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载体】以“三创”活动为载体 成功推进搬迁调整
2005-2010年,首钢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国家交给的搬迁调整光荣使命。首钢搬迁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利益,推进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首钢要通过压产搬迁和新钢厂建设,为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为提高我国钢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要通过科学发展解决企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改革;要解决好人力资源调整、富余人员分流安置,要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首钢的搬迁调整,涉及到职工及家属达几十万人,钢铁产能上千万吨,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首钢既要应对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搞好生产经营,又要压缩北京地区钢产量,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还要进行新钢厂的建设。多条战线同时推进,其实施的难度和资金投入的强度、时间的紧迫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以及职工稳定工作的艰巨性等等,都是史无前例的。首钢搬迁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和支撑,才能顺利推进搬迁调整。“三创”活动是首钢搬迁调整以来,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为有效的载体、最为典型的做法。
“三创”活动的内涵、做法和特点
首钢在搬迁调整中开展的“创新创优创业”,有着特定的内涵——“创新”就是把握时代脉搏、不断解放思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管理制度创新为动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为保障,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创优”就是把握科技进步和市场规律,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指标体系、产品产业结构、各种资源配置,在实施新首钢发展战略中不断实现新超越;“创业”就是承担历史使命、振兴民族产业、实现产业报国,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为职工发展提供舞台,在建设新首钢过程中不断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主要做法和特点如下:
第一,结合实际,明确主题。自2003以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三创”经验交流会,一年一个主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联系首钢实际,“三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丰富和发展“三创”内涵永无止境。2003年以来,首钢每年一个主题,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搬迁调整的强大动力。每年召开的创新创优创业经验交流会,是“三创”主题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课堂,是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永葆企业旺盛生命力的载体,是全年工作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第二,深入调研,认真总结。“三创”会是展示和检阅丰富多彩实践成果的舞台。深入调研挖掘,认真总结典型,是“三创”活动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召开的“三创”会,总公司领导在3月就开始了调研工作。后来,总公司调研组的办公厅、宣传部、党办、纪委、工会、团委、机关党委和发展研究院人员,一方面远赴吉林通钢、贵州水钢、山东烟台东星、河北燕郊、北京北冶等地深入调研,一方面抓住典型单位人员来京的机会进行深入了解,并运用互联网等工具日夜联系。
第三,形式多样,生动鲜活。每年的“三创”不是单纯的会议形式,而是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参加者入脑入心,产生切实的体会和感悟。2007年的“三创”会,在总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总体部署下,组织实施了“看、听、评、品、议”五大核心要素构成的交流会活动整体方案。活动以实现宣传效果、作用最大化最优化为工作目标,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深入细致地策划、设计好现场参观、经验介绍、点评互动、深入研讨、交流收获等每一项具体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以精细的安排、精准的过程控制确保交流会收到“看得见、摸得着、感染强、品味厚、体会深、领会透”的实效。
第四,全面周密,严谨细致。“三创”会是重大的企业文化建设战役,无论是会前、会中还是会后,都全面准备、精心布置。2011年的“三创”会,仅从数据上看:会议《方案》历经十多次易稿;组织了12个单位的现场交流发言和11部幻灯片(PPT);编印了共39个单位、21万多字、264本经验《材料汇编》;编印了300本《会议手册》;创作、制作了会议开篇和《创新之路》、《精细之功》、《转型之舞》三部分导入片及《触摸东星公司新发展》专题片共5部电视片;首钢日报记者采写稿件50余篇、3万多字,整理录音文字量6万字,拍摄照片500余幅;电视台采访报道会议专题新闻近10条;会后完成总刻录制时间30小时、共10张的全套会议光盘发放45家。
第五,措施有力,扎实推进。每年的“三创”交流会闭幕后,首钢党委都会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三创”活动在全公司的深入开展。比如说,在2007年“三创”会后,首钢制订下发了《中共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学习矿业公司迁钢公司经验,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创业的意见》和《中共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开展向窦振印同志学习 深入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决定》,号召全体首钢干部职工虚心学习、真情领悟矿业公司、迁钢公司的经验。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三创”中涌现的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电工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出色成绩的首钢矿业球团厂工程师室电气工程师窦振印同志学习,争当学习创新型员工,为建设21世纪新首钢做出积极贡献。
“三创”活动的效果
“三创”交流会是首钢2003年以来每年一度的品牌会议。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凤朝曾称赞说:“首钢开展的‘三创’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创造,创新创优创业的提法非常有特色,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空洞的理论到理论,而是紧密结合企业,围绕搬迁调整的历史任务来展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生动活泼,取得了实效”。三创交流会是首钢在搬迁调整时期全面推进各单位创新创优创业步伐的动员会誓师会,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大会,是全面总结和展示新时期首钢各单位全面进步的大会。“三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首钢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有力地推进了首钢的搬迁调整和战略转型。
搬迁调整以来的短短五年间,首钢的整体格局和综合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
短短五年间,首钢的产业布局呈现出新的跨越。钢铁业从石景山走向了渤海湾,实现了从“山”到“海”的转移,这不仅仅是地理区位上的转移,而且是集团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是产品结构的重大转变和技术、工艺水平质的提高。首钢京唐公司建成了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相继建成的迁钢公司、首秦公司、冷轧公司,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多项指标位于全国同类企业前列。与此同时,首钢积极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先后与水钢、贵钢、长钢、伊犁钢铁公司、通钢联合重组,优化区域布局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经验。
短短五年间,首钢的产品结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首钢建立了产销研、产学研联合协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新产品,并建立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长材系列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由长材向高端板材和精品长材转型取得历史性突破。2010年,首钢汽车板产量突破50万吨,为2009年全年产量的5倍;管线钢的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家电板打进三星、松下、海尔、美菱等知名家电企业,其中海尔60%以上的冰箱钢板使用首钢产品。首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了利用焦炉系统处理城市废塑料的工业化试验,在迁钢建设全国冶金企业首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在京唐公司开展了海水淡化等一系列项目。
短短五年间,首钢自主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首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十一五”期间,首钢创造了我国钢铁史上的若干“第一”。首钢京唐钢铁厂项目主体工艺装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项,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第一次自我设计、自主集成、自己建设我国首座5500立方米高炉;第一次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料钟炉顶技术、全干法除尘技术、顶燃式热风炉技术;第一次按高纯净度钢生产模式设计的炼钢厂,是世界第一个单体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炼钢厂;第一次在大型高炉和转炉之间采用铁钢联合运输铁水在线脱硫等技术,大幅减少了热损失和环境污染。迁钢公司210吨转炉炼钢副枪及自动化炼钢技术,是我国第一套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的新技术。首钢冷轧公司在国内第一次使用中水,成为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示范工厂。
短短五年间,首钢非钢产业实现了与钢铁主业的共同发展。2006年以来,非钢产业各单位创新思路,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开拓高端领域,提高与首钢钢铁业互动支撑能力,加大市场开发和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了非钢产业盈利能力,成绩斐然。如,2010年11月初,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承建的首钢京唐公司一期一步冶炼(炼铁、炼钢)工程,已通过中国建筑最高奖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最终评审,实现了首钢建设史上“鲁班奖”零的突破。环保产业事业部自主研发废旧耐火材料、钢渣尾渣、含铁尘泥等综合利用技术,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房地产公司加快商品房开发步伐,首次中标并独立开发金顶街“两限房”项目。实业公司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部分接待服务工作,加强一业多地服务,使职工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五年的搬迁调整,五年的战略转型,五年的发展方式转变,首钢集团实现了质的飞跃,以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崛起,促进了个人愿望、企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推进了物质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2010年,首钢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总工会列入第三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并荣获自主创新研发创造奖。2011年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首钢集团首次跻身其中,列第325位。
实践证明:“三创”是首钢企业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载体和平台,是推进首钢搬迁调整的最强大精神动力,是统领首钢全体干部职工意志的行动纲领,是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完成各项艰巨任务的重要武器,是最终实现建设21世纪新首钢宏伟蓝图的制胜法宝,是首钢人富于创造性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