术能手岗位成才、攻坚克难;管理人员勇攀高峰、锐意进取。虽然他们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但是得益于企业发展的冀中能源人,都把目标锁定在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上。特别是2011年“挺进世界500强”目标提出后,广大干部职工更是群情振奋:所有的矿井,领导们都自觉取消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休息,就是春节也在矿井与工人一起度过。在领导的带动下,职工干劲更足,人人争事做,人人谋事做,人人精细做,全部嗷嗷叫着往前冲,各项工作纷纷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华北制药,企业焕发生机而来的暖意唤起了华药人沉睡的激情,华药人在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专心工作,刻苦钻研,献计献策,整个药城在“重振雄风的号角”下就成为一个大擂台,华药人在这里感受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愉悦,真正享受着因“爱”而带来的安身立命的感觉。“扭亏增盈献一计”活动开展后,一线女工王蔚向车间提交了一份销售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每字每句都饱含着对企业的真情;那场石家庄50年一遇的大暴雪后,114车间300名当班职工全部到岗。许多家远的职工在所有交通工具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一步一个雪窝步行按时上班。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感人:“企业爱咱们,咱们就得爱企业!”
在河北航空,广大职工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胆魄和超常规的速度创造了一个奇迹,用短短14天时间,在该项目所在地遍布废品收购点、家畜饲养场、蘑菇种值场等极为杂乱的情况下,日夜加班,分秒必争,迅速完成了建筑拆迁、场地平整任务,保证了项目如期开工。而后,他们又全面对标,学习先进,提升素质,在人才、技术、文化和管理上不断攀上新台阶,创下了半年时间累计飞行3180架次,安全运输旅客23万人次的业绩。
众志成城,泰山可移。在13万职工爱的力量的推动下,冀中能源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一路奔腾向前,一路所向披靡。从2008年成立到2010年底,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企业资产总额已从400亿元增加到93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从400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煤炭生产能力从3500万吨增编辑器到7300万吨以上,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60亿吨,并拥有冀中股份、华北制药和金牛化工三个上市公司,成为一家以煤炭为主,电力、化工、航空、医药、机械、物流等多个产业板块共同发展特大型企业集团。2011年,“挺进世界500强”目标提出后,企业上下群心振奋,士气高昂,完成销售收入545亿元,达到全年2000亿以上水平。实现利税25亿元以上,利润10亿元以上,打赢了“挺进世界500强”漂亮第一仗。
因为有爱,在企业起步时,职工与企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再苦再累而无怨无悔;因为有爱,在企业辉煌时,企业与职工共享成果、共创幸福,让这份充盈着温暖的情愫洒满矿厂;因为有爱,纵贯河北,横跨晋冀,北至内蒙,西延新疆,13万职工为了“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凝心聚力,信心十足,激情飞扬;因为有爱,冀中能源以磅礴之势飞速发展,正向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大步前行。
就像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所说,市场竞争有驰有缓,企业发展有起有落。但因为有爱,企业就有了以职工为支撑的坚强灵魂;因为有爱,企业就有了以职工为源头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挺进世界500强”只是冀中能源新跨越的一个开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爱”的驱动下,冀中能源将会走的更快,走的更稳。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